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举报
资源描述
保健食品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一、 保健食品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营养保健食品行业涉及产品开发、产品准入、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品牌营销管理、市场推广等多个方面,随着营养保健食品行业的整体发展壮大,行业内企业专业化分工明显,已发展形成三种运营业态:即合同生产商、品牌运营商以及混合型厂商。其中合同生产商注重于产品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以及供应链管理,一般不涉及终端销售;品牌运营商则注重品牌运营及终端销售,通过经销商、线下直供、线上直供等方式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但其研发、生产往往依赖于合同生产商;混合型企业则兼具两者优点,既具备完善的产品研发、生产、质量控制以及供应链管理能力,也拥有一定规模的销售网络,既可为品牌运营商提供合同生产服务,也可单独运营自主品牌。 二、 保健食品行业客户及销售渠道壁垒 营养保健食品的安全与人们的健康安全息息相关,品牌运营商在选择合同生产企业时,往往会对其产品质量、规模化生产能力、研发实力等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若非产品质量问题,一般不会轻易更换生产商。对自主品牌运营企业而言,目前线下销售渠道主要是药店和商超,优质渠道资源是有限的,先进入的企业与渠道商在长期合作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占据了有利位置,面对庞大的销售网络和复杂的市场管理,新进入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获客优势。 三、 保健食品行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特征 营养保健食品行业作为与居民营养健康息息相关的产业,随着居民健康观念的转变及消费的不断升级而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本行业不易受宏观经济影响而呈现出明显的波动,行业周期性和季节性特征较弱。 四、 保健食品行业的区域性特征 从消费区域来看,全球国家和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同经济实力和消费理念导致营养保健食品的消费差异较大。一般而言,发达国家的营养保健食品市场较为成熟,人均消费较高;在我国华东和华南地区经济相对发达,营养保健食品市场容量较大。但随着未来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行业的区域性特征会逐渐淡化。 从生产区域来看,由于中国具备产业配套、综合成本等优势,目前全球营养保健食品主要的产能集中在中国大陆。具体而言,目前营养保健食品产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山东、广东、北京、浙江、江苏、上海等六个省市,集群效应显著。 五、 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是一个从生产到销售全程实施强制行政管理的行业。从原料使用、产品准入、生产(条件)许可到产品流通、广告发布等环节,均需履行相应的审批或备案程序,并受到主管部门的严格监管。依照我国现行监管体制的准入类型,营养保健食品主要包括普通营养食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用食品和营养强化食品。其中,保健食品需要根据保健食品配方、生产工艺和标准申报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或进行备案取得保健食品备案凭证,获得许可后方可进行生产及销售;特殊膳食用食品除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乳粉需向主管部门申请注册后方可生产及销售外,其他如婴幼儿辅助食品、运动营养食品等与普通营养食品、营养强化食品相同,需按照法定标准或备案的企业标准组织生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营养保健食品已逐渐发展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消费品,甚至是必需品,消费需求的刚性不断增强,消费群体向普通民众扩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市场规模总体呈现较快增长。根据NutritionBusinessJournal数据,2011年我国膳食补充剂行业消费规模为106.43亿美元,2019年增至210.7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91%,高于同期全球膳食补充剂行业的增长水平。健康需求是拉动营养保健食品销售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根据NutritionBusinessJournal的预测,我国膳食补充剂行业的消费规模在2023年将达到269.67亿美元。 与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营养保健食品消费水平相比,我国的营养保健食品市场还存在着较大的上升空间。NutritionBusinessJournal和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发达国家和地区中,美国、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日本及欧洲的人均膳食补充剂消费规模分别为148.38美元/人、98.92美元/人、89.30美元/人、56.86美元/人,而同期我国的人均膳食补充剂消费水平仅为15.07美元/人,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2019年以来,为推动营养保健食品行业稳定、健康发展,我国加大了对营养保健食品行业的规范力度。2019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13部委联合开展了整治保健食品市场乱象的百日行动,对保健食品市场中长期存在的虚假宣传、假冒伪劣、消费欺诈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2020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又联合宣传部、公安部等六部门发布了《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方案(2020-2021年)》,重点对保健食品市场存在的非法生产、违法宣传营销、欺诈误导消费者等行为进行整治,力争在2021年年底前有效净化保健食品市场。行业监管政策的出台虽然短期对营养保健食品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但行业规范程度因此得到明显提升,有利于营养保健食品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六、 市场导向组织创新 现代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要求企业创造顾客和顾客满意,将顾客利益摆在核心地位。许多企业在此基础上也开始认识到兼顾行业、合作伙伴、社区和国家利益对企业成功经营与发展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实践中真正贯彻这种观念,保证企业健康成长,却并不容易。面对现代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环境急剧变迁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企业必须对自身组织与管理制度进行革新,形成能够全面有效地招律顾客并为之提供良好服务的机制。 里特尔咨询公司在总结卓有成效的公司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高绩效业务模型。