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浒传》有感-读后感900字

举报
资源描述
读《水浒传》有感-读后感900字 北宋末年,朝廷腐败,奸臣当道,百姓民不聊生,各地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其中在山东境内有一支义军,打着一面"替天行道'的大旗。由准时雨宋江带领,劫富济贫、打击贪官污吏、豪强恶霸,与前来围剿他们的官兵斗智斗勇,涌现出了108位各具鲜亮性格特点的英雄英雄。 闻名的《水浒传》批注专家金圣叹说过一句话:"水浒所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外形,人有其声口。108位英雄每一位都有其性格和才能,其中我最观赏的便是智多星吴用。吴用本是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的私塾先生。他通晓文韬武略、足智多谋、胸怀锦绣。在梁山里作为军师,他广交伴侣、知人善用、巧施妙计,智夺生辰纲,三打祝家庄,关心梁山义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他的落草上山既有偶然,也是必定。他才华横溢,本应当为国家,为百姓做出一番事业。在当时重视科举出身、重视四书五经的封建时代,却只能悄悄无闻做一名教书先生。在现实中屡屡碰壁,得不到昏庸朝廷的重用,看到黑暗的社会,他只能通过另一种方式,实现自己的抱负,那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 这也从侧面反映当时科举考试这一选拔人才的途径出了问题。科举考试始于隋朝,成熟于唐朝的贞观年间。科举考试虽然取代了原来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结束了世家大族垄断官位的现状,提高了社会的活力,使得更多的寒门子弟通过寒窗苦读得以走上仕途,干一番事业,转变自己的命运。 可是随着统治阶级的需要,科举考试的内容却在渐渐发生变化,选拔人才的导向变了,只专注于四书五经的内容,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注意有用技能和各类科学学问。如吴用这般通晓天文地理、阴阳杂学的人才被冷落和鄙视,他们的才能被认为是"旁门左道'和"雕虫小技'。 而一批批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却成为科举考试的得益者。如在《儒林外史》中讲了在清代,四川有一次科举考试,当时考的是苏轼的文章,一位考生却在满考场溜达,查找苏轼的身影,还称赞他的文章,旁边的人还在一旁应和。这些人只关注于考取功名的四书五经的内容,对苏轼是个大文学家都不关注,这样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更不行能关怀国家的兴衰和有用的科学技术。 现在的时代是每个类型的人才都能够发挥自己作用的新时代,譬如屠呦呦奶奶创造青蒿素,战胜疟疾病魔,袁隆平爷爷创造了新型杂交水稻,解决了人类的温饱问题,为人类的生存进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假如吴用来到现在就更能够在多个方面发挥他的聪慧才智。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盼望更多的吴用会在各个领域、各个岗位涌现出来,为世界和人类造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