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册 3 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练习

举报
资源描述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双层膜 B.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 C.其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D.有些膜蛋白具有生物催化剂的作用 2.如图所示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图反映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C.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 D.图中b表示加薪包分泌的信号分子 3.超滤净水器制出来的水既能彻底滤除掉水中的细菌、铁锈、胶体等有害物质,又能保留水中原有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补充我们日常所需。这是试图模拟细胞膜的( )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D.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4.若将细胞膜中的磷脂提取后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下列能正确反映其分布情况的是( ) A. B. C. D. 5.科学家将一个细胞的细胞膜中的磷脂成分提取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说明磷脂分子在膜上的分布是( ) A.单层排列 B.均匀稀疏排列 C.均匀紧密排列 D.双层排列 6.对于功能复杂的细胞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脂质的种类和数量较多 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较多 C.脂质的种类较多,数量较少 D.蛋白质的种类较少,数量较多 7.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 A.脂质、蛋白质 B.糖脂、糖蛋白 C.脂质、蛋白质、无机盐 D.磷脂、蛋白质、核酸 8.在下列几组化学元素中,构成细胞膜所必需的基本元素是( ) A.C、H、O B.C、H、O、P C.C、H、O、N D.C、H、O、N、P 9.科学工作者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细胞和鼠细胞的膜蛋白后,进行细胞融合实验(如下图所示)。该实验说明( ) A.膜蛋白是可以移动的 B.两种细胞的膜蛋白种类相同 C.膜蛋白可以起生物催化作用 D.膜蛋白能够控制某些物质出入细胞 10.细胞膜三成结构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同点是( ) A.两种模型都认为细胞膜由单层磷脂分子组成 B.两种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仅分布在细胞膜外侧 C.两种模型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 D.两种模型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1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罗伯特森利用光学显微镜提出的“亮——暗——亮” 三层结构模型是一种静态模型 B.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做标记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上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欧文顿利用化学上的“相似相溶原理”解决了脂溶性物质为什么更容易进入细胞这一问题,原因是细胞膜上具有大量的磷脂和少量的固醇 12、如图是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糖脂,具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 B、②具有运输、信息传递、免疫和构成膜基本支架的作用 C、③可以是细胞器膜、核膜的主要成分 D、④由纤维素组成,能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 13.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顺序正确的是( ) ①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②具有流动性 ③具有选择透过性 ④膜内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是运动的 ⑤物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 A.①④②⑤③ B.①②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①②④⑤③ 14.(不定项)如图是真核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不同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在细胞膜上不是静止的 B.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 C.②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D.③的单分子层面积等于该细胞所有膜面积的两倍 15. 下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A、B表示细胞膜的两侧。请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的细胞膜结构模型为 (2)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 ,其中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是[ ] 。 (3)人体器官移植时,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异,这种反应的出现与图中[ ] 具有识别功能有关。 (4)若该图表示人红细胞的细胞膜,则与血浆接触的一侧为 (填“A”或“B”)侧。 (5)动物细胞吸水膨胀后,[1]的厚度将变小,这说明细胞膜具有 。 二、能力提升 1.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和结构特性分别是( ) A.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B.流动性、流动性 C.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 D.选择透过性、流动性 2.科研上常用染色排除法来判断细胞的死活,即活细胞不着色而死细胞着色,依据的原理是( ) A.活细胞的信息交流 B.活细胞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而死细胞丧失控制能力 C.死细胞接受色素,活细胞不接受色素 D.活细胞和死细胞与色素的亲和力不同 3.将紫色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对其进行加热,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会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 A.细胞壁在升温的过程中受到破坏 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升温使生物膜被破坏而丧失功能 D.升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分泌到岛细胞外 C.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 D.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5. (不定项)如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B.图2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和结合 C.A细胞分泌的激素,可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但只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D.图2中甲表示发出信号的细胞,乙是靶细胞 6.对玉米种子的实验处理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该实验结果说明( ) 实验处理 将玉米种子浸泡15h,从中央切开后用稀释的红墨水染色 将玉米种子煮熟,从中央切开后用稀释的红墨水染色 实验现象 胚细胞着色非常浅 胚细胞着色深 A.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B.红墨水容易进出玉米细胞 C.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D.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7.一位细胞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面积增大而厚度变小,其决定 因素是细胞膜的( ) A.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 B.选择透过性 C.专一性 D.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 8.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以下特点,其中哪一项属于细胞膜基本 支架的特征( ) 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 B.磷脂分子排布成双分子层 C.蛋白质分子镶候于磷脂分子层中 D.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9.各种植物的花粉四处飞扬,却只有落在同种植物的柱头上才会萌发,落到其他植物的柱头上不会萌发。这与细胞膜的哪种成分有关( ) A.蛋白质 B.磷脂 C.糖被 D.胆固醇 10.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分析回答: (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的是磷脂双分子层,由于 的分布 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此实验结果直接证明了 。 (3)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时发现,其外膜包含很多被称作“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通过。物质的这种跨膜方式体现了生物膜功能上的 性。 (4)若将线粒体的蛋白质提取出来,脱离膜结构的大部分蛋白质无法完成其生理功能,说明 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10 ADBAD BADAC 11~15 CCC、ABC、(1)流动镶嵌模型(2)蛋白质与脂质 1 磷脂双分子层(3)2 糖被(4)A(5)一定的流动性 二、能力提升 1~9 DBCCD、BCD、DABC 10 (1)蛋白质 (2)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3)选择透过 (4)生物膜结构的完整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生物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