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举报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姓名单 位目 录四则运算二 观 察 物 体(二)三运算定律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五 三 角 形六小数的加减法七 图 形 的 运 动(二)A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九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十总复习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本单元教学内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3.运算顺序。4.解决问题。二、重、难点设置: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个部分间的关系,通过线段图的展示、算式的比较,直接、明了地揭示了加、减法之间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其 中“逆 运 算”概 念 是 教 学 的 难 点,要 让 学 生 清 楚,“逆”是 相 反 的 意 思,“逆运 算”就 是 相 反 的 运 算。难 点:四 则 混 合 运 算 的 运 算 顺 序 和 运 用 四 则 混 合 运 算 解 决 简 单 的 实 际问 题,教 学 时,要 让 学 生 在 丰 富 的 现 实 情 境 中 感 悟、体 会 和 理 解 四 则 混合 运 算 的 运 算 规 则;解 决 实 际 问 题 时,要 体 会 假 设 法 的 优 越 性,形 成 基本 的 解 决 租 船 问 题 的 解 题 思 路。教 学 要 求1.理 解 加、减、乘、除 的 意 义 以 及 它 们 各 部 分 之 间 的 关 系。2.掌 握 与0有 关 的 运 算,知 道 一 个 数 加0还 得 这 个 数、被 减 数 等 于 减数 差 是0、0除 以 一 个 非0的 数 还 得0、一 个 数 和0相 乘 还 是0。3.认 识 中 括 号,知 道 四 则 运 算 的 含 义,会 计 算 有 括 号 的 四 则 混 合 运 算。4.解 答 租 船 问 题 时,学 会 先 进 行 假 设,然 后 根 据 实 际 人 数 进 行 选 择 和 确定 最 佳 的 方 案。课 时 安 排1力 口、减 法 的 意 义 和 各 部 分 间 的 关 系 1课时2乘、除 法 的 意 义 和 各 部 分 间 的 关 系 2课时3括号1课时4租 船 问 题1课时力 口、减 法 的 意 义 和 各 部 分 间 的 关 系第 一 课 时教 学 内 容加、减 法 的 意 义 和 各 部 分 间 的 关 系教材第2、第3页的内容及第4页练习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现实问题,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2.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法、减法各部分之间关系及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并会在实际中应用,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3.经历揭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有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体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加、减法各个部分的名称,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难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西宁到拉萨的铁路情景图)师:从图中可以看出从西宁到拉萨要经过哪里?生:格尔木。师:如果我们把西宁到拉萨的铁路看成一个整体,这一整体被分成了几部分?生:西宁到拉萨的铁路被分为西宁到格尔木段和格尔木到拉萨段这两部分。师:以前我们学过加、减法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借助这一情境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的一些概括性知识,这将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自主探究1 .认识加法及加法各个部分的名称。师:播放课件。(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你知道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吗)师:看图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情景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的。生 1:如果把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看成一个整体,那么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和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就是两个组成部分。生 2:情景图中给出的已知信息是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所求的问题是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是多少千米。师:你能试着自己在练习本上用图表示出“西宁一格尔木拉萨”之间的铁路关系吗?学生尝试画图,最后投影展示:814km 1142km/AVA I _ I_I西宁 格尔木 拉萨师:读线段图,如果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用什么方法计算?你知道吗?生:如果把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和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分别看作两个部分,把西宁到拉萨的铁路看作一个整体,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要用加法计算。师:你能写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计算吗?生1:西宁到格尔木的距离+格尔木到拉萨的距离=西宁到拉萨的距离生 2:814+1142=1956(km)或者 1142+814=1956(km)师:像上面这样,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课件出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师:在上面的加法算式中,814和1142叫做这个算式的加数,1956叫做这个算式的和。(课件出示: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1142+814=1956III加数加数和ttt814+1142=1956师:一个数同0相加结果怎样?生:一个数同0相加还得这个数。【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情境问题,理解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将枯燥的加法的意义用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这一具体的情境来承载,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为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创造了条件】2.认识减法和减法各个部分的名称。观察课件(西宁一格尔木拉萨铁路情景图),出示以下问题:(1)如果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km,你能求出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吗?(2)如果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km,你能求出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吗?师:读上面的两个数学问题,对比这两个数学问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生 1:相同点是上面的两个数学问题都是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是1956km。生 2:不同点是(1)中已知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2)中是已知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师:像上面这样,已知整体和其中的一个部分求另一部分都用什么方法计算?小组讨论汇报。