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年级语文教案真实而自然的感情

举报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教案——真实而自然的感情   小学生作文中的议论,基本是由观察现象而产生的感想。教师除了教会学生抒发真实而自然的感情,还应该让他们换位到读者的角度思考:什么样的议论。可以引起共鸣?   建议大家尝试新闻读后感训练。我曾经利用《现代快报》上一则关于随处可见的残疾人乞讨现象的报道,组织学生发表观点,展开讨论。   观点罗列如下:   (1)残疾人应该由社会扶持,可以不工作。   (2)讨饭是正常的现象,应该帮助。   (3)残疾人身残志坚,是学习的榜样。   (4)健康的人不能不劳而获。   (5)成年人都应该通过劳动来养活自己。   (6)其他   时事追踪回忆如下:   (1)残疾人运动会的录像剪辑,配《命运》的背景音乐,制造课堂气氛。   (2)少代会的聋哑学校表演,感受温馨。   (3)聋哑人盗窃团伙,不务正业。   (4)其他   身边人事汇总如下:   (1)流行广场附近的天桥上,快报报道的那个残疾人还在等待和制作皮鞋相关的工作机会。   (2)太平商场三十四标的紫燕卤菜店附近,一个盲人风雨无阻地卖报。   (3)某大学,一个计算机老师,是失去双臂,用双脚敲击键盘的残疾人。   (4)其他   我认为,用是非分明的新闻为引子,让学生自觉聚焦熟悉的身边人、事,使感想形成相关新闻间的立体感,新闻与真人真事间的鲜活感,就是一次很好的议论训练。   议论时的要点:   1、不要不假思索,人云亦云;   2、不要刻意做作,标新立异;   3、不要脱离事实,只唱高调。   写给市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市长先生:   您好!我来自国际花园城深圳,今年9月开始就长期居住、学习在南京。   也许是因为水土不服,我适应不了南京的高温。7月份以来,已经两次发烧,三次感冒。看了最近的新闻,才了解了南京高温下的热岛现象,知道酷暑难熬不全是老天爷的错。在深圳,因为高楼林立,市中心和城郊地区也存在温差,可是深圳市区种植着许多植物,即使烈日当空,走在林荫大道上,是可以感受到荫庇的凉爽的。   南京市中心的绿化太少了,人均绿化面积才2.5个平方米。我给尊敬的市长提个建议:能否把高楼大厦的建筑费用,挪合适的一部分去绿化南京?南京是一个古城,它可以在现代化的繁华之外,拥有更多自己的特色。我曾经在高楼上鸟瞰过南京,很多的楼顶上灰白一片、杂乱无章。如果在楼顶上种植一层草皮,让这些根系不深的植物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说不定还可以降低些酷暑天的温度呢!   当然,我毕竟只是个孩子,但我希望自己天真的想法,能给建设城市的大人们一些灵感。我喜欢南京,这里将是我一直生活的地方。   祝您身体健康!   一位南京小公民周昊然   2003年8月4日   (南京市渊声巷小学四年级)   干露老师点评:   这是一个从深圳转学到南京的孩子,他热爱这里。在高温天气下,他亲身体验了酷暑的不适,又从新闻中知道了热岛效应。结合自己居住在不同城市的经验,他大胆地向市长提出自己的城市建设构想。孩子的思维独立,在楼顶铺草皮的建议看似天真,留给成人的却是启示。确实,南京的繁荣和发展,不能牺牲了人们赖于生存的自然环境。(节选自我主持的作文扎专栏) 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