该模型将企业资源与组织配置列为基础。我们可以将它作为企业组织与体制创新的主要原则来讨论。 (一)满足利益方的要求 在今天的价值交换体系中,企业绩效及其利润目标只有在能使其他利益方获得利益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因此,企业及其经营业务,都要确定利益方及其要求。一般地说,利益方主要包括顾客、供应商、经销商、企业员工和股东。如果这些利益方觉得不满意,就不能实现理想的合作,导致整体绩效下降,甚至经营失败。 为此,企业必须遵循一个原则:满足每一个利益团体的最低期望。企业要致力于为不同的利益方传递高于最低限度的满足水平。同时,也需要根据不同程度满意水平,为员工尽好责任(基本满意水平),为经销商提供绩效满意水平。 在确定这些满意水平的时候,企业必须注意,不要让利益方之间感到相对待遇有失公平。 各方利益关系的协调本质上仍然是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从经营动态关系上看,通过顾客满意达到包括股东在内的其他利益方满意,又是建立在企业组织与制度革新所创造的高质量环境基础上的。建立一个面向市场的组织管理体制,形成高水平的员工满意;通过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建立高度的顾客满意,从而带来更多的交易,更高的企业利润,以及供应商、经销商的利益。各方满意的结果,又会促进新一轮更高质量的良性循环。 (二)改进关键业务过程 达到满意目标必须通过对工作过程的管理才能实现。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这种管理都是通过以专业职能分工为基础的部门组织来进行的。这种传统的组织结构往往使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追求自身目标最大化而不是企业目标最大化,各部门之间不能实现理想的合作,从而也使企业保有高度满意顾客这一总体目标及其战略规划不能有效地遍及整个业务各环节和全过程。 因此,使企业的每一个部门都高度面向市场并热心于同其他部门协作,是十分必要的。为适应以快速变化为主调、灵活反应为关键的外部环境,企业必须突出和加强对关键业务过程的管理,通过组织革新,建立多功能的团体,将市场和企业的各种声音和谐一致地协调起来,形成自己的管理核心业务的能力。 (三)合理配置资源 业务过程的执行,需要配置相应的人、财、物及信息等资源。企业必须设计出一个决策框架,使有限资源能够按照使顾客和企业都满意的方式来有效配置。这需要寻求拥有资源并对各业务的资源分配与使用实施控制。同时,企业还应努力寻求运用协作资源的可能性,以充分利用外部获得的非关键性资源。研究表明,高绩效公司往往十分重视自己拥有并培养那些能构成业务核心的资源和能力,以此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们将好钢用到刀刃上,而将非关键性资源配备转移到企业外部。 (四)组织革新 企业的组织要素通常包括组织结构、政策与文化。这些因素在市场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如果不相应变革,往往会成为企业维系和发展与市场有机联系时的机能障碍。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换机制的沉重任务,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其组织与市场不相适应而派生出来的。 传统企业组织(有的学者称之为“命令一控制式组织”)的致命弱点是阻碍市场知识的积累及其在组织内部的广泛传播,影响企业的决策水平及营销观念的全面贯彻。企业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对其组织结构和政策进行革新。与此同时,也要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 七、 市场营销的含义 (一)市场营销的定义 国内外学者对市场营销的定义有上百种,企业界对营销的理解更是各有千秋。美国学者基恩•凯洛斯曾将各种市场营销定义分为三类:一是将市场营销看作是一种为消费者服务的理论;二是强调市场营销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认识;三是认为市场营销是通过销售渠道把生产企业同市场联系起来的过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营销的复杂性。 实际上,伴随营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创新,营销的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流表述。如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在1960年的定义是:“市场营销是引导货物和劳务从生产者流转到达消费者或用户所进行的一切企业活动”,而到1985年,该定义则变成为“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组织对理念(或主意、计策)、货物和劳务的构想、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计划与执行过程,以创造达到个人和组织的目标的交换。”2007年AMA公布市场营销的新定义是:“市场营销是创造、传播、传递和交换对顾客、客户、合作者和整个社会有价值的市场供应物的一种活动、制度和过程。” 著名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教授认为,市场营销可以区分其管理定义和社会定义。市场营销管理的定义是:“选择目标市场并通过创造、传递和传播卓越顾客价值,来获取、维持和增加顾客的艺术和科学。”而市场营销的社会定义则是:“市场营销是一个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可以通过创造、提供和与他人自由交换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来获得他们的所需所求。”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将市场营销概念从管理角度其体归纳为下列要点: (1)市场营销的基本目标是“获取、维持和增加顾客”。 (2)“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市场营销的基本业务就是为了实现交换,不断地“创造、传递和传播”卓越的顾客价值和管理顾客关系。 (3)交换过程能否高绩效地顺利进行,取决于营销者创造的产品和价值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以及对交换过程管理的水平。 (二)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 1、需要、欲望和需求 人类需要是市场营销的基石。所谓需要,是指人们与生俱来的基本要求。如为了生存与发展,人们会有吃、穿、住、安全、归属、受人尊重、对知识和自我实现等需要。这些需要存在于人类自身生理和社会之中,市场营销者可用不同方式去满足它,但不能凭空创造。 欲望是指想得到上述需要的具体满足品的愿望,是个人受不同文化及社会环境影响表现出来的对需要的特定追求。如为满足“解渴”生理需要,人们可能选择(追求)喝开水、茶、汽水、果汁或者矿泉水。市场营销者无法创造需要,但可以影响欲望,并通过创造、开发及销售特定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欲望。 需求是指人们有支付能力并愿意购买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在营销者看来,需求就是对某特定产品及服务的市场需求。 优秀的公司总是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地了解顾客的欲望和需求,并据以制定自己的营销策略。它们认真研究顾客行为和偏好,分析有关用户调查、产品保证与服务等方面的数据,观察对比本公司产品及竞争产品的顾客,以了解他们的喜好,培训销售人员以使他们能发现尚未满足的欲望。 2、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和定位 不同人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