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展情况范文四篇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展情况范文四篇 篇12022年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展情况  为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城乡建设规划局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总要求,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大改善、城镇功能服务不断完善、城市品位大提升。  做足城镇基础设施文章打好基础设施牌  围绕水、电、路、讯、气等城镇基础设施。一是聚焦服务百里杜鹃彝山花谷阳光大地国际大康养项目、恒邦天府文旅康养项目、越秀集团毕节市产教融合帮扶项目,推进花冠路、花鹏路、花园路建设,围绕服务花好月圆·爱情梦庄园项目,推进花山路建设,同时,按照成熟一条推进一条的原则,有序推进花萼路、青苗路、青云路、花畔路和花兮路建设。二是聚焦花都城区天然气铺装和建设,推进百纳—花都燃气管线建设,完善花都燃气站储气站设施,实现花都城镇提质扩容和高质量发展。三是聚焦花都城区和乡区村镇基础设施短板,按照基础设施相关政策,充分调查研究,谋划和逐步上马一批项目,如黄泥乡小城镇建设、沙厂乡小城镇建设和推进多点式停车场建设,补齐村镇基础设施短板。  做足城镇功能服务文章打好功能服务牌  围绕住房保障、学校医院、停车场、公园广场、公厕、健康养老、文化艺术、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等功能服务项目。谋划和推进白果小区、2017年棚户区改造、人民医院供热项目、石牛角安置区配套服务设施、濯樱谷等项目建设,完善湿地公园建设手续,推进湿地公园工程竣工验收,指导和督促杜鹃集团完善大荒振兴开发项目、杜鹃大酒店建设手续,保障项目有序推进,聚焦“温泉兴城、康养兴城、产业兴城”建“温泉新城、康养新城、产业新城”,谋划推进花都健身公园、虎鹰山山体公园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服务。  做足城镇经济发展文章打好经济发展牌  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契机,以新型城镇化招商工作为抓手,谋划包装一批城镇综合体、商业街区、酒店物业、大型商超、特色小镇建设项目。推进城镇经济发展,结合黄泥特色小城镇建设、普底乡省级特色小城镇和彝山花谷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推进普底乡省级特色小城镇建设,根据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相关要求,推进全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在2022年全面收官。围绕杜鹃大酒店(百里杜鹃康养中心)、彝山花谷阳光大地国际大康养项目、恒邦天府文旅康养项目、大荒振兴开发项目和现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强对物业单位的指导,服务好旅居游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篇22022年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展情况  截至2020年,我县扎实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完成撤并乡镇3个、设置街道2个,城镇化率提升至41.7%,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  城市功能完善推动新型城镇化  从大力实施城市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到坚持“城市建在花园中”的城市理念,会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持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加快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形成多点支撑、辐射城乡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不断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品质。  家住人和街的张大爷对家门口的变化看在眼里,“原来的这条路上全是铁架摊位,很多私搭摊棚、乱摆乱设、私拉乱接电线等情况,严重破坏了整体环境的美观。由于人流量太大,根本无法正常通行,加上垃圾随处乱丢乱堆、潲水桶随便乱放、喂养的鸡鸭随处乱拴,脏乱差现象给过往行人或外来客人留下极为不好的印象。”在经过改造治理后,原来拥挤混乱的街道“痼疾”得以根治,现在的人和街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得到居民一致点赞。   由此开始,城区其余街道相继得到全面综合治理,东区开发历史遗留问题化解、老城区棚户区改造、金江新区开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全面有序推开,持续实施“43341”项目建设攻坚行动,龙凤山公园、獭猫山公园及廊桥、鲹鱼水乡、鹅村河湿地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逐步亮相,持续推动数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城市功能,持续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城市环境更加宜居,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走出乡镇融合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我县坚定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依托多地形、多风貌的优质旅游资源,依托华山松、黑松露、黑山羊、艾草等农产品丰富优势,推进旅游业、特色农业和乡镇发展深度融合,试点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景观、文化乡村、特色小镇,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美丽乡村,助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走进堵格镇,随处可见与黑山羊相关的文化气息,堵格镇建设有国家农业农村部定点、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今年还建成了500余平方米的镇史馆和会东黑山羊文化体验馆,现已对外开放。黑山羊羊皮褂、黑山羊公仔“咩小黑”、文化衫、手提袋、即食型真空羊肉干等“黑山羊”系列产品不仅让群众的生活更富裕,更将这座黑山羊小镇的魅力具体化展现。堵格镇将继续依托黑山羊为代表的畜牧业,全力发挥黑山羊产业“长板效应”“以大市场带大产业”,突出“一镇一业”,全力打造西南地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畜牧产业重镇和黑山羊小镇。   截至目前,我县已启动铅锌、姜州“百镇示范镇”建设,依托大崇、鲁吉、溜姑沿江水电移民迁建集镇,打造沿江特色旅游小镇,现已建成森林康养小镇5个,“省级森林小镇”2个,大凉山旅游名镇2个,加快推进移民小镇、艾草小镇、黑山羊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让特色小镇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培育发展一批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产业,同时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真正推动乡村提颜、人文提味,全力走出乡镇农文旅康融合发展新路径。  配套服务支撑起新型城镇化  教育、医疗等城乡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加快发展民生项目,可以让城镇发展更有温度、更聚人心。  近年来,我县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进一步在养老、救助、慈善、优抚等方面多向发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截至2020年5月,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62.2万人次,发放基本养老金3.6亿元、低保金2995.8万元、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1.68亿元,支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2.41亿元。  “这个幼儿园是在我们村子里面,我们看着修起来的,规模比较大,也比较规范。孩子送到这里的话我们家长放心、也安心,离家近。”野租乡村民聂学菊眼看着“一乡一园工程”的投入使用,心中满是欢喜。