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2)》示范公开课教案【高中数学北师大】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数列 1.2.1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2) ◆ 教学目标 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会求两个数的等差中项; 2.理解数列的函数特性,掌握等差数列的增减性,并能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解决问题; 3.通过等差数列的性质的探究性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素养.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会求两个数的等差中项. 难点:会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解决问题.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回顾:前面我们学习了等差数列,能说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吗? 概念:对于一个数列,如果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是同一个常数,那么称这样的数列为等差数列,称这个常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an+1-an=d(n∈N*) 通项公式:首项为a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 二、新知探究 问题1:我们知道,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观察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你发现an与n的关系与以前所学过的什么函数有关? 追问1:在通项公式an=a1+(n-1)d中,谁是常量,谁是变量? 答案:a1和d是常量,an和n是变量. 追问2:变量之间有什么变化关系? 答案:an随n的变化而变化,且每一个n的值对应一个an.所以an是关于n的函数. 小结:将an=a1+(n-1)d整理一下,可得an=a1+(n-1)d=dn+(a1-d),可将an记作f(n).它是定义在正整数集(或其子集)上的函数. (1)当公差d=0时,f(n)是常数函数,此时数列an是常数列(因此,公差为0的等差数列是常数列); (2)当公差d≠0时,f(n)是自变量取整数的一次函数. 问题2:你能画出等差数列an的图象吗? 追问1:an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dx+(a1-d)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答案:等差数列的图象是一次函数图象的一个子集,是图象上一些间隔的点. 追问2:公差d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答案:公差d是对应直线y=dx+(a1-d)的斜率. 追问3:d的取值对图象的增减性是否有影响? 答案:有,分d>0,d<0,d=0. 小结:等差数列an的图象是斜率为d,截距为a1-d的直线上,自变量取正整数的点组成的集合. 总结:等差数列的增减性 当d>0时,数列an为递增数列; 当d<0时,数列an为递减数列; 当d=0时,数列an为常数列. 问题3:在如下的两个数中插入一个什么数,能让这三个数变成等差数列? (1)2,( ),6; (2)0,( ) ,-4; (3)a,( ) ,b. 答案:(1)4;(2)-2. 追问1:数列(3)中,中间这个数与前后两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设中间这个数是A,则A-a=b-A,整理得A=a+b2. 总结:如果在a与b之间插入一个数A,使a,A,b成等差数列,那么A叫作a与b的等差中项. 如果A是a与b的等差中项,那么A-a=b-A,所以A=a+b2. 条件:如果a,A,b成等差数列. 结论:那么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 满足的关系式:a+b=2A. 显然,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和后一项的等差中项. 想一想:你能表达等差数列中任意连续三项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答案:设等差数列an中任意连续三项为an-1,an,an+1(n≥2), 则2an=an-1+an+1,即an=an-1+an+12. 小结:如果一个数列中,中间的每一项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归纳出等差中项及其满足的关系式,增强学生对等差数列的理解. 【概念巩固】 思考: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3n+5,则数列an的公差与函数y=3x+5的图象的斜率相等.(  ) (2)等差数列an的单调性与公差d有关.(  ) (3)若三个数a,b,c满足2b=a+c,则a,b,c一定是等差数列.(  ) (4)任意两个实数都有等差中项.(  ) 答案:(1)√;(2)√;(3)√;(4)√. 三、应用举例 例1 已知(1,1),(3,5)是等差数列an图象上的两点.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画出数列an的图象; (3)判断数列an的增减性. 思考:由图象上的两点可以得到数列的哪两项? 解:(1)因为(1,1),(3,5)是等差数列an图象上的两点, 所以a1=1,a3=5. 由a3=a1+(3-1)d=1+2d=5,解得d=2, 于是an=1+2n-1=2n-1. (2)数列an的图象是直线y=2x-1上一些等间隔的点,如图. (3)由(1)可知d>0,所以数列an是递增数列. 例2 一个木制梯形架的上、下两底边分别为33 cm,75 cm,把梯形的两腰各6等分,用平行木条连接各对应分点,构成梯形架的各级.试计算梯形架间各级的宽度. 思考:1.各级的宽度构成的数列是特殊的数列吗? 2.如何计算? 解:记梯形架自上而下各级宽度所构成的数列为an,则由梯形中位线的性质,易知相邻三项均成等差数列,即数列an成等差数列.依题意,有 a1=33 cm,a7=75 cm. 现要求a2,a3,…,a6,即中间5级的宽度. 依等差数列的定义,有 d=a7-a17-1=75-336=7(cm), 所以a2=33+7=40(cm),a3=40+7=47(cm),a4=47+7=54(cm),a5=54+7=61(cm),a6=61+7=68(cm). 因此,梯形架中间各级的宽度自上而下依次是40 cm,47 cm,54 cm,61 cm,68 cm. 思考:还有其它方法能求出梯形的中位线长度? 分析:连接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作梯形的中位线,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中位线长度为上、下两底边长的等差中项,即a4的值. 解:根据等差中项的性质可得a4=a1+a72=33+752=54(cm). 例3 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p,q,s,t ∈N*,且p+q=s+t. 求证:ap+aq=as+at. 解:设数列{an}的公差为d,则 ap=a1+p-1d,aq=a1+q-1d, as=a1+s-1d,at=a1+t-1d, 所以,ap+aq=2a1+p+q-2d,as+at=2a1+s+t-2d, 因为p+q=s+t,所以ap+aq=as+at. 追问1:你能归纳和表达出例题中等差数列的性质吗? 答案:当等差数列中两项角标和相等时,这两项的和相等. 追问2:等差中项的性质可以用上述性质解释吗? 答案:当p+q=2s时,ap+aq=2as. 问: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4+a8=16,则a2+a10=________. 答案:16.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对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进行练习,掌握从函数的角度研究等差数列,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解决问题. 四、课堂练习 1.已知点(1,5),(2,3)是等差数列{an}图象上的两点,则数列{an}为(  ) A.递增数列  B.递减数列 C.常数列 D.无法确定 2.若5,x,y,z,21成等差数列,则x+y+z的值是(  ) A.26 B.29 C.39 D.52 3.已知(2,1),(4,5)是等差数列{an}图象上的两点. (1)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2)判断(n,17)是否是{an}图象上的点,若是,求出n的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3)判断这个数列的增减性,并求其最小正数项. 参考答案: 1.等差数列{an}的图象所在直线的斜率k=5-31-2=-2<0,则直线呈下降趋势,故数列{an}单调递减.故选B. 2.因为5,x,y,z,21成等差数列, 所以y既是5和21的等差中项也是x和z的等差中项,所以5+21=2y, ∴y=13, ∴x+z=2y=26 ∴x+y+z=39. 故选C. 3.(1)设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dn+b, 由(2,1),(4,5)是等差数列图象上的两点,可得 2d+b=1,4d+b=5,解得b=-3,d=2,所以an=2n-3. (2)(n,17)是{an}图象上的点. 由2n-3=17,得n=10∈N*, 所以(10,17)是{an}图象上的点. (3)由d=2>0,知数列{an}为递增数列. 令2n-3>0,得n>32, 即n≥2. 所以数列{an}的最小正数项为a2=1.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教材第15页练习第2,3,4,5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