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无损检测仪器 500kV以下工业X射线探伤机防护规则

职**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5.54KB
约10页
文档ID:342482968

无损检测仪器 500kV 以下工业 X 射线探伤机防护规则(征求意见稿2022)目 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要求 15 X 射线探伤作业场所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36 使用过程射线防护监测 47 使用规则 57 监测 6附录 A(资料性) X 射线防护材料半层值 8II无损检测仪器 500kV 以下工业X 射线探伤机防护规则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500kV以下工业X射线探伤机(以下简称X射线机,包括一般结构X射线机、精细结构 X射线机、特级防护X射线机、全防护X射线机等)的防护性能要求、对X射线机的结构防护要求,以及使用过程中X射线防护、探伤作业场所防护、使用规则和监测要求本文件适用于500kV以下的X射线机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要求4.1 X 射线机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限值(以下简称漏射线比释动能率)4.1.1 一般结构 X 射线机包括固定式X射线机、移动式X射线机、携带式X射线机的一般结构仪器,在生产厂家规定的最高工作值时,在X射线管主束窗口应用遮光罩遮盖下,用防护级剂量仪测量漏射线比释动能率。

X射线机在额定工作条件下,距X射线管焦点1m处的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应符合表1要求表1 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管电压kV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MGy/h<150<1150~200<2.5>200<54.1.2 精细结构 X 射线机精细结构X射线机在生产厂家规定的最高工作值时,在X射线管主束窗口应用遮光罩遮盖下,距焦点0.5m处用防护级剂量仪测量的X射线机的漏射线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25μ Gy/h8配有铍窗口的射线管应配有一个可取下的最小厚度为2mm的Al遮光罩漏射线比释动能率测试时用相当于10个半值层厚度的遮光罩屏蔽X射线机窗口,其厚度如表2所示表2 X 射线遮光罩铅厚度X 射线机管电压kV100150160200225250300320400450500遮光罩铅厚度mm22.23.54.27.88.717202527314.1.3 特级防护 X 射线机特级防护X射线机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距其辐射防护外壳外表面0.1m处用防护级剂量仪测量的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25μ Gy/h拆除或打开防护外壳装置应确保高压不被接通在生产厂家所规定的最大使用条件时,其辐射场内的漏射线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0.25mGy/h,X射线机工作状态而打开防护外壳时漏射线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25μ Gy/h。

4.1.4 全防护 X 射线机全防护X射线机在距其防护外壳外表面0.1m处用防护级剂量仪测量得到的漏射线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7.5μ Gy/h一个防护装置或两个互相独立的机械装置应确保射线管在防护壳罩完好的条件下才可操作,在工作时防护外壳在窗口罩好时才能被打开,此时在防护壳内漏射线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7.5μ Gy/h当符合时此防护壳被视为合格4.2 X 射线机结构防护4.2.1 X 射线管头4.2.1.1 移动式或固定式的X 射线装置管头组装体应能固定在任何需要的位置上加以锁紧4.2.1.2 X 射线管头应安装有限束装置4.2.1.3 X 射线管头窗口孔径不得大于额定最大有用线束射出所需尺寸4.2.1.4 X 射线管头应具有如下标志: a)制造厂名称或商标;b) 型号及出厂编号;c) X射线管的额定管电压、额定管电流; d)焦点位置;e)出厂日期; f)电离辐射标志4.2.2 控制器控制器应保证未经许可不能启动在控制器上应用明显的黄灯或声控装置来告示该 X 射线机正在工作中在 X 射线机进行移动式工作时控制器应作为防护安全设施起作用与防护性能相关的操作标志应明显标示出在移动式 X 射线机工作时,应设置一个有 20m 长导线的黄灯和有保护功能的应急断路开关作为附加的防护安全设施。

安全设施上连接一锁定机构可用于断开 X 射线机管电压(例如 X 射线机上的开关、门触点、光栅),应有是否连接外部的标志4.2.3 X 射线输出窗X 射线输出窗是由活动锁紧机构装在 X 射线管防护外壳上或X 射线管座的防护用部件上X 射线输出窗打开状态应由 X 射线管防护外壳上的或 X 射线发生器附近的一个安全设施(例如报警灯)清楚地显示多窗X 射线管应给每扇窗配置一个单独的安全设施4.2.4 应用仪器X射线窗的防护安全设施应保证只有在接通应用仪器时,控制器才能发出发射指令,断开应用仪器时X射线输出窗应自动关闭不应随意改变应用仪器的安装状况4.2.5 拆卸射线管或射线发生器当要从X射线防护外壳里取出X射线管或从支座上取下X射线发生器时,安全设施应保证发生器自动切断4.2.6 多窗口 X 射线管在用多窗口的X射线管时,在X射线管防护外壳上的暂时不用的X射线输出窗口应装有或盖有双重的保护锁罩当X射线窗不使用时,此盖子只有借助工具才能取下4.2.7 X 射线防护设施的开启当打开X射线防护设施时,安全设施应断开发生器或者令另外的安全防护装置发挥作用,避免有效X射线束辐射的逸出,在打开X射线防护设施时应没有X射线机的泄露辐射。

