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学设计10篇

举报
资源描述
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学设计10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学设计第1篇 [教材简析] 本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十课,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方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读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 [教学要求] 认识12个生字和3个偏旁“矢、八、鸟”。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本课教学重点。 读好问句是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动物王国给我们寄来了一封信(教师举起一个信封),你们想看吗?(想) (教师打开信封,读信中内容)“104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小猴淘淘,今天我与小伙伴们开展一场‘比尾巴’的活动,可大家谁都不肯认输,都认为自己的尾巴最好,这可怎么办呢?听说你们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不知道你们是否愿意帮帮我们?“(愿意!) 好,让我们一起去动物王国当裁判,帮它们比尾巴。(板书:比尾巴)齐读课题(注意指导三个生字的读音,特别是“巴”在这儿要读轻声)。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引入情境,为他们兴趣盎然的思考、理解奠定根底。) 二、初读感知,学会生字 1、教师范读。思考: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比赛了? 2、小朋友,你们想象老师这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吗?(想)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想读好课文,就得先把大屏幕中用红色写的这些字都读准。试试看,你都认识吗?如果不行,你可以在课文中找一找,再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它,也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 3、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4、小组交流,相互帮助: 5、教师检查,总结识字方法,练习说话(认识3个偏旁“矢、八、鸟”重点要检查“把”和“最”,并练习组词说话)。 6、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过渡:同学们字认得这么好,相信大家的课文会读得更棒! ⑵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⑶同桌互读,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⑷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当小评委,听听他的`字音读得准不准,课文读得熟不熟。(注意指导疑问句的读法) ⑸学生评议。 7、读中感悟,背诵课文: ⑴分角色一问一答式对读。 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 ⑶师生对读,读后以学生为主开展师生共同评议。 ⑷分角色表演对对读。(要求品读课文,充分感知,用动作表现出来,读后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不看书背出儿歌,是吗?愿意背的同学站起来背,可以加上你最喜欢的动作。 ⑸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生字,把学生的被动承受变为主动获取,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从而使学生相互交流,畅所欲言。教学中注重学生词汇的积累、说话的训练、语感的培养,表达“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教学原则。注意表达读书的层次性,读熟课文,读懂课文,到达熟读成诵的目的。) 三、思维拓展活动 1、选尾巴:《比尾巴》 过渡: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聪明。瞧!老牛、小马、小鱼也赶来凑热闹了,(播放课件:无尾老牛、小马、小鱼及它们的尾巴)它们也想请小朋友们给它们选一条尾巴呢!谁愿意帮助它们? ⑴学生先在书上练习。 ⑵请学生上台点击鼠标选择。 2、学编儿歌: ⑴小朋友能根据它们的尾巴特点像书上一样编出有关尾巴的儿歌吗?(可以先在大屏幕上播放一些动物的图片或录像) ⑵小组讨论。 ⑶回答下列问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牢固所学知识,特别是第二步,让学生创造新儿歌,不但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说话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创新能力。) 四、总结 今天小朋友的表现可真不错,尤其是儿歌读得特别好,还有几位同学编的儿歌也特别棒。小猴淘淘出来夸奖大家啦!(课件播放:小猴淘淘的画面)其实,动物王国里还有许多奥秘等着你们去探索,希望你们能开动脑筋,多学习、多思考,编出更好听的儿歌。 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学设计第2篇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12个生字,以及组成的新词。 2、了解一些动物的尾巴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游戏与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愉快学习。 2、让学生连一连、贴一贴、说一说,了解一些动物的尾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引起学生观察动物尾巴的特点,养成善于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品质。 [学习重点] 识字和朗读。 [学习难点] 读好文中的问句。 [学习准备] 1、常见动物的图片。 2、生字、生词卡片。