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病虫害——柑橘溃疡病

举报
资源描述
柑橘溃疡病 一、病状 主要为害叶片、果实和枝梢。 叶片染病,初在叶背产生黄色或暗黄绿色油渍状小斑点,后叶面隆起,呈米黄色海绵状物。后隆起部破碎呈木栓状或病部凹陷,形成褶皱。后期病斑淡褐色,中央灰白色,并在病健部交界处形成一圈褐色釉光。凹陷部常破裂呈放射状。 果实染病,与叶片上症状相似。病斑只限于在果皮上,发生严重时会引起早期落果。枝梢染病,初生圆形水渍状小点,暗绿色,后扩大灰褐色,木栓化,形成大而深的裂口,最后数个病斑融合形成黄褐色不规则形大斑,边缘明显。 二、发病条件 1)栽培柑桔的不同种类和品种对溃疡病抗病性存在很大的差异:甜橙最感,柑类次之,桔类较抗病,金柑最抗病 2)树龄越长,发病越轻,幼苗较成株期易感病 3)高温多雨发病重。在25-30℃时,雨量与病害发生呈正相关 4)夏季摘除夏梢或控制夏梢的果园,溃疡病发生常较轻。 5)偏施氮肥、徒长梢多、修剪不当的果园也易发病。 三、侵染循环 病原细菌在柑橘病部组织内越冬。翌年温度适宜、湿度高时,细菌从病斑中溢出,借风、雨、昆虫和枝叶交互接触作短距离传播。远距离的传播则主要通过带菌苗木、接穗和果实。病菌落到寄主的幼嫩组织上,由气孔、水孔、皮孔和伤口侵入,潜育期3~10天。 四、防治方法 1)冬季清园,剪除病枝叶集中烧毁并喷波美度石硫合剂。 2)病区果园要加强栽培管理。首先要在每次抽梢期及时做好潜叶蛾、凤蝶等害虫的防治工作,减少枝叶伤口,避免病菌侵入。 3)幼树在春、夏、秋梢展叶及叶片绿时各喷药1次,结果树还应在落花后10天、30天、50天各喷1次,药剂可选30%氧氯化铜700倍稀释液、72%农用链霉素4000倍稀释液或50%DT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