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评估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台州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评估试题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拟开展“古村落分布、变化”为主题的野外考察活动。下图是相关手机APP获取的某区域卫星影像图(白色线条为河流)。完成下面小题。 1. 手机APP能直观显示古村落空间形态,这些信息获取借助的地理空间技术是( ) A. RS B. BDS C. GIS D. GNSS 2. 通过考察,研学小组认定影响图示区域古村落规模大小与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地形交通 B. 土壤河流 C. 地形水源 D. 气候土壤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 获取古村落空间形态用RS技术,A正确; BDS和GNSS用于空间定位和实时导航,BD错误;GIS的功能是对获取的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分析,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读图可知,区域古村落位于河谷地带,河谷平地较少,村落规模较小;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因此,影响图示区域古村落规模大小与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和水源,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含: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获取大面积数据用RS,可以用来进行资源调查(农业应用包括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病中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农作物长势和估产),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空间定位和实时导航用到GPS。GIS的功能是对获取的面状、点状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分析,包括数据查询、检索模拟、决策、预测等。 读2021年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区机场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及沿海港口货运量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与其它两地相比,甲地区( ) A. 机场的辐射范围较小 B. 港口的层次级别低 C. 交通的运输能力较弱 D.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4. 交通建设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是( ) A. 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 B. 有效改善全域的空气质量 C. 增强人口和产业集聚效应 D. 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 【答案】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区的机场辐射范围都能覆盖全国并通往世界很多国家,港口的层次级别处在同一水平,交通运输方式都比较多样,ABD错误;甲与其它地区相比,甲地区三项数据均最低,因此其交通的运输能力较弱,故选C。 【4题详解】 环境容量主要与区域内的资源、经济技术、人口消费水平等相关,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确定性,A错误;交通建设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但不符合协同发展战略意义,B错误;交通建设造成协同发展,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人口和产业集聚效应,C错误;协同发展强调区域分工和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合作,从而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D正确。故选D。 【点睛】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地域开放程度、本国自然资源、生活质量、消费水平、科技发展水平、贫富差距、受教育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等等。 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读河南省人口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5. 河南省人口产业结构变化说明该省人口( ) A. 分布趋向集中 B. 容量不断扩大 C. 外迁现象严重 D. 老龄化有缓解 6. 该变化趋势对河南省各产业发展的影响是( ) ①农业逐渐衰落②工业化水平提高③公共服务业快速发展④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5. A 6. B 【解析】 【5题详解】 由图中可知,河南省人口由第一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意味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所以人口分布趋向集中,A正确;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科技及经济发展和人口消费水平影响,在一定历史阶段保持相对确定性,B错误;图中无法直接反映出外迁、老龄化现象,CD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河南省人口由第一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有利于工业化水平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②④正确;农业人口减少,不代表农业衰落,随着农业技术的提升及农业投入的提高,农业产值和效益会提升;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对城市公共服务业提出更高要求,但不是其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①③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地域开放程度、本国自然资源、生活质量、消费水平、科技发展水平、贫富差距、受教育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等等。①自然环境:正相关。②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③本国自然资源:正相关。④生活质量、消费水平:负相关。⑤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⑥贫富差距:负相关。⑦受教育水平:正相关。⑧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 2021年12月起,埃及政府决定迁往位于开罗以东45公里荒漠中的新行政首都办公。新都的政府区总体设计具有明显的法老风格,由34座政府大楼组成,容纳32个部委以及其他两个国家机关。毗邻的CBD中心矗立着非洲第一高楼。完成下面小题。 7. 有关埃及新首都城市空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功能分区互不联系,减少互相干扰 B. 空间结构主要受历史文化价值制约 C. 能够促进其与周边地区的和谐发展 D. 城市建设更加趋向立体,用地集约 8. 地域文化对新政府区的总体设计影响深刻,主要体现在( ) A. 民居特色 B. 城市格局 C. 建筑风格 D. 城乡景观 【答案】7. D 8. B 【解析】 【7题详解】 “由34座政府大楼组成,毗邻的CBD中心矗立着非洲第一高楼。”