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 0 1 4-2 0 1 5 学年下学期I年 级 下 册 数 学 教 案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时间:课时安排一、四则运算(6 课时)二、观察物体(二)(2 课时)三、运算定律(7 课时)1 .加法运算定律.3 课时左右2 .乘法运算定律.4 课时左右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 5 课时)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 课时左右2 .小 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 课时左右3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3 课时左右4 .小数与单位换算.2 课时左右5 .小数的近似数.2 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2 课时五、三角形(6 课时)1 .三角形.4 课时左右2 .图形的拼组.2 课时左右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 课时)七、图形的运动(二)(4 课时)八、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4 课时)1 .平均数.2 课时左右2 .复式条形统计图.2 课时左右营养午餐.1 课时九、数学广角鸡兔同笼(2 课时)十、总复习(4 课时)第 一 单 元 四 则 运 算一、单元教材简析: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 的运算。二、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三、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四、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第一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总 1课时 授课时间:年月日(第一周星期_)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现实问题,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2、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法、减法各部分之间关系及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并会在实际中应用,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3、经历揭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有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体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加、减法各个部分的名称,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西宁到拉萨的铁路情境图)师:从图中可以看出从西宁到拉萨要经过哪里?(生回答)如果我们把西宁到拉萨的铁路看成一个整体,这一整体被分成了儿部分?以前我们学过加、减法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借助这一情景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的一些概括性知识,这将对我们以后学习有很大帮助。二、自主探究1、认识加法及加法各个部分的名称。教师播放课件。看图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情境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的。学生说各自的看法。师:你能试着自己在练习本上用图表示出西宁一格尔木一拉萨之间的铁路关系吗?学生尝试画图,最后展示:814k.1142k1-1-1西宁 格尔木 拉萨师:读线段图,如果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用什么方法计算?你能写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计算吗?生1:1西宁到格尔木的距离1+1格西木到拉萨的距司=1西宁到拉萨的距匐生 2:8 1 4+1 1 4 2=1 9 5 6 (k m)或者 1 1 4 2+8 1 4=1 9 5 6 (k m)师:像上面这样,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在上面的加法算式中,8 1 4恶 化1 1 4 2叫做这个算是的加数,1 9 5 6叫做这个算是的和。1 1 4 2 +8 1 4 =1 9 5 61 1 1加数 加数 和t t t师:一个数同0相加结果怎样?(还得这个数)2、认 识 减 法 和 减 法 各 个 部 分 的 名 称。观 察 课 件,出示 一 下 问 题:(1)如 果 已 知 西 宁 到 拉 萨 的 铁 路 全 长1 9 5 6 k m,其中西宁到格 尔 木 长8 1 4 k m,你能求出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吗?(2)如 果 已 知 西 宁 到 拉 萨 的 铁 路 全 长1 9 5 6 k m,其中格尔木到 拉 萨 长1 1 4 2 k m,你能求出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吗?师:读 上 面 的 两 个 数 学 问 题,对比这两个数学问题有哪些相同 和 不 同 的 地 方?像 上 面 这 样,已知整体和其中的一个部分求另一部分都用 什 么 方 法 计 算?你 会 解 答 上 面 的 问 题 吗?解 答 时,根 据 哪 些 数 量 关 系式?(1)西宁到拉萨的距离一西宁到格尔木的距离=格尔木到拉萨的电离1 9 5 6-8 1 4=1 1 4 2 (k m)(2)|西宁到拉萨的距离1-所 达 到 妞 的 囤 团=西宁到格尔木的距离1 9 5 6-1 1 4 2=8 1 4 (k m)课 件 出 示:(1)已 知 两 个 数 的 和 与 其 中 一 个 加 数,求 另 一 个 加 数的运算,叫做减 法。(2)在 减 法 中,已 知 的 和 叫 做 被 减 数,减去的已知减数叫做 减 数,求 出 的 未 知 数 叫 做 差。1 9 5 6 -8 1 4 =1 1 4 21 1 1被减数 减数 差t t t3、力 口、减 法 各 部 分 间 的 关 系 以 及 加、减 法 之 间 的 互 逆 关 系。师:根 据 上 面 的 问 题,给 出 的 一 个 加 法 算 式,你可以得出两个 减 法 算 式 吗?,士.一c z.r 1 9 5 6-1 1 4 2=8 1 4算式 1 1 4 2+8 1 4=1 9 5 6 1 1 9 5 6-8 1 4=1 1 4 2师:根 据 上 面 的 算 式,你 能 总 结 出 加 法 各 部 分 间 的 关 系 吗?和=加数+加数加数=和一另一个加数观 察 上 面 的 三 个 算 式,你 还 能 得 出 什 么 结 论?差=被减数一减数被 减 数=差+减 数减数=被减数一差三、探究结果汇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师生共同总结:力 口、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板书)师:关于这一知识,你知道了些什么?生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生 2: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已知减数叫做减数,求出的未知数叫做差。师:在加法中,加法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和=加数+加 数 加 数=和-加 数师:在减法中,减法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生:差=被 减 数-减 数 被 减 数=差+减 数 减 数=被减数-差四、师生总结收获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有哪些新的收获?