“一乡一园”、教育信息化工程、控辍保学、学前学普都是我县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夯实教育基础的成果,未来,我县还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努力提升教育质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教育需要。  为更好服务群众,鲹鱼河镇卫生院在政通路22号设立医疗服务便民点。以前需要穿过城区才能看病,现在医疗服务便民点可以辐射周边,为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家庭医生签约等医疗服务。医疗服务便民点、三乙医院提档升级、智慧医疗,我县将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整优化乡村医疗点布局,提高城乡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大生育秩序整治和艾防工作力度,推进“健康会东”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医疗健康服务需要。  “十四五”已经起步,我县将继续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丰富城市元素、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让城市既有颜值,又有品质。 篇32022年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展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紧紧围绕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不断加大各项工作的推进力度,全市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在全省2017年度新型城镇化工作考核中排名第五位。为找准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与省内其他地州市之间的差距,补齐工作短板,我局对全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认真总结分析,并对下一步的重点工作进行了梳理谋划,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2017年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  到2017年底,全市共辖7县3区263个镇、乡、办事处(其中建制镇135个,乡(民族乡)91个,街道办事处37个),国土面积2685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23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36.3%;常住人口729万人,2017年新增城镇人口2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4.3%(上报数)。  2017年,我市大力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深化产业就业、行政区划调整、易地扶贫搬迁、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工作。全市201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92亿元,GDP增速达1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90.2亿元,同比增长18%;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7100元、8460元,分别增长8.2%、10.3%。省政府于2017年11月批复同意了赫章县8个乡镇的行政区划调整,全市镇(街)比率达到65.4%。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人口59598人,于2017年7月30日前全部搬迁入住。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9857人,增速达2.9%。大力实施以“19456”重点工程为代表的一系列城镇建设项目,全市完成城镇道路交通、管网建设、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生态园林建设等各类城镇基础投资170亿元。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39公里;建设通乡干线公路1035公里。飞雄机场改扩建一期工程完工、旅客运输量达111万人次。  总体来说,我市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以毕节中心城市为核心、各县城为骨架、中心镇为支撑,一般小城镇为补充的多层次城镇体系格局。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工作的认识不足,组织保障能力不强  在实际推进过程中,片面地以“城镇设施建设”代替“城镇化”现象比较普遍,重城镇建设轻区域发展、重工业扩展轻三产发展、重城区外延轻功能完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使城镇聚集人口、产业的能力不强,导致我市城镇化发展乏力。且目前全市从事城镇化工作的人员都为兼职,精力难以集中,导致工作大多是应付式、被动式开展,工作主动性不强。  (二)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  虽然我市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城镇建设的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得以不断完善,但由于我市基础薄弱,在城镇道路、公园绿地、广场、停车场、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医疗、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于城镇的快速发展,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建设水平较低。旧城承载能力已至极限,城市病凸显,而城市新区只见雏形,功能尚未完善,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城市的健康发展及竞争实力,相对于遵义、六盘水、泸州等周边城市发展而言吸引能力弱。  (三)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不够到位  我市在推进城镇化中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在户籍、区划调整、土地、金融、劳动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与推进城镇化战略相配套的具有指导性的规划体系和有效实施机制还没有形成,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不协调。目前一些城镇等级与其人口规模严重不匹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难度大。如:我市平均每个县级行政区域人口约为100万人,比全国平均的46.4万和全省平均的44.4万人约高出约60万人。由于区域过大、人口过多而出现县域城乡体系构架不合理、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难以到位,极大影响了我市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和水平。  (四)产业发展缓慢,对城镇化的支撑乏力  近年来,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产业结构优化趋势明显,2017年,我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6:37.6:41.8,但由于我市原有基础差、底子薄,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薄弱,发展质量不高,龙头企业少,经济总量小,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工业化主导不明显,服务业及其他产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能力较弱,导致城镇对人口的吸纳能力不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后劲不足。  (五)重视力度不够,工作落实力不强  近两年来,我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出台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制定了相关的实施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