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思考练习题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一章思考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1946年所著的 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中提出了“经验之塔”的理论。A.戴尔B.普莱西C.加涅D.斯金纳2.贝罗的传播模式中把传播过程的要素分解为()四个基本要素。A.信息源、信息、通道、接受者B.学生、教师、媒体、信道C.信息源、媒体、通道、接收者D.信息源、信道、效果、接收者3.1954年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发表了 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书,推动了当时的程序教学活动的发展。A.斯金纳B.华生C.贝罗D.普莱西4.历史上有三种教育实践既相互融合,又各自发展,为形成教育技术这样一个独特的领域,奠定了基础,这三种教育实践是()。A.视听教学、程序教学、掌握学习法B.程序教学机器、工业化社会、电化教育C.合作学习、系统方法、教育传播D.视听教学、程序教学、教学系统方法5.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实际上也构成了一种媒体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的依据是A.媒体所呈现信息的抽象水平B.媒体所呈现信息作用于学生的感觉通道C.媒体的先进程度D.媒体接受学生反馈信息的能力6.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的过程与资源的理论与实践。A.开发、应用、购置、建构、设计B.组织、设计、实验、管理、辅导C.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D.远程教育、电化教育、学习管理、开发、评价二、简答题1.写出教育技术的五个领域2.写出历史上对教育技术的形成影响重大的三个教育实践3.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4.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参考答案1.A 2.A 3.A 4.D 5.A 6.C1.五个领域分别是: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设计包括教学系统设计、讯息设计、教学策略、学习者特征。开发包括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和整合技术。应用包括媒体应用、革新技术推广、实施和制度化、相关的规章制度。管理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传递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评价包括问题分析、标准参照测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一是视听教学运动,它推动了使用各类学习资源来促进和优化学习;二是程序教学,它推动了心理学与科学技术在个别化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个别化教学与应用信息技术的组合与早期教学设计的形成;三是系统方法在教育中的应用,它推动、奠定了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基本方法的形成和基础,促进了教学设计的发展。3.在我国,与教育技术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存在称为电化教育。我国的电化教育在本质上与国外的教育技术是相似的。两者的目的都是要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达到教学最优化。两者都是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去开发新的学习资源,并采用新的理论、新的技术手段与方式去控制教育或教学的过程。但两者毕竟不完全等同。电化教育与国外被称为视听教育(A u d i o-v i s u a l e d u c a t i o n)的一种教育活动基本相同,电化教育是视听教育的中国化名称。视听教育在教育历史上有着辉煌的一页,它与另外两种教育实践(程序教学和系统方法在教育中的应用)的发展相结合,产生了新的更为全面的教育科学领域教育技术。所以,有的学者也把电化教育称为教育技术的“昨天”内容。也正是因为它们有这样的历史渊源,在不严格区分的情况下,两者甚至被作为“同一”的内容混称,尽管他们之间是有很大差异的。4.教育技术包含教育中的现代教育技术内容,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个词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一是我国有一些学者认为,教育技术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的一切技术方法、手段的总称。这种广义的观念把古代“口耳之术”、“言传身教的技能技巧”都包括在内,为了在这些自古至今就有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与20世纪的建立在新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媒体技术、系统技术间加以区别,把后者称为现代教育技术。二是用现代教育技术概念界定教育中的现代技术,即包括卫星通讯技术、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系统技术等在教育中的应用。其含义是强调这些现代技术在教育中的开发与应用。两种认识都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具有时期性、阶段性,显然现代教育技术是从属于教育技术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一词的出发点或立意在于“学习和探讨更多地着眼于那些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关的学习资源和现代学与教的最新科学理论和方法上。”第二章思考练习题一、单选题1.1948年,()在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用五个问题(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产生什么效果)描述传播行为的的方法A.拉斯韦尔B.香农C.施拉姆D.贝罗2.在()的传播模式中,传播被描述为一种直线性的单向过程,包括了信息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息接受者以及噪声六个因素,其中发射器和接收器起到了编码和译码的功能。A.贝罗B.香农施拉姆C.拉斯韦尔D.香农一韦弗3.伊利认为系统方法包括5个基本过程,分别是:分析确定问题、确认目标;选择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与控制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A.评价和修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发展解决问题的方案B.发展解决问题的方案;尝试、评价和修订解决问题的方案C.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修订解决问题的方案D.评价和修订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性过评价4.教育技术有四个理论基础,它们分别是()。A.机械论、进化论、教育哲学、工具论B.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教学论C.