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强化一 运动学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举报
资源描述
专题强化一 运动学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专题解读】 1.本专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运动学图像的综合应用,为高考必考内容,多以选择题形式命题。 2.学好本专题,可以提高同学们通过画运动情景示意图和v-t图像分析和解决运动学问题的能力。 3.用到的知识有:x-t图像和v-t图像的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临界条件的确定,求解极值等数学方法。 题型一 运动学图像的理解和应用 1.x-t图像与v-t图像的比较 x-t图像 v-t图像 图像 举例 意义 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变速直线运动 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变加速直线运动 特别处  两条图线的交点表示相遇 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 运动 情况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速度逐渐减小的直线运动 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丁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 位移 0~t1时间内甲、乙位移相等 0~t2时间内丁的位移大于丙的位移 平均 速度 0~t1时间内甲、乙平均速度相等 0~t2时间内丁的平均速度大于丙的平均速度 2.三点说明 (1)x-t图像与v-t图像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且均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2)分析图像要充分利用图像与其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函数关系。 (3)识图方法: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五截距、六交点。 【例1】 (2021·1月辽宁普高校招生适应性测试,1)甲、乙两物体沿直线同向运动,其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1所示,甲、乙图线分别为圆弧、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第4 s末,二者速度相等 D.前4 s内,二者位移相等 答案 D 解析 x-t图像的斜率k=表示速度,可知甲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但不是匀减速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错误;x-t图像中图线交点表示相遇,所以前4 s内二者位移相等,选项D正确;第4 s末二者相遇,但此时二者速度不相等,选项C错误。 【变式1】 (2020·广东潮州市第二次模拟)如图2所示为甲、乙两个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由此可知(图中虚线与曲线相切) (  ) 图2 A. 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做变减速直线运动 B.在0~t0时间内的某时刻,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两质点从x=2x0位置同时出发,同时到达x=0位置 D.在0~t0时间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t0时刻后,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 答案 B 解析 根据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根据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图中虚线与甲图线平行,知在0~t0时间内的某时刻,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故B正确;甲、乙两质点从x=2x0位置同时出发,乙先到达x=0位置,故C错误;在0~t0时间内,乙的速度先大于甲的速度,再等于甲的速度,后小于甲的速度,t0时刻后,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故D错误。 【例2】 (多选)(2020·山东济南市5月高考模拟)雨雪天气时路面湿滑,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的刹车距离会明显增加。如图3所示为驾驶员驾驶同一辆汽车在两种路面紧急刹车时的v-t图像,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1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 从t=0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平均速度大于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 B.从t=1 s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平均速度大于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 C.从t=0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行驶距离比在干燥路面的行驶距离多15 m D.从t=1 s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加速度是在干燥路面的加速度的0.75倍 答案 CD 解析 从t=0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位移为x1=30×1 m+ m=90 m,平均速度为v1= m/s=18 m/s,从t=0到停下,汽车在干燥路面的位移为x2=30×1 m+ m=75 m,平均速度为v2= m/s=18.75 m/s,则从t=0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行驶距离比在干燥路面的行驶距离多15 m,故A错误,C正确;从t=1 s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平均速度v1′= m/s=15 m/s,从t=1 s到停下,汽车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v2′= m/s=15 m/s,故B错误;从t=1 s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加速度大小a1= m/s2=7.5 m/s2,从t=1 s到停下,汽车在干燥路面的加速度大小a2= m/s2=10 m/s2,则从t=1 s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加速度是在干燥路面的加速度的0.75倍,故D正确。 【变式2】 (2020·辽宁辽南协作校第二次模拟)某同学在研究物体运动规律时,让玩具小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玩具小车运动的v-t图像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玩具小车在第2 s末运动的位移方向发生变化 B.玩具小车在第2 s内和第6 s内的加速度相同 C.玩具小车在6 s末返回出发点 D.玩具小车在1 s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1 m 答案 B 解析 速度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面积的正负表示位移方向,小车在4 s末回到出发点,4 s之前位移为正值,即4 s之前位移方向一直为正方向,A错误;速度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像可知,小车在第2 s内和第6 s内图像平行,斜率相同,则加速度相同,B正确;小车在4 s末位移为0,表示回到出发点;6 s末位移为正值,表示小车的位置在出发点正方向一侧,C错误;小车在2 s末和6 s末,位移最大,离出发点最远,为1 m;1 s末位移只有0.5 m,不是最大,D错误。 