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京鼓楼区化学一模试卷和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试卷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O-16 N-14 Na-23 Al-27 Cu-64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l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中,缺乏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的是 A.铁 B.锌 C.硒 D.碘 2. 碳酸氢钠的俗称是 A.苏打 B.烧碱 C.熟石灰 D.小苏打 3.“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具有 A.稳定的化学性质 B.较高的熔点 C.良好的延展性 D.良好的导热性 4.右图所示的额温枪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能及时高效的筛选出 体温异常的患者。其塑料外壳属于下列哪种材料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D.天然材料 5.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该方法的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C.隔绝氧气 D.使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6. 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酸雨是因为大气中CO2含量增多 B.农药是有毒物质,应禁止使用 C.废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 D.为节约用水,可将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7.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12 2 8 D. C. 2 +11 8 1 +10 2 8 B. +9 2 8 A. 8. 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为Rb C.中子数为37 D.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B.氢氧化钙可用作建筑材料 C.硫酸可用作工业除锈剂 D.甲醛可用作食品保鲜剂 10. 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B.NaOH溶液和C2H5OH中都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两者都能够导电 C.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酸根离子,所以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H2O和H2O2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11.小王对某无色溶液所含离子的记录,合理的是 A.K+、Ba2+、OH— B.H+、K+、CO32- C.Fe2+、Na+、SO42- D.Ag+、Cl—、NO3— 12. 区别下列物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磷矿粉和氯化钾:观察外观 B.棉纤维和羊毛纤维:分别灼烧后,闻气味 C.氢气和甲烷:分别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D.Ca(OH)2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利用组内各溶液间的反应即可区别 13.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有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H2 HCl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干燥 B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C NaCl 泥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D 氧化铜 炭粉 在氧气流中灼烧固体混合物 14.小张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记录得到图2和图3。 据此,小张同学得到以下结论: ①图1的仪器A中盛装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②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③将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④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⑤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12;⑥由图3中e→f的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A. ①④⑥ B.②④⑤⑥ C. 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⑥ 15. 向200.0 g AgNO3溶液中加入m 克Al和Cu的混合粉末,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32.4 g 固体。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的质量为167.6 g B.混合粉末的质量可能为8.0 g C.过滤所得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可能会有气体生成 D.原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5.5%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16.(6分)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 利用上述仪器和试剂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补充一种仪器,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试剂还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请设计实验证明鸡蛋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鸡蛋壳中含 有碳酸根离子 17.(6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1) 钠元素和氯元素排在同一周期,原因是其原子的 相同;氧元素和硫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___________有关。 (2)11号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利用上表中给出的元素,写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的化学式并标出各 元素的化合价 。 (4)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中两种粒子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  A.N2、CO    B. CO2、SO2   C. CH4、NH4+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8.(12分)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有时可利用_________(填物质名称)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2)水是常见的溶剂,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 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 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A>B>C B.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B>A = C C.从含有少量B的A的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A晶体,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3)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是0.024,这句话的含义是 。 (4)下图实线方框内是化学反应的类型,相邻虚线方框内是对应的一个有水参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在图中填空。 化合反应 H2O+CO2 H2CO3 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 置换反应 3Fe+4H2O ____ +4H2 6H2O + 6CO2 C6H12O6+6O2 叶绿素 其他 光照 (5)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如右图所示)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以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为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 Ⅰ.写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把易溶于水且易解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如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H++Cl﹣+Na++OH﹣=Na++Cl﹣+H2O; Ⅲ.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继续改写成:H++OH﹣=H2O; Ⅳ.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则: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请回答: (6)写出稀盐酸和碳酸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7)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就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物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19.(6分)金属——工业的脊梁。金属及合金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和航天军工。 资料1:“嫦娥四号”探测器,简称“四号星”,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使用了多种材料。 (1)探测器使用的铝合金硬度比纯铝的硬度______(填“大”或”小”)。 (2)探测器广泛使用了Al 、Fe、Cu。利用它们完成如下实验: ①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 ②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铝片表面有明显变化; ③将打磨过的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铁片表面变红。 实验①中无现象是因为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薄膜。 实验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2: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自然环境由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组成,其中水圈和岩石圈中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工业生产中,可用菱镁矿做原料制备金属镁,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3)已知反应②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1:1:1,写出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0.(7分)图示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C属于单质,F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反应①和反应②均属于复分解反应,且生成两种颜色不同的沉淀。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A的化学式: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写一个能实现D→C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3)B和C之间反应的现象: ; (4)E→D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是: 。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3分) 21. (13分)某兴趣小组用图1 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烧杯中饱和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 (1) 写出B装置中饱和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