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册 《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获奖说课教案教学设计

举报
资源描述
第四章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第2节 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 本节内容重点是小分子物质逆浓度运输,及大分子物质进出的方式。对上一节顺浓度运输进行了补充,完成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模型构建。 生命观念:说明物质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方式及特点 科学思维:学会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原理,归纳概念的方法 科学探究:提高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探索使用图表描述生理活动的方法 社会责任:明确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及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 教学重点:1、小分子物质和离子主动运输的特点与过程。  2、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和胞吐。 教学难点:主动运输的特点与过程 导入:丽藻细胞液与池水多种离子浓度对比,发现表中离子类型丽藻均高于池水。引导学生发现物质能逆浓度运输的现象。 演示多种主动运输的过程,分析主动运输的各种特征: (1) 逆浓度运输 (2) 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3) 消耗能量ATP 常见的离子与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通常都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一些代谢产生的废物则是主动向细胞外运输。每种载体蛋白只能转运一种固定的物质,具有专一性。 展示不同运输方式受物质浓度与能量影响曲线,分析各曲线受限因素。 总结归纳3种运输方式的异同 大分子跨膜运输需要依靠胞吞和胞吐 习题: 1、新生儿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2、下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生物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