生 1:已知两个部分求整体时,用加法计算;已知整体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时,用减法计算。生 2: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可以写出两个减法算式;根据一个减法算式,可以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师:力(1、减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生:力 口、减法是互逆的运算。师:在总结加、减法的意义和探究它们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时:你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生 1:数学思想有概括、归纳和总结。生 2:数学方法有探究、分情况谈论等。五、板书设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法: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1,142 814 1956 1956-814=11421*1 1 1 1 5 莅贰致 减数 差t t t t t t814+H42-1956 195g _ n42=814教后反思:第二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总2课时 授课时间:年_月 _日(第一周星期_)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问题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明白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2、自己能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3、能根据知识的迁移,找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乘、除法的意义,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做过了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的练习,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今天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加以归纳,并进一步明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已经获得的感性认识加以提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二、自主探究1、认识乘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出示例2(1)师:观察情境图,你能用数学语言描述你发现的数学信息吗?(生回答)师:你能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插了多少枝花?师:你会列式解答吗?生:3+3+3+3=12(枝)3X4=12(枝)师: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一个是加法,一个是乘法)在乘法中相同的加数和相同的加数个数,都叫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课件出示)乘法: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3 X 4 =1 21 1 1因数 因数 积ttf师: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小组谈论,教师组织学生汇报。生:必须是相同加数求和才能用乘法来简便计算。由于解题策略的开放式设计,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加法计算,一种是用乘法计算,最后通过思考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都能用乘法计算。学生最后通过举例谈论后的得出:必须是相同加数求和才能用乘法来简便计算。2、认识除法和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出示例2 (2)和(3)师:仔细阅读上面的两题,你能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相同点:已知1 2 枝花。不同点:个已知每3 枝花插一瓶,另一个已知把这些花平均插到4 个花瓶里。所求的问题也不同,一个是求可以插儿瓶?另一个是求每个花瓶可以插几枝花?师:上面的两道题,都含有哪儿个量?生回答:花的总枝数、平均每个花瓶插几枝花和需要几个花瓶。师:这些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花的总枝数 平均每个花瓶插的枝数=花瓶数量花的总枝数小花瓶数量=平均每个花瓶插的枝数师:你能尝试列式计算吗?学生计算,教师小结:像上面这样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再除法里已知的两个因数的积叫做被除数,两个因数可以分别叫做除数和商。出示:1 2 4-3=4III 1被 除 数 除 号 除 数 商t t t t1 2 4-4=3师:从上面的(1)、(2)、(3)题中,你能发现乘法和除法有什么关系?生: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3、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师:你能根据下面的算式,参照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总结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吗?自己试着总结一下。3X 4=(1 2)1 24-3=(4)1 24-4=(3)(小组讨论,单独汇报,自由补充)生 1:乘法算式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除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相反。除法是和乘法相反的运算,通常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生 2:积=因数X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 除数 除数=被除数小商被除数=商乂除数师: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生:被除数=商乂除数+余数三、探究结果汇报师:关于乘法,我们学习了哪些相关的知识?生回答。师:既然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呢?生:只有相同的数连加时,才可以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师:什么是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是怎样规定的?生: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中,两个因数的积叫做被除数,两个因数分别叫做除数和商。师 4:乘、除法有怎样的关系?生: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师:乘法各部分间有怎样的关系?生 1:积=因数X因数 因数=积 另一个因数生 2: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十商被除数=商*除数师:有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