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地区》示范课教学设计【地理人教七年级下册】

举报
资源描述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指图描述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学会在极地投影上辨别方向; 2.能说出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并且能够解释成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比较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道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极地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极地科学考察的意义及极地环境的保护。 【教学难点】 1.分析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2.学会在极地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开始之前,先请大家欣赏一个精彩的视频片段。 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源【课程引入】《冰冻的极地》片段。 冰冻的极地 (以上图片为素材库中【课程引入】冰冻的极地是视频截图) 教师:看完视频,你认为极地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独特的自然环境? 学生回答:略 承转: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认识具有独特自然环境的地区——极地地区。 【新知讲解】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1.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教师:极地地区包括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两极地区都是被冰雪覆盖的地区,这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先来了解一下极地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 多媒体展示“南极地区位置和范围”和“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学生读图并完成下列任务。 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教师:大家读完图,讨论并说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及其周边的大洲或大洋。 学生互相讨论,并在教师引导下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5°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 南极地区:位于南纬66.5°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 2.在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上判定方向 多媒体展示“南极地区”图和“北极地区”图。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以上图片为素材库中【地理地图】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 教师:在南北极点,所有的方向都指向哪里? 学生:站在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北方;站在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南方。 3.两极地区冰雪覆盖的原因 教师:从纬度位置看,两极地区接受的热量多吗?试从这个方面解释两极地区冰雪覆盖的原因。 学生: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所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 总结:由于太阳斜射,两极地区气温很低。都有极昼、极夜现象,这是由地球公转引 起的。 4.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气候特点 多媒体展示“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图、“极地大风”图。 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 教师:读图对比一下两极地区的气温值,分析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气候及其景观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回答。 总结: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干旱、大风。南极景观:南极以陆地为主,南极表层厚厚的冰雪折射反光,得到热量更少,附近海面有冰山,被称为“白色沙漠”和“风库”。 北极地区气候: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北极地区景象:北极以海洋为主,终年冰封,冰雪天地。 南极比北极冷的原因:南极地区是高原大陆,海拔高,得到热量少;南极大陆的比热比北极的海洋的比热小小,降温块,所以比北极寒冷。 5.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代表动物 教师:两极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在这样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有生命存在吗?说一说两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分别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企鹅”、“北极熊”等代表南北两极地区的动物和人类图片。 学生:南极地区——企鹅:北极地区——北极熊。 【知识拓展】 多媒体展示“【知识解析】爱斯基摩人资料卡片”。 资料卡片:爱斯基摩人 (以上图片为素材库中【知识解析】资料卡片:爱斯基摩人) 学生自学,教师适当拓展。 承转:南极地区远离人类的居住地,自然条件又非常恶劣,但每年都有大批的科学家前去考察,出于什么目的?带着这一问题,我们探究下一个问题。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1.极地考察价值 多媒体继续展示“南极地区图”“北极地区图”,引导学生说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分别有哪些主要的矿产资源。 学生:南极地区有丰富的铜、铁、锰、铀、铅锌、金、镍等金属矿产和煤、石油等非金属矿产;北极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教师补充:极地地区不仅矿产资源丰富,还是个巨大固体淡水资源库和生物资源库。 设问;除了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极地地区还有其他方面的重要价值吗? 多媒体展示“【活动设计】讨论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价值”。 讨论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价值 (以上图片为素材库中【活动设计】讨论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价值)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回答:南极地区还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南极地区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最广阔的实验室。 多媒体展示“国际科学考察队”图。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2.极地科考站 教师:为此世界有很多国家在南极建立了科学考察站,我们中国也不例外。 引导学生从“南极地区图”和“北极地区图”上,找出我国在两个极地地区建立的科考站名称及地理位置。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师生共同总结如下: 中国已经在南极地区建立了4个科学考察站。 长城站(62°12'59"S,58°57'52"W) 中山站(69°37'31"S,76°37'22"E) 昆仑站(80°25'01"S,77°06'58"E) 泰山站(73°51'S、76°58'E) 我国在北极的科学考察站:北极黄河站(78°55′N、东经11°56E′) 多媒体展示“泰山站”图。 教师:泰山站是我国较为年轻的科学考察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其名寓意坚实、稳固、庄严、国泰民安等,代表了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含义。你们看图,查找资料,说一说泰山站这一科学考察站的特点。 学生:泰山站选择快速、易建造的装配化钢结构体系,建筑材料应能抵抗强风、暴雪、酷寒、冻融、冻胀、强紫外线照射、盐蚀等各种不利作用。建筑物位于风场下行区,每年都会有积雪,建筑造型有利于大风通过,建筑整体架空,下方风力加大,可吹走积雪。 教师:各国相继在南极地区建立科考站的同时,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也逐渐拉开序幕。二战后随着对北极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科学家对北极地区考察也越来越频繁。我国在2004年也建立北极科考站黄河站,黄河站的大致位置(78°55′N,11°56′E)。 多媒体展示“北极地区深海取样”、“北极黄河站”图。 北极地区深海取样 (以上图片为素材库中【教学图片】北极地区深海取样图) 北极黄河站 (以上图片为素材库中【教学图片】北极黄河站图) 承转: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极地地区,随之而来的是极地地区环境破坏 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1.极地的环境问题 多媒体展示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图片与资料。 教师:随着人类活动越来越平频繁,极地地区的环境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邮轮漏油,动物遭到人们滥杀,两极地区的冰川正在融化,南极上空发现了大面积的臭氧空洞等种种环境问题接踵而来。极地地区种种的环境问题,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回答: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恶化…. 2.环境保护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措施,派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1)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从我做起,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2) 各国极地考察队员不能随便扔掉或烧掉生活垃圾,需要带回考察站或带回本国处理。 (3) 加强海监巡逻,发现滥捕滥杀者从重处罚。 (4) 提交联合国议案加强国际合作,对两极地区制定正式的《环境保护法》。 提示: 总结:南、北两极地区可谓是全球的最后“一方净土”, 人类再也不能失去最后这片净土了,各国要引起重视,务必用条约的形式束缚各国。旨在保护南极环境的《南极条约》于1959年12月签订,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 典型例题: 例1.素有“冰雪高原”、“白色沙漠”和“风库”之称的地区是(  ) A.南极地区 B.阿拉伯半岛 C.撒哈拉沙漠 D.北极地区 答案:A 解析: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燥。南极地区由于大部分被冰雪所覆盖,降水少,从而被称为“白色沙漠”、“冰雪高原”,由于多狂风,被称为“风库”。所以本题选A。 例2.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对极地地区的和平利用,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大量捕杀鲸鱼,获取事物 B.大量移民开发利用极地 C.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里 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大量捕杀鲸鱼、获取事物以及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里,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移民开发利用极地,不可取;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是正确的做法。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也认识到了极地地区在资源和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价值。我们认识和了解极地地区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它,保护它,让它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板书设计】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1. 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在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上判定方向 3.两极地区冰雪覆盖的原因 4.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气候特点 5.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代表动物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1.极地考察价值 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 2.极地科考站 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1.极地的环境问题 2.环境保护 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