可得知城市建设更加趋向立体,用地集约,D正确;功能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可能互不联系,A错误;历史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空间结构,但不是主要因素,B错误;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是内部,周围地区主要是沙漠,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根据材料“新都的政府区总体设计具有明显的法老风格”可以看出,地域文化对新政府区的总体设计影响主要是城市格局,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1、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①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②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成不变。2、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分化影响显著。①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程度等条件不同,造成土地价格或地租水平的不同。②商业、工业、住宅对用地的竞争能力不同,主要表现为支付土地租金的能力,即付租能力差异。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区中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而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 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有: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交通通达度 3、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职业、收入水平、民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影响人们对住宅区的选择。4、政策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每一次天气系统都有出现、发展、减弱、消失的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9. 图示区域天气系统演变时间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10. 图②时刻,与乙地相比,甲地( ) A. 风暴潮更强烈 B. 降水更少 C. 财产损失更多 D. 风力更小 【答案】9. D 10. A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推测,亚洲东南部海域出现低压中心(台风),并向西北运动登陆,图②中低压中心(991)距离台湾岛最远势力较弱,低压中心(982)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图③中低压中心(981)靠近台湾岛势力增强,低压中心(993)位于山东半岛附近;图①中低压中心(974)最靠近台湾岛势力最强,低压中心(997)位于渤海湾。②③①反映出低压中心登陆的过程,海洋上低压中心势力不断增强的过程,D正确。故选D。 【10题详解】 由甲地位于气旋的北部刮东北风,乙地位于南部刮西南风,可知甲地为向岸风,相对于乙地的离岸风引起的风暴潮更强烈,A正确;甲地风向为迎岸风,登陆后有抬升作用,降水可能会更多,B错误;财产损失情况还要受当地经济社会状况及防灾措施等,C错误;甲处等压线更密集,风力更大,D错误。故选A。 【点睛】天气系统总是处在不断地新生、发展和消亡之中。台风的发生和维持是由于热带扰动的潜热释放,而潜热的释放同热带大气的位势不稳定和对流不稳定有关,其能量主要来源于海洋供给的水汽,在凝结过程中释放的潜热。 读世界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自然带Ⅱ的名称是( ) A. 热带雨林带 B. 热带草原带 C. 热带荒漠带 D. 热带季雨林带 12. 自然带|在沿海向南延伸到赤道地区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洋流 B. 地形 C. 热量 D. 降水 【答案】11. B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自然带Ⅱ位于东非高原,东非高原地处赤道附近应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它的海拔高,气温低,空气对流不旺盛,降水少,因此形成热草气候,对应形成热带草原带,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自然带I位于索马里半岛东海岸,冬季盛行东北风,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夏季盛行离岸的西南季风,沿岸表层海水被吹走,底层冷水上泛形成索马里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由于纬度较低,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向南延伸到赤道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夏季顺时针,为补偿流;冬季逆时针,为风海流。北印度洋海区附近索马里洋流,7月(夏季)是西南风作用下形成的,1月(冬季)是东北信风作用下形成的。 读某地地质构造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河所在流域各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主要是( ) A. J-J经历了海退 B. C-T,间气候变暖 C. C,经历还原环境 D. C,时期气候冷湿 14. 正确表示沿甲-丙干流部分河段的地质剖面图是( ) A. B. C. D. 【答案】13. C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J-J过程沉积了粗砂岩、砂岩、页岩,说明过程中具备沉积环境,一般地壳下沉,海侵环境适宜沉积,A错误;C-T过程沉积了页岩、石灰岩、砂页岩,但是C1、C2与T3之间有侵蚀面,说明经历了海退过程,期间可能气候变冷,B错误;C过程沉积了页岩和石灰岩,说明经历还原环境,C正确;C过程沉积了页岩和石灰岩,石灰岩一般是温暖的浅海环境沉积的岩石,可以推断气候暖湿,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根据河流的水系形状可以判断河流由甲处流向丙处,说明地势由甲向丙降低,AD错误;乙与丙之间有断层,断层附近两侧都是D2,B正确;甲乙之间没有断层,且甲处的山地是飞来峰,C错误。故选B。 【点睛】石灰岩一般是温暖浅海环境沉积岩石,推测当地出现过海水淹没;石灰岩表面层出现不连续面,推测海水后来退去,海底石灰岩出露后被外力风化,侵蚀。海水的进退是地壳升降或气候暖湿变化的影响,不一定只有发生了地壳升降运动。地壳运动使沉积岩层发生弯曲,产生型缝,断裂,并留下永久形迹,这样就形成了地质构造。 读摩洛哥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 ) A. 非洲板块北移碰撞处 B. 非洲板块南移张裂处 C. 欧亚板块南移俯冲处 D. 欧亚板块北移张裂处 16. 摩洛哥农业区集中分布西北部( ) A. 劳动力充足 B. 土地资源多 C. 水资源丰富 D. 光热条件好 【答案】15. A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直布罗陀海峡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处,非洲板块北移,A正确,BD错误,欧亚板块褶皱抬升,C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结合当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摩洛哥北部、西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其他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