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修三分子动理论综合拔高练Word版

举报
资源描述
分子动理论综合拔高练 一、选择题 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 2.(多选)氧气分子在0 ℃和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 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 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 D.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 E.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 3.以下关于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流速度越大,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B.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停止 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D.水的温度升高,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会增大 4.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小颗粒的体积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B.与固体小颗粒相碰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显著 C.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D.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5.(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大 B.在分子相互远离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 C.一定质量0 ℃的冰,变为0 ℃的水,其内能增大的原因是平均动能变大了 D.一定质量的水,温度从30 ℃升高到50 ℃,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 6.当两分子间距离变化时分子势能变大了,则可以判定在此过程中(  ) A.分子间的作用力一定做了功 B.分子间的作用力一定增大 C.分子间距离一定变大 D.分子间的作用力一定是引力 7.阿伏加德罗常数是NA mol-1,铜的摩尔质量是μ kg/mol,铜的密度是ρ kg/m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m3铜中所含的原子数为ρNAμ B.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是μNA kg C.1 kg铜所含有的原子数目是ρNA D.一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是μρNA m3 二、填空题 8.分子间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r的关系如图所示,r=r1时,F=0。分子间势能由r决定,规定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间的势能为零。若一分子固定于原点O,另一分子从距O点很远处向O点运动,在两分子间距减小到r2的过程中,势能    (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在间距由r2减小到r1的过程中,势能    (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在间距等于r1处,势能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零。  9.用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的实验中,首先需将纯油酸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稀释的目的是                     。实验中为了测量出一滴已知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可以                        。为得到油酸分子的直径,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  10.甲和乙图是某同学从资料中查到的两张记录水中炭粒运动位置连线的图片,记录炭粒位置的时间间隔均为30 s,两方格纸每格表示的长度相同。比较两张图片可知:若水温相同,    (选填“甲”或“乙”)中炭粒的颗粒较大;若炭粒大小相同,    (选填“甲”或“乙”)中水分子的热运动较剧烈。  11.“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方法及步骤如下: ①向体积为1 mL的油酸中加入酒精,配制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 ②用注射器吸取①中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把它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当滴入100滴时,测得其体积恰好是1 mL; ③向边长为30~40 cm的浅盘里倒入2 cm深的水,然后将爽身粉均匀撒在水面上; ④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在玻璃板上描下油酸膜的形状; ⑤将画有油酸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如图所示,数出轮廓范围内小方格的个数N,小方格的边长a=20 mm。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油酸薄膜的面积约为    mm2;  (2)若测得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4×10-10 m,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    mL;  (3)由此可知,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    %。(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 12.科学家可以运用无规则运动的规律来研究生物蛋白分子。资料显示,某种蛋白的摩尔质量为66 kg/mol,其分子可视为半径为3×10-9 m的球,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 mol-1。请估算该蛋白的密度。(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3.一间教室长a=8 m,宽b=7 m,高c=4 m,假设教室里的空气处于标准状况。为了估算出教室里空气分子的数目,有两位同学各提出了一个方案: 方案1:取分子直径D=1×10-10 m,算出分子体积V1=16πD3,根据教室内空气的体积V=abc,算得空气分子数为n=VV1=6abcπD3。 方案2:根据化学知识,1 mol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0=22.4 L=22.4×10-3 m3。由教室内空气的体积,可算出教室内空气的物质的量nmol=VV0=abcV0;再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算得空气分子数为n=nmolNA=abcV0NA。 请对这两种方案做一评价,并估算出教室里空气分子的数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