4.2.8 试样更换在更换试样时,应做到自动切断X射线机高压或者自动屏蔽X射线机的辐射4.2.9 屏蔽材料X射线机管头内铺设的X射线屏蔽材料厚度应符合4.1中对漏射线比释动能率的要求4.2.10 连接电缆移动式或便携式X射线机,控制器与X射线管头或高压发生器的连接电缆不得短于20m4.3 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测试条件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测试应满足以下条件:a) X 射线管头窗口的最大有用线束截面积用 10 个半值层的吸收材料进行屏蔽,参见附录 A(资料性);b) 在额定工作条件下,用剂量率仪测定以焦点为球心半径 1m 球面上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是100cm,面积上的平均测量值;c) 漏射线监测误差应小于 30%5 X 射线探伤作业场所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5.1 X 射线专用探伤室探伤5.1.1 专用探伤室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周围的放射安全,探伤室应与操作室分开5.1.2 探伤室屏蔽设计应充分考虑有用线束照射的方向和范围、装置的工作负荷及室外情况,确保室外人员年有效剂量小于其相应的限值5.1.3 探伤室门的防护性能应与同侧墙的防护性能相同,并安装门-机联锁安全装置和照射信号指示器,必须在门关闭后X 射线装置才能进行透照检查。

5.1.4 探伤室的窗口必须避开有用线束的照射方向,并应具有同侧墙的屏蔽防护性能5.2 X 射线现场探伤作业进行透照检查时,必须考虑控制器与X射线管和被检物体的距离、照射方向、时间和屏蔽条件等因素,以保证探伤作业人员的受照剂量低于剂量限值,并应达到可以合理做到尽可能低的水平6 使用过程射线防护监测6.1 职业照射剂量限值职业照射人员必须进行常规个人剂量监测,并建立个人剂量和健康管理档案,剂量限值应符合GB 18871-2002中附录B的要求:a) 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应不超过 20mSv;b) 任何 1 年中的有效剂量应不超过 50mSv;c)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应不超过 150mSv;d) 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应不超过 500mSv6.2 控制区6.2.1 固定工作的控制区职业照射人员年平均有效剂量可能为 15mSv 的区域定为控制区,并加以标记控制区的剂量率按X 射线机的工作时间内确定控制区标志应清晰可见,应有红色的“禁止进入X 射线区”的字样6.2.2 移动式工作的控制区在用移动式X射线机进行检测工作时,按每周总接通时间7.5h计,控制区内有效剂量不应大于40μ Sv/h,大于40μ Sv/h应取得监管部门的同意。

控制区的边界要有标志,并进行监控工作人员应在边界外操作,否则应采取防护措施应采取措施如利用铅屏蔽,使移动式X射线仪器的工作控制区应限制在尽可能小且适度的范围内在设立控制区时,应按下列步骤:a) 估计控制区的范围;b) 确定控制区的边界;c) 标明控制区不允许在接通 X 射线机后用测得的剂量率来确定控制区边界在第一次工作开始前要根据估计和经验划定并标志出控制区边界在第一次工作期间要借助剂量率测量仪进行检测或修正应用绳索或条带来隔离或由保安人员阻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控制区所有入口应用警戒牌标明,现场的监视人员应配备有射线监测仪器应委托专门人员在 X 射线辐射场前指路6.3 监督区6.3.1 固定工作场所的监督区职业照射人员有全身照射所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可能高于5mSv/h的区域界定为监督区并加以标记监督区属于工作区,标志应清晰可见,应有橙色的“无关人员禁入X射线区”的字样6.3.2 移动工作场所的监督区在控制区外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25μ Gy/h的区域7 使用规则7.1 防护负责人和防护代理人X射线仪器的使用注册者是辐射防护负责人该负责人应书面委派必要数量的受过正规专业训练的辐射防护代理人,规定他们在企业内部的职权范围,并上报审管部门备案。

7.2 指导使用 X 射线机的工作人员应掌握必要的辐射防护专业知识辐射防护负责人应重视对这些人员的首次上岗前及以后的定期培训和指导记录培训内容和时间7.3 剂量监测采用审管部门指明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剂量仪对工作人员进行剂量监测(例如用通用的剂量测量仪)同时审管机关应当要求辐射防护负责人及辐射防护代理人能独立使用测量仪,能随时进行剂量监测工 作7.4 安装工作在安装X射线仪前,应根据预期的工作情况对结构上应有的射线辐射防护设施的防护性能进行评估和实测验证控制区的通道应满足下列条件:——通过装置能观察到X射线机的开启情况;——能做到在控制器上或在附近通过开关设备紧急断开X射线机高压;——在通道处配置安全装置(如门接点、光栅),可使所及范围X射线中断如需再重新接通,只能使用接通器;——通向控制区范围的通道应有红色清楚简洁的词语标示:“禁止进入X射线区”7.5 工作使用X射线机应遵守本标准和随机文件所要求的工作规范,用书面规定X射线工作时的防护要求例如,允许的X射线束方向、防护墙到X射线机的最小距离、防护墙厚度、最大区域范围和接通时间以及禁止停留时间或限制条件等7.6 X 射线防护用的文件7.6.1 随机文件随机文件有防护审管部门颁发的X射线机生产许可证,并注明X射线机的主要防护性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