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册 6 1 2 细胞增殖 教学设计

举报
资源描述
格物致知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增殖 本节通过个体的生长,引出细胞的增殖,并具体讲述了细胞增殖的有丝分裂。 生命观念:由于物质交换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增殖的方式和意义 科学思维: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 科学探究:运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理解释某些生命现象 社会责任:形成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生物学思想 教学重点:细胞周期及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学难点:细胞分裂期中各时期的变化。 分裂间期细胞进行物质积累,复制DNA合成蛋白质。 分裂前期:两消两现。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染色质变为染色体,数目不变。每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纺锤体是由纺锤丝形成的,纺锤丝都牵引在染色体的着丝点上。 分裂中期:中期排版。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染色体数目同样不发生变化。细胞的赤道板是细胞的中央,不是具体结构,不可见。 分裂后期:姐妹分家。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成为新的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的两极移动,此过程消耗能量。此阶段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分裂末期:两现两消。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将细胞一分为二,完成细胞的分裂。细胞板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结合细胞各时期的变化,完成染色体与DNA数量变化的表格。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 1、 动物细胞由中心体放出星射线,组成纺锤体,中心体在间期完成复制。 2、 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通过缢裂一分为二。 有丝分裂的意义:保持了亲代细胞与子代细胞遗传的稳定性。 随堂检测 1、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  ) 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 B.纺锤体、赤道板、同源染色体 C.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 D.细胞壁、核膜、染色体、着丝点 2、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载玻片上每单位面积平均有50个酵母菌细胞,把制作此装片的样液继续培养6 h后再稀释10倍,然后制作成装片放到相同的显微镜下观察,则发现每单位面积平均有80个细胞。可推断细胞周期的平均时间是(  ) A.0.5 h B.1 h C.1.5 h D.2 h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生物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