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学习内容 1、朋友们,想到动物园去看比赛吗?(想)那么我们就出发吧! 2、请出比赛选手!(出示动物、词语图片) 学生说出动物名称。 3、依次出示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学生根据拼音认读。 (认读动物词语卡片。全班读。) 4、向动物打招呼读词语。 5、小朋友们,请仔细观察,这些动物都少了什么?(尾巴)他们的尾巴都到哪儿去了?原来尾巴们都参加比赛来了。(板书:比尾巴) 二、活动一:评价尾巴、找出特点 1、出示全部尾巴。(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尾巴的特点。) 2、“原来,要比赛了,动物们都把尾巴藏起来了。看,尾巴们在这儿呢!小朋友们,你们来当当小评委,找出你喜欢的尾巴,评一评。 学生认读“长、短、一把伞、弯、扁、最好看。”这几个词语 3、根据学生评价,适时帖出尾巴特点。并认读生词。 三、活动二:贴尾巴、说句子 1、比赛结束了。我们把动物们的尾巴还给他们好吗? 学生答复:好。 2、请学生上台给动物贴尾巴,并连起来说一句话。 请学生上台贴尾巴,练习说:“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伞;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3、全班练习说话。 四、活动三:回到课文、练习朗读 1、细心的孩子一定发现,刚刚我们念的句子在哪儿有呀?打开书第83页。请孩子们,自己把他读一遍。(学生打开书,自由读。) 2、同桌相互读。 3、抽生全班读,指导问句的读法。 4、师生相互拍手问答读。 5、同桌拍手问答读。 6、根据图画,全班齐读。 五、拓展延伸、结束本课 1、孩子们,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些动物的尾巴的特点。再平常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动物?你能用今天学的句子说一说吗?(学生自由说出自己见到过的动物的尾巴。) 2、孩子们动物的尾巴不仅漂亮,而且还很有用呢!你知道他们的尾巴有什么用吗?下课后,想了解的同学,查查课外书,问问爸爸、妈妈,看看你了解的和老师了解的一样吗? 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学设计第3篇 [教材分析] 《比尾巴》是人教版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本课是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课文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教学的难点是读好文中的问句。 [设计理念] 应用儿歌特点,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这意味着我们的语文课堂要由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真正的学堂,要让孩子在课堂上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在运用这个语言的过程当中,他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来掌握语言,为学生奠定好语文学习根底,让他有持续学习语文的后劲。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一种笔画,认识两个偏旁“八”和“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号的语句。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号的语句。 2、激发朗读欲望,学用文中的句式开展说话。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去过动物园了吗?看到过哪些动物? (没去动物园的孩子见过动物没有?见过哪些动物?) 二、揭露课题 师:其实森林王国中的动物比你们说的还多,他们正在开展一场比赛。你们看,连牌子都挂出来。赶快拼拼,看看写了什么?看谁先拼出来。拼出来给大家听听。(在“尾巴”下面打上着重号) 教学“比尾巴”先自己拼一拼,再集体读一读,个别抽取两个同学读一读。 师:读得又清楚又洪亮,简直是最好的啦拉队。那我也希望自己是最好的金牌主持人来主持这场“比尾巴”大赛。(在胸前挂上主持人牌子) 三、学习问句部分 1、师:现在,我们隆重地请出这些参赛的模特,那有哪些动物来比赛呢?(请6人上台贴出小动物的图片,一边贴一边说出动物的名称。音乐、掌声) 师: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是评委了。我们来仔细瞧瞧动物们尾巴有什么特点? 师:动物们的尾巴各有各的特点,我们打开书本找一找,看他们在比尾巴怎么样? 2、出示自学要求: ⑴读准课文中的每一个生字的读音。 ⑵读通儿歌。 ⑶从课文中找一找哪几句在写动物们在比尾巴怎么样? 3、交流出示: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似一把伞?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 拼读:先小声拼小声读,再大声拼大声读,最后请小老师领读。 4、师:想不想听主持人读一读,仔细听听与刚刚小老师读的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为什么要这样读呢?因为这个符号在提醒我。(认识问号)板书“?”这个像耳朵一样的符号,我们把它叫作问好,有这样问好的句子叫做问句。 5、朗读:个别学生试读,看谁最能读出问的语气。再同桌两个互相问一问,看谁问得像。齐读。 四、学习答句部分 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学设计第4篇 一、教材说明 这篇儿歌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方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读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 儿歌共四节。第一、三节三个问句,引起孩子们的思考:终究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像一把伞?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第二、四节三句话,答复了第一、三段的三个问题。两问两答,像是猜谜语,又像是考别人,别人说不出答案,而是自己自己知道答案,于是迫不及待地说出这个答案。这首儿歌抓住了低年级孩子爱表现的心理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