教育传播学、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论D.视听教学论、程序教学论、教育传播论、媒体论5.第一个传播过程的模式是贝尔电话实验室的()提出的。A.施拉姆B.香农C.韦弗D.拉斯韦尔6.心理学家()提出把学习分解成八个阶段,即动机阶段(期望)、领会阶段(注意)、习得阶段(编码)、保持阶段(记忆)、回忆阶段(提取)、概括阶段(迁移)、操作阶段(反应)、反馈阶段(强化)。A.加涅B.奥苏贝尔C.伊利E.布鲁纳二、简答题1.写出传播过程的五个要素2.写出伊利关于教学系统方法的五个过程和流程图一、答案1.A 2.D 3.B 4.C 5.B 6.A二、答案1.传播过程通常都包括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信息、媒体、接受者和效果。(1)传播者传播者的任务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是处在发送信息的一端,主要任务是提供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编码以及处理反馈信息。影响传播者传播能力的因素在传播过程中,影响传播者传播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传播技能、态度、学识水平三方面。(2)信息信息是指传播的内容和事实(包括消息、资料、知识、数据等)。但内容和事实是不能被直接传递的。实际传递的是信息的符号。(3)媒体在教学传播过程中,不同媒体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是不尽相同的。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经验将是间接的、抽象的。年轻人和成年人在他们的学习和训练中,将更多地依赖于媒体传递的各种教学信息。面对面的交流也将更多地为电话、传真、录音、录像、激光视盘、微型计算机以及多种文字印刷材料所取代。(4)接受者接受者是处于传播过程中接受信息的一端。主要任务是译码、反馈信息、编码与发送。(5)效果教学传播的效果,可以表现为学生知识的增长,态度、行为和能力等的变化。研究传播效果,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很多,有来自传播者、接受者的生理、心理、知识水平的因素,也有来自周围环境、社会规范等多种因素。传播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对传播效果都会产生影响。2.曾经担任美国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主席的伊利认为,教学系统方法本身应该包括5个基本过程,分别是:分析确定问题、确认目标;选择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发展解决问题的方案;尝试、评价和修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与控制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图所示。整个过程的各个步骤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注意过程与过程、步骤与步骤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运用当中的创造性与启发性是这一系列过程的指导思想和重要特征。第三章思考练习题一、单选题1.正常人的听觉器官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是()Hz(听域)。A.1620,000B.529,000C.2030,000D.15-43,0002.人的听觉是一个复杂的物理一生理一心理过程,常用()三种量来描述,这三种量是人对声音的主观感觉的要素。A.响度、频率、音色B.响度、音调、音色C.音调、频谱、音律D.普通音响、立体声、音色3.音调是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受。人耳的音调感觉与声音的()相对应。A.强度B.泛音C.频率D.回声4.音色是人耳听觉的一种感受特性,代表人耳区别相同响度和音调的两类不同声音的主观感觉。人耳对音色的感觉决定于声音中()的数量、相对强度关系和分布。A.高频部分B.泛音各分量C.低音部分D.和谐音5.立体声技术是利用听觉的(),在放音时重现各种声源的方向及相对位置的技术。A.方位感B.灵敏度C.分辨力D.听力曲线6.传声器是一种将()转换为电能的能量转换器件。俗称话筒、麦克风。A.机械能B.热能C.内能D.势能7.电容传声器是依靠()量的变化而工作的。A.电容B.电阻C.电磁D.电池8.使用传声器时,传声器的输出阻抗与放大器的输入阻抗两者()是最佳的匹配。A.相同B.5:1C.2:1D.100:19.高阻抗式传声器传输线长度不宜超过5 米,低阻传声器的连线不宜超过()米。A.100B.50C.25D.1010.录音机一般机型的频率响应在()Hz(赫兹)之间。A.3016000B.10-10000C.1256300D.20-1200011.激光唱机信噪比一般都大于()dBoA.90B.50C.45D.3012.扩音机的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A.信号处理、功率放大、电源B.解调器、放大器、电源C.前置放大、功率放大、变压器D.前置放大、功率放大、电源二、判断题1.将人耳感觉器官能听到的各种频率声波的最低的声压值连成一条曲线,称为闻阈曲线;对各种频率声波所能忍受的最高声压值并连成一条曲线叫最大可听阈,将人耳对于响度过大以至难以忍受的各频率声波的声压值同样连成一条曲线,称为痛阈曲线。比它再强的声音就要引起痛觉。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2.对不同频率音响的人耳听觉响应是不同的,频率越低或越高,响度感觉越差,而对中高频率(1kHz5kHz)的声音相对比较灵敏。人耳听觉的频率响应不是平直的,而且声压级不同时,听觉频响也不同。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3.音调是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受。人耳的音调感觉与声音的频率相对应。频率高,音调高,声音听起来“尖”;频率低,音调低,声音听起来“低沉”。在复合音中,音调决定于基频频率。但是,音调的高低感觉与声音频率之间不存在线性的对应关系,而是呈一种对数曲线的对应关系。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4.人耳对音色的感觉决定于声音中泛音各分量的数量、相对强度关系和分布,当许多不同乐器同奏一曲时,尽管它们所发出声音的基频频率相同,人们还是能分辨出各种乐器的不同声音特色,这正是由于其它频率分量(或泛音各分量)的多少和大小比例不同的缘故。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5.人们是用两只耳朵同时听声音的,当某一声源至两只耳朵的距离不同时,此时两只耳朵虽然听到的是同一声波,但却存在着时间差(相位差)和 强 度 差(声级差),它们成为听觉系统判断低频声源方向的重要客观依据。由于到达两耳处的声波状态的不同,造成了听觉的方位感和深度感。这就是常说的“双耳效应”。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6.在便携式立体声装置中,由于两扬声器距离较近,影响立体声效果,此时可利用界外立体声原理加入立体声展宽电路,将左、右两个声道的信号各取出一部分,通过一定的相移和延时后,再相互交叉地输入到另一声道,这样可以获得了比两扬声器距离更为宽阔的声音感觉效果。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7.扬声器不能把原来的声音逼真地重放出来的现象叫失真。失真有两种:频率失真和非线性失真。频率失真是由于对某些频率的信号放音较强,而对另一些频率的信号放音较弱造成的,失真破坏了原来高低音响度的比例,改变了原声音色。而非线性失真是由于扬声器振动系统的振动和信号的波动不够完全一致造成的,在输出的声波中增加了新的频率成分。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