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15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流程Word版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专练15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流程 1.[2021·湖南卷]Ce2(CO3)3可用于催化剂载体及功能材料的制备。天然独居石中,铈(Ce)主要以CePO4形式存在,还含有SiO2、Al2O3、Fe2O3、CaF2等物质。以独居石为原料制备Ce23·n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铈的某种核素含有58个质子和80个中子,该核素的符号为________; (2)为提高“水浸”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条); (3)滤渣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加入絮凝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沉铈”过程中,生成Ce23·nH2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常温下加入的NH4HCO3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已知:NH3·H2O的Kb=1.75×10-5,H2CO3的Ka1=4.4×10-7,Ka2=4.7×10-11); (6)滤渣Ⅱ的主要成分为FePO4,在高温条件下,Li2CO3、葡萄糖和FePO4可制备电极材料LiFePO4,同时生成CO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 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OH)2; 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受热均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Ⅰ.(1)乙同学的观点,你认为其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沉淀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过滤、洗涤、低温干燥,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3)B装置中试剂的化学式是________,C装置中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4)能证明乙同学观点正确的预期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若丙同学的观点正确,可利用下列装置通过实验测定其组成。 (5)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开始和结束时都要通过量的空气,请说明结束时通入过量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g,装置B质量增加了ng,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焙烧过程均会产生SO2,用NaOH溶液吸收过量S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添加1%CaO和不添加CaO的矿粉焙烧,其硫去除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多数金属硫酸盐的分解温度都高于600℃ 硫去除率=×100% ①不添加CaO的矿粉在低于500℃焙烧时,去除的硫元素主要来源于________。 ②700℃焙烧时,添加1%CaO的矿粉硫去除率比不添加CaO的矿粉硫去除率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通入过量CO2,铝元素存在的形式由________(填化学式)转化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大量的Fe2O3。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________。 4.[2021·全国乙卷]磁选后的炼铁高钛炉渣,主要成分有TiO2、SiO2、Al2O3、MgO、CaO以及少量的Fe2O3,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回收钛、铝、镁等。 该工艺条件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见下表: 金属离子 Fe3+ Al3+ Mg2+ Ca2+ 开始沉淀的pH 2.2 3.5 9.5 12.4 沉淀完全(c=1.0× 10-5mol·L-1)的pH 3.2 4.7 11.1 13.8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中,TiO2、SiO2几乎不发生反应,Al2O3、MgO、CaO、Fe2O3转化为相应的硫酸盐。写出Al2O3转化为NH4Al(SO4)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浸”后“滤液”的pH约为2.0,在“分步沉淀”时用氨水逐步调节pH至11.6,依次析出的金属离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液①”中Mg2+浓度为________mol·L-1。 (4)“水浸渣”在160℃“酸溶”,最适合的酸是________。“酸溶渣”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5)“酸溶”后,将溶液适当稀释并加热,TiO2+水解析出TiO2·xH2O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母液①”和“母液②”混合,吸收尾气,经处理得________,循环利用。 5.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是一种浅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是生产锂电池的原材料,也常用作分析试剂及显影剂等,其制备流程如下: (1)配制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液时,需加少量硫酸,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到沸腾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盛有草酸亚铁晶体的试管中滴入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溶液变为棕黄色,同时有气体生成。已知反应中MnO转化为无色的Mn2+,则该过程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若反应中消耗1molFeC2O4·2H2O,则参加反应的n(KMnO4)=________。 (4)称取3.80g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相对分子质量是180)用热重法对其进行热分解,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过程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300℃时剩余固体只有一种且是铁的氧化物,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或名称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6.工业上以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为原料制备CuSO4·5H2O的主要流程如下: (1)图1装置可用于吸收气体X的是________(填代号)。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泡铜与CO反应来制取粗铜。 ①图2装置B中的药品为________。 ②实验时,依次进行如下操作:组装仪器、________、加装药品、通入气体、________、点燃酒精灯。 (3)熔渣Y的成分为Fe2O3和FeO,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熔渣中含有FeO,写出有关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提供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KSCN溶液、KMnO4溶液、NaOH溶液、氯水________。 (4)向粗铜中加入硫酸和硝酸的混酸溶液制取硫酸铜时(杂质不参加反应),混酸中H2SO4与HNO3的最佳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5)用滴定法测定所得产品中CuSO4·5H2O的含量,称取ag样品配成100ml溶液,取出20.00mL,用cmol/L滴定剂EDTA(H2Y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剂不与杂质反应),消耗滴定剂6mL。滴定反应如下:Cu2++H2Y2-===CuY2-+2H+。则CuSO4·5H2O质量分数为________。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注入标准溶液,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________。 专练15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流程 1.(1)Ce (2)搅拌、适当升高温度(合理即可) (3)Al(OH)3 (4)促进Al(OH)3胶体聚沉,便于分离 (5)2Ce3++6HCO+(n-3)H2O===Ce2(CO3)3·nH2O↓+3CO2↑ 碱性 (6)6FePO4+3Li2CO3+C6H12O66LiFePO4+9CO↑+6H2O↑ 解析:(1)由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可知,铈的质量数=58+80=138,因此该核素的符号为Ce。(2)为提高“水浸”效率,可采取搅拌、适当升高温度、研碎等措施。(3)根据流程及题中信息分析可知,滤渣Ⅰ为SiO2、CaSO4,滤渣Ⅱ为FePO4,滤渣Ⅲ的主要成分为Al(OH)3。(4)加入絮凝剂的目的是使悬浮粒子聚集变大,加快粒子聚沉速度,更快地形成沉淀。(5)“沉铈”过程中,Ce3+与HCO反应生成Ce2(CO3)3·n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e3++6HCO+(n-3)H2O===Ce2(CO3)3·nH2O↓+3CO2↑。由于NH水解溶液显酸性,HCO水解溶液显碱性,根据题中提供的电离平衡常数,可计算出NH的水解平衡常数为=≈5.71×10-10,HCO的水解平衡常数为=≈2.3×10-8,所以HCO的水解程度大于NH的水解程度,所以溶液显碱性。(6)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反应物为Li2CO3、C6H12O6和FePO4,生成物为LiFePO4、CO和H2O,根据化合价变化,C:+4→+2,0→+2,Fe:+3→+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FePO4+3Li2CO3+C6H12O66LiFePO4+9CO↑+6H2O↑。 2.(1)Cu2++CO+H2O===Cu(OH)2↓+CO2↑ (2)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或上层清液),滴加BaCl2(或硝酸钡)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已洗净。 (3)CuSO4、澄清石灰水 (4)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5)C→A→B→D→E (6)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 结束时通入过量的空气可以将装置中滞留的水蒸气和CO2赶出。 (7)×100% 解析:(1)乙同学的观点,是考虑到了CO的水解,所以离子方程式为Cu2++CO+H2O===Cu(OH)2↓+CO2↑ (2)洗涤干净的标准是不含有SO,故可以加入钡盐来检验,规范做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或上层清液),滴加BaCl2(或硝酸钡)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已洗净。 (3)该装置一是为了检验是否有水生成,另一是检验是否有CO2。若有水生成,说明是Cu(OH)2,若有CO2生成,说明是Cu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