生:已知整体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师:你会解答上面的问题吗?解答时,根据哪些数量关系式?(1)西宁到拉萨的距离-西宁到格尔木的距离=格尔木到拉萨的距离1956-814=1142(km)(2)西宁到拉萨的距离-格尔木到拉萨的距离=西宁到格尔木的距离1196-1142=814(km)(课件出示)(1)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未知数叫做差。1956-814=1142I I I被减数减数差t t t1956-1142=814【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概括、归纳总结彳导出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具体的实例来感悟,进一步深化和内化了减法意义的实质】3.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师:根据上面的问题,给出一个加法算式,你可以得出两个减法算式吗?生:给出一个加法算式,可以写出两道减法算式。算式 1142+814=1956师:根据上面的算式,你能总结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吗?生1:和=加数+加数生2: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师:观察上面的三个算式,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生:根据算式1956-1142=814也可以得出师:根据上面的算式,你能概括出减法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吗?生1:差=被减数-减数生2:被减数=差+减数生3:减数=被减数-差三探究结果汇报师洞学们,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师生共同总结: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板书)。师:关于这一知识,你知道了些什么?生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生2: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一个加数是减数,另一个加数是差。师:在加法中,加法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生: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师:在减法中,减法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生:差=被 减 数-减 数 被 减 数=差+减 数 减 数=被减数-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加、减法的意义以及相关知识,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四师生总结收获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有哪些新的收获?生1:已知两个部分求整体时,用加法计算;已知整体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时,用减法计算。生2: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可以写出两个减法算式;根据一个减法算式,可以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师:加、减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生:加、减法是互逆的运算。师:在总结加、减法的意义和探究它们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时,你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生1:数学思想有概括、归纳和总结等。生2:数学方法有探究、分情况讨论等。板书设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法: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1142+814=1956III加数加数和ttt814+1142=1956 1956-814=1142III被减数减数差ttt1956-1142=814和=加数+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 减 数=差+减 数 减 数=被减数-差教学反思1.找准教学起点,架起学习新知的桥梁。教学的成效如何,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程度。本节课从一开始,引导学生认识加法、减法各部分的意义和名称,作为学习的起点和支撑,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2.注重创设情境,依托具体的情境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各部分间的关系。3.本课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引导学生在讨论操作中去发现,在多向交流中去完善,在媒体演示中去理解,在具体运用中去感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的意义,探究出加、减法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材第5、第6页的内容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16题。教学木标1,结合具体问题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明白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O2.自己能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3.能根据知识的迁移,找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点难点重点:乘、除法的意义,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各部分间的关系。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教学过程一 情 境 导 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做过了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的练习,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今天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加以归纳,并进一步明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已经获得的感性认识加以提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二 自 主 探 究1.认识乘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播放课件出示课本例2(1)师:观察情景图,你能用数学语言描述你发现的数学信息吗?生:有4个花瓶,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师:你能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插了多少枝花?师:你会列式计算解答吗?生 13+3+3+3=12(枝)生 2:34=12(枝)师: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生:一个是加法,一个是乘法。师:在3x4中3和4分别表示什么?生:3表示每个瓶子插3枝花,4表示有4个花瓶,也就是说有4个3连加。师:像上面这样3+3+3+3,我们还可以用3x4表示,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在3x4中,3和4还可以看成表示什么?生:3是相同的加数,4是相同的加数的个数。师:在乘法中相同的加数和相同的加数的个数,都叫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课件出示)乘法: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3 x 4=12II I因数因数 积师: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汇报。生1:只有相同的加数相加时,才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生2:当算式里的加数不同时,比如3+4就无法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大家探讨的结果吗?生:必须是相同加数求和才能用乘法来简便计算。【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