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地区营养保健食品概况

举报
资源描述
拉美地区营养保健食品概况 一、 体验营销的主要原则 1、适用适度 体验式营销要求产品和服务具备一定的体验特性,顾客为获得购买和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感觉”,往往不惜花费较多的代价。应该看到,中国经济和消费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大多数消费者虽然逐步从温饱需要向感性需求发展,但还没到可以为一个愉悦的体验而付出太多金钱的程度。在中国操作体验营销要把实质的利益充分考虑进去,让消费者进行愉悦体验的同时获得实质的利益,营销活动才更容易获得成功。星巴克在中国难以大面积推广,仅在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获得成功就可以证明这点。 2、合理合法 体验式营销能否被消费者接受,与地域差异关系密切。各个国家和地区由于风俗习惯和文化的不同,价值观念和价值评判标准也不同,评价的结果存在差异。因此,体验营销活动的安排,必然适应当地市场的风土人情,既富有新意,又合乎常理。同样的道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商标法、劳动法、公司法、合同法等,既存在差别,又极其复杂,体验营销实施过程中,具体的操作环节和内容,都应该在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 二、 营销活动与营销环境 市场营销环境通过其内容的不断扩大及其自身各因素的不断变化,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影响。市场营销环境的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20世纪初,西方企业仅将销售市场视为营销环境;30年代后,将政府、工会、竞争者等与企业有利害关系者也看作是环境因素;进入60年代,又把自然生态、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等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政府对经济干预力度的加强,愈加重视对政治、法律环境的研究。环境因素由内向外的扩展,国外营销学者称之为“环境外界化”。 营销环境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制约因素,营销活动依赖于这些环境才得以正常进行。这表现在:营销管理者虽可控制企业的大部分营销活动,但必须注意环境对营销决策的影响,不得超越环境的限制;营销管理者虽能分析、认识营销环境提供的机会,但无法控制所有有利因素的变化,更无法有效地控制竞争对手;由于营销决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营销管理者无法直接把握企业营销决策实施的最终结果。此外,企业营销活动所需的各种资源,需要在环境许可的条件下取得,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各种产品,也需要获得消费者或用户的认可与接纳。 三、 虽然企业营销活动必须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相适应,但营销活动绝非只能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营销管理者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能动地去适应营销环境。就宏观环境而言,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避免来自环境的威胁,有效地把握市场机会。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运用自身的资源,积极影响和改变环境因素,创造更有利于企业营销活动的空间。良好的企业营销行为会造就良好的营销环境,从而进一步形成良好的企业营销行为,反之亦然。营销环境与企业的循环互动作用,使营销环境与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菲利普•科特勒的“大市场营销”理论认为:企业为成功地进入特定的市场,在策略上应协调地使用经济的、心理的、政治的和公共关系的手段,以博得外国的或地方的各有关方面的合作与支持,消除壁垒很高的封闭型或保护型市场存在的障碍,为企业从事营销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就微观环境而言,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的各种参与者,事实上都是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按市场营销的双赢原则,企业营销活动的成功,应为顾客、供应商和营销中间商带来利益,并造福于社会公众。即使是竞争者,也存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因素,在竞争中,有时也会采取联合行动,甚至成为合作者。影响保健食品行业的不利因素 (一)行业研发投入不足,制约着行业发展 尽管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保持着较快的增长,但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国内大部分企业在资金实力、技术水平及研发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较少的研发投入造成产品差异化不足、企业核心竞争力较低且竞争无序,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行业乱象有待进一步遏制 近年来,我国营养保健食品市场存在的虚假或者误导性宣传、非保健食品冒充保健食品等市场乱象,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公众对营养保健食品的关注度日渐提升、营养保健食品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日趋健全,行业乱象有望得到遏制,也有利于恢复消费者对国产营养保健食品的信心。 四、 拉美地区营养保健食品概况 拉美地区营养保健食品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根据NutritionBusinessJournal数据,2019年拉美地区膳食补充剂行业消费规模为111.54亿美元,与2011年的55.60亿美元相比,年均复合增长9.09%,预计2023年将达到153.63亿美元。 五、 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是一个从生产到销售全程实施强制行政管理的行业。从原料使用、产品准入、生产(条件)许可到产品流通、广告发布等环节,均需履行相应的审批或备案程序,并受到主管部门的严格监管。依照我国现行监管体制的准入类型,营养保健食品主要包括普通营养食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用食品和营养强化食品。其中,保健食品需要根据保健食品配方、生产工艺和标准申报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或进行备案取得保健食品备案凭证,获得许可后方可进行生产及销售;特殊膳食用食品除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乳粉需向主管部门申请注册后方可生产及销售外,其他如婴幼儿辅助食品、运动营养食品等与普通营养食品、营养强化食品相同,需按照法定标准或备案的企业标准组织生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营养保健食品已逐渐发展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消费品,甚至是必需品,消费需求的刚性不断增强,消费群体向普通民众扩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市场规模总体呈现较快增长。