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湖北省博物馆 参观湖北省博物馆作文1200字

举报
资源描述
游湖北省博物馆 参观湖北省博物馆作文1200字 今日我带着昊昊去参观湖北省博物馆,说来惭愧到今日才带他去。总感觉这些文物古董小孩子会感到枯燥无味,不感爱好,起先他的确对博物馆没有什么概念,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于是在去之前,我打开电脑通过百度搜寻到湖北省博物馆的网站,做了些预习功课。看到省博物馆里还珍藏有鼎,才激起了昊昊的一丝爱好。这还来源于近期他正在看的《楚汉英雄志》,书中讲到了项羽力大无比,能举起一个重几吨的鼎。所以在他的概念里鼎是个特别大、特别重的容器。 期盼中我们来到了省博物馆,很惊异在物欲横流的今日这里竟然是免费参观,不用花一分钱就能看到几千年以前的文物,还能让儿子大开眼界,学到许多学问呢!更为惊诧的是进门后不让带任何液体,门口放着许多游客自带的饮料。我让昊昊猜猜其中缘由,这家伙不爱动脑筋,一句"不知道'就打发了我。我猜想可能是出于平安的考虑,担忧有不法分子带着汽油等易燃物品入内引发火灾而将这些无价之宝毁于一旦吧。我预备让昊昊出博物馆时问问工作人员,但圆满的是最终还是给忘问了。 博物馆目前举办有《楚文化展》、《郧县人长江中游的远古人类》、《屈家岭长江中游的史前文化》、《盘龙城长江中游的青铜文明》、《书写历史战国秦汉简牍》、《秦汉漆器艺术》、《土与火的艺术古代瓷器专题展》、《九连墩纪事》、《梁庄王墓郑和时代的珍宝》、《曾侯乙墓》、《荆楚百年英杰》等十多个展览。 我们首先去的是《楚文化展》,里面陈设了许多青铜容器和兵器,有形态各异的铜敦、铜鼎、铜缶、铜瓮、铜盘、铜剑、铜矛......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四大镇馆之宝之一的越王勾践青铜剑。(另三个宝分别是郧县人头盖骨、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曾侯乙编钟)在导游绘声绘色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了青铜剑的来源与历史。该剑1965年12月出土于湖北省江陵望山的一号楚国贵族墓(距春秋时代楚国别都纪南城故址7公里)。考古工在墓仆人身体的左手边,发觉一柄装在黑色漆木箱鞘内的珍贵青铜剑。青铜剑与剑鞘吻合得非常紧密。拔剑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锐利。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漂亮的纹饰,剑柄以丝绳缠缚,剑首向形状翻卷作圆箍,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 为何经过几千年的历史这把剑却毫无锈蚀还如此锐利呢?据导游介绍,依据现代科学测定,剑的表面大部分地方含有不同程度的硫。硫化铜可以防锈,因此,有的专家认为当时人们已把握了运用硫化铜进行表面防锈处理的先进工艺,即是这柄剑之所以千年不锈的根本缘由。但另一种看法认为,越王勾践青铜剑千年不锈的真正缘由在于特别的密封条件,并且浸泡于酸、碱适度的中性水中。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孰是孰非,确是一个难解之谜。 接着我们走马观花的依次参观了秦汉漆器、古代瓷器、郧县人头盖骨等文物。其中昊昊看到密闭的玻璃柜中陈设的郧县人头盖骨时竟然冒出一句:"这似乎爆米花呀'。引得四周驻足参观者的哄堂大笑,并发出感慨只有小孩子才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昊昊更加得意起来,不停的品头论足。 整个博物馆实在是太大、文物实在是太丰富了,我们逗留了4-5个小时,看得眼花缭乱,最终都有点晕头耷脑,甚至快麻木了。看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需要时间去渐渐的观赏、细细的品尝,才能真正了解她的精髓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