一、非常规图像 1.四类图像 (1)a-t图像 由v=v0+at可知图像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Δv,如图5甲所示。 (2)-t图像 由x=v0t+at2可得=v0+at,图像的斜率为a,如图乙所示。 图5 (3)v2-x图像 由v2-v=2ax可知v2=v+2ax,图像斜率为2a。 (4)x-v图像 x与v的关系式:2ax=v2-v,图像表达式x=v2-v。 2.解题技巧 (1)用函数思想分析图像 图像反映了两个变量(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此要由运动学公式推导出两个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来分析图像的意义。 (2)要注意应用解析法和排除法,两者结合提高选择题图像类题型的解题准确率和速度。 【例3】 (2020·福建三明市质量检测)如图6所示四幅图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甲图中,物体在0~t0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小于 B.乙图中,物体的加速度为2 m/s2 C.丙图中,阴影面积表示t1~t2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变化量 D.丁图中,t=3 s时物体的速度为25 m/s 答案 D 解析 题图甲中,因v-t图像与t轴围成的面积等于位移,可知物体在0~t0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于,选项A错误;题图乙中,根据v2=2ax可知2a= m/s2=1 m/s2,则物体的加速度为0.5 m/s2,选项B错误;题图丙中,根据Δv=aΔt可知,阴影面积表示t1~t2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选项C错误;题图丁中,由x=v0t+at2可得=v0+at,由图像可知a= m/s2=5 m/s2,v0=-5 m/s,则a=10 m/s2;则t=3 s时物体的速度为v3=v0+at3=25 m/s,选项D正确。 【变式3】 (2020·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开学考试)甲、乙两质点在同一时刻、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质点甲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乙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速度减为零保持静止,甲、乙两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的x-v图像如图7所示,虚线与对应的坐标轴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图线a表示质点乙的运动 B.质点甲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 C.质点乙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 D.开始运动后,两质点在x=6 m处相遇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a图像的速度随位移增大而增大,b图像的速度随位移增大而减小,所以图像a表示质点甲的运动,故A错误;当x=0时,乙的速度为6 m/s,即质点乙的初速度v0=6 m/s,设质点乙、甲先后通过x=6 m处时的速度均为v,对质点甲 v2=2a1x① 对质点乙:v2-v=-2a2x② 联立①②解得a1+a2=3 m/s2③ 当质点甲的速度v1=8 m/s、质点乙的速度v2=2 m/s时,两质点通过相同的位移均为x′, 对质点甲v=2a1x′④ 对质点乙v-v=-2a2x′⑤ 联立④⑤解得a1=2a2⑥ 联立③⑥解得a1=2 m/s2,a2=1 m/s2 故B错误,C正确;图线a、b的交点表示两质点通过同一位置,但不是同时,故D错误。 二、图像信息提取问题 有些图像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要充分挖掘图像的隐含信息(比如图像的斜率、截距、包围面积及特殊点坐标等)才能顺利解题。 【例4】 (多选)如图8所示的x-t图像反映了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已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轴相切于10 s处,则0~10 s 过程中(  ) 图8 A.甲车的速度大小为4.0 m/s B.乙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0 m/s C.甲车的位移大小为40 m D.乙车的位移大小为80 m 答案 ACD 解析 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甲== m/s=4 m/s,在0~10 s内位移为x甲=v甲t=4×10 m=40 m,故A、C正确;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轴相切于10 s处,则t=10 s时,速度为零,根据逆向思维法,乙车匀减速到速度为0的逆过程为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与时间关系x=at2,结合图像有x0=a·(10 s)2,20 m=a·(5 s)2,解得a=1.6 m/s2,x0=80 m,则平均速度大小为乙== m/s=8 m/s,故B错误,D正确。 【变式4】 (2020·海南省新高考一模)一物块沿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v-t)图像如图9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9 A.5 s内的位移大小为17.5 m B.3 s末与5 s末的速度相同 C.第4 s内与第5 s内的加速度相同 D.前4 s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 m/s 答案 C 解析 因为v-t图像的面积等于位移,则5 s内的位移大小为x=(2+3)×5 m=12.5 m,选项A错误;3 s末与5 s末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B错误;因为v-t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则第4 s内与第5 s内的加速度相同,选项C正确;前4 s内的位移大小为x′=(2+4)×5 m=15 m,则平均速度大小为4== m/s=3.75 m/s,选项D错误。 题型二 追及相遇问题 1.分析思路 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 (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 (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等量关系和位移等量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2.临界法 寻找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例如速度小者加速追赶速度大者,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若追不上则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 3.函数法 设两物体在t时刻相遇,然后根据位移关系列出关于t的方程f(t)=0,若方程f(t)=0无正实数解,则说明这两个物体不可能相遇;若方程f(t)=0存在正实数解,说明这两个物体能相遇。 4.图像法 (1)若用位移—时间图像求解,分别作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如果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相交,则说明两物体相遇。 (2)若用速度—时间图像求解,则注意比较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 5.特别提醒 若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