根据NutritionBusinessJournal数据,2011年我国膳食补充剂行业消费规模为106.43亿美元,2019年增至210.7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91%,高于同期全球膳食补充剂行业的增长水平。健康需求是拉动营养保健食品销售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根据NutritionBusinessJournal的预测,我国膳食补充剂行业的消费规模在2023年将达到269.67亿美元。 与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营养保健食品消费水平相比,我国的营养保健食品市场还存在着较大的上升空间。NutritionBusinessJournal和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发达国家和地区中,美国、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日本及欧洲的人均膳食补充剂消费规模分别为148.38美元/人、98.92美元/人、89.30美元/人、56.86美元/人,而同期我国的人均膳食补充剂消费水平仅为15.07美元/人,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2019年以来,为推动营养保健食品行业稳定、健康发展,我国加大了对营养保健食品行业的规范力度。2019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13部委联合开展了整治保健食品市场乱象的百日行动,对保健食品市场中长期存在的虚假宣传、假冒伪劣、消费欺诈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2020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又联合宣传部、公安部等六部门发布了《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方案(2020-2021年)》,重点对保健食品市场存在的非法生产、违法宣传营销、欺诈误导消费者等行为进行整治,力争在2021年年底前有效净化保健食品市场。行业监管政策的出台虽然短期对营养保健食品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但行业规范程度因此得到明显提升,有利于营养保健食品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六、 保健食品行业技术特点 营养保健食品行业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原料、新营养素的应用,一般是将生物医药行业先进的技术和研发成果应用到营养保健食品之中;二是结合特定消费群体(如运动健身、孕妇、婴幼儿、病人等)的需求进行配伍研发;三是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进行持续的优化与改进,保证产品功效的稳定性,减少功效的损失。技术的进步和特定消费群体需求的变化会给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行业技术具有融合性强、技术含量高、技术跨度大、更新快等特点。 七、 全球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市场概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类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日益关注,人们对营养保健食品的需求日渐旺盛,其市场规模逐年增长。NutritionBusinessJournal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膳食补充剂1行业消费规模为904.33亿美元,2019年已增至1,424.7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85%,预计2023年将达到1,789.69亿美元。受西方发达国家影响,全球营养学观念正逐步从强调生存、饱腹感、无副作用向利用食品保持和促进健康并降低发病危害转变。 八、 保健食品行业客户及销售渠道壁垒 营养保健食品的安全与人们的健康安全息息相关,品牌运营商在选择合同生产企业时,往往会对其产品质量、规模化生产能力、研发实力等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若非产品质量问题,一般不会轻易更换生产商。对自主品牌运营企业而言,目前线下销售渠道主要是药店和商超,优质渠道资源是有限的,先进入的企业与渠道商在长期合作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占据了有利位置,面对庞大的销售网络和复杂的市场管理,新进入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获客优势。 九、 整合营销传播 (一)整合营销传播的含义 1992年,全球第一部整合营销传播(IMC)专著《整合营销传播》在美国问世,其作者是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唐•舒尔茨及其合作者斯坦,利•田纳本、罗伯特,劳特朋。 唐•E.舒尔茨关于整合营销传播的定义是:“整合营销传播是一种战略性经营流程,用于长期规划、发展、执行并用于评估那些协调一致的、可衡量的、有说服力的品牌传播计划,是以消费者、客户、潜在客户和其他内外相关目标群体为受众的”。按照乔治•贝尔奇和迈克尔•贝尔奇对唐•E.舒尔茨定义的理解,“整合营销传播是一种战略性的商业流程,用来规划、开拓、执行和评估具备可协调、可测量、具有说服性和持续性的品牌传播(沟通)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建立与消费者、中间商、潜在消费者、雇员、合作伙伴及其他相关的内部和外部的目标受众的沟通,产生短期的收益回报,并建立长期的品牌与股东价值”。 美国广告公司协会(4As)定义:“整合营销传播计划的概念,是指在评估如大众广告、直接反应广告、销售促进以及公共关系等多种传播工具的重要作用时,更充分认识到将这些工具综合运用所带来的附加价值,即整合运用后所带来的信息的清晰度、持续性和传播影响力的最大化”。 可见,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内涵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综合、协调使用各种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信息,实现与消费者沟通,迅速树立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建立长期的关系,更有效地达到品牌传播和产品销售的营销目标。亦即,整合营销传播是整合各种促销工具,如广告、人员推销、公关、销售促进、直复营销等,使其发挥更大的功效的活动过程。 (二)整合营销传播中受众接触的促销工具 整合营销传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营销企业必须了解各类沟通或促销工具,并知晓如何使用它们来传递公司或品牌信息。这就客观要求营销企业必须明晰每种消费者能够接触到的促销工具与目标受众沟通时的价值所在以及它们如何能够形成一个有效的整合营销传播方案。 (三)整合营销传播计划过程 在制定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的过程中,营销企业需要结合各种促销组合要素,平衡每一个要素的优势和劣势以产生最有效的传播计划。可以说,整合营销传播管理实际上就是与目标受众进行有效传播的过程,包括策划、执行、评估和控制各种促销组合要素。 整合营销传播方案的制定者必须决定促销组合中各要素的角色和功能,为每种要素制定正确的策略,确定它们如何进行整合,为实施进行策划,考虑如何评估所取得的成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营销传播只是整体营销计划和方案的一部分,因此必须能够融合其中。 十、 营销计划的实施 (一)有效实施计划的注意事项 (1)有明确的行动方案。战略和计划的有效实施,要有详细、具体的行动方案,以帮助理解和清晰营销计划的关键性环境、项目和措施,正确地把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