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第5 5课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目录壹三国与两晋三国与两晋贰东晋与南朝东晋与南朝叁十六国与北朝十六国与北朝1.1.三国鼎力三国鼎力一、三国与两晋一、三国与两晋1.1.三国鼎力三国鼎力一、三国与两晋一、三国与两晋吴建建 立立 者:孙权者:孙权都都 城:建业城:建业起止时间:起止时间:222-280222-280蜀汉建建 立立 者:刘备者:刘备都都 城:成都城:成都起止时间:起止时间:221-263221-263魏建建 立立 者:曹丕者:曹丕都都 城:洛阳城:洛阳起止时间:起止时间:220-265220-265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1.1.三国鼎力三国鼎力一、三国与两晋一、三国与两晋魏魏吴吴吴吴魏魏魏魏263263年年266266年年司马炎司马炎司马炎司马炎西晋西晋280280年年2.2.西晋统一进程西晋统一进程一、三国与两晋一、三国与两晋263263年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266266年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晋,史称西晋280280年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西晋灭吴,完成统一3.3.五胡内迁五胡内迁匈奴、羯、氐、羌、鲜卑【思考】五胡缘何内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背背景景:统治阶级为补充兵源及劳动力,强迫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少数民族本身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而内迁。“晋归义羌侯”印影影响响:北方汉人南迁,促进江南的开发;迁民族逐渐汉化,有利于民族融合;但民族矛盾也被激化。一、三国与两晋一、三国与两晋4.4.八王之乱八王之乱 260年司马炎病逝,惠帝即位。惠帝妻贾皇后欲独揽大权与辅政的大臣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皇后杀死杨骏,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一连串的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其中,历史16年之久。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五胡趁虚而入。八王之乱形势图5.5.西晋灭亡西晋灭亡 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自此,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分裂时期。二、东晋与南朝二、东晋与南朝1.1.东晋的建立东晋的建立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东晋士族门阀政治】魏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阀政治”。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2.2.士族崛起士族崛起二、东晋与南朝二、东晋与南朝3.3.东晋与南朝的交替东晋与南朝的交替 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篡夺皇位,国号宋。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王朝,合称“南朝”。材料一 (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史记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材料二 江南之国为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意指江南出产的丝棉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宋书材料三 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晋书食货志关于东晋后期南方情形的记载【课堂探究】阅读上述材料和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想一想江南能够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取得了怎样的成就?4.4.江南开发江南开发二、东晋与南朝二、东晋与南朝4.4.江南开发江南开发(1)开发原因:为躲避战乱,大量北方人口迁至江南,为江南地区发展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秩序安定。(2)开发成果:陶瓷(白瓷)冶金(灌钢法)灌溉(翻车)三、十六国与北朝三、十六国与北朝1.1.十六国概况十六国概况 虽然向汉族学习,民族差异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存在。各民族呈现逐渐交融的趋势。匈奴匈奴羯羯鲜卑卑汉前赵北凉夏后赵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氐氐羌羌賨賨汉前秦后凉后秦成汉前凉北燕西凉十六国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治者族属表东晋十六国形势图三、十六国与北朝三、十六国与北朝2.2.从前秦统一北方到淝水之战从前秦统一北方到淝水之战 4世纪下半叶,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前锋被击败于淝水。强大的前秦政权一败之后迅速崩溃。淝水之战形势图【思考】淝水之战中,前秦兵力80万,而东晋兵力仅8万,兵力相差如此悬殊,前秦为何战败?东晋凭什么以少胜多?前秦军队民族成分复杂,部分民族不满前秦统治,希望其战败以摆脱统治。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东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指挥得当。东晋三、十六国与北朝三、十六国与北朝3.3.十六国与北朝的交替十六国与北朝的交替 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北魏孝文帝目的:目的:1、缓和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巩固统治。2、改变鲜卑族落后状态,促进北魏的社会发展。4.4.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三、十六国与北朝三、十六国与北朝4.4.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说说汉语汉语穿穿汉服汉服改改汉姓汉姓鲜卑姓鲜卑姓汉姓汉姓拓跋拓跋元元贺楼贺楼楼楼邱穆陵邱穆陵穆穆步六孤步六孤陆陆贺兰贺兰贺贺独孤独孤刘刘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卢、崔、郑、王4 4家女家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己的6 6个弟弟都娶了汉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族地主的女儿为妻。与汉族联姻与汉族联姻三、十六国与北朝三、十六国与北朝4.4.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原因平城洛阳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偏僻,水旱易发,交通不便地处中原,交通便利,经济产粮有限,不足承载发展需要农业发达;政治保守势力强大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军事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利于控制中原历史北魏定都近100年众多汉族王朝先后建都直接原因: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根本原因: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政治统治三、十六国与北朝三、十六国与北朝4.4.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课堂探究】阅读教材中的史料魏书【课堂探究】阅读教材中的史料魏书高祖纪,并结合所学知识,高祖纪,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请你从“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角度评的角度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价北魏孝文帝改革。(1 1)进步性:进步性: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2 2)局限性:局限性:全面推行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课堂总结东汉三国(220-280)魏吴蜀西晋东晋(317-420)十六国(前秦统一北方)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宋齐梁陈北朝(439-581)北魏隋朝统一南朝(420-589)(266-316)灭灭灭灭383383年淝水之战年淝水之战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第第5 5课课公元207年,号称出自汉朝皇族的刘备拜访隐士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分析局势说:北方的曹操实力强大,而且控制了东汉皇帝,“诚不可与争锋”;东南的孙权割据多年,基础坚固,“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刘备只能争取控制西南地区,站稳脚跟,然后待定发展。这一“三分天下”的预言,后来得到应验。图1 四川成都武侯祠三国与西晋三国与西晋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民族交融01图2 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三国并立,鼎足天下魏国: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东汉灭亡蜀国: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蜀,史称蜀汉吴国: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国号吴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南征,同时派马忠、李恢兵分两路攻打南蛮。战争中,诸葛亮采取了马谡“心战为上”的建议,成功平定南中叛乱,并加强了与南方少数民族的联系。吴国政权建立前后,从公元200年开始,就持续对山越进攻。山越人被迫出山,虽然是一种相对残酷的掠夺,但山越出山与汉人杂居,共同劳动,客观上对江南的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公元公元263年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西晋灭吴,完成统一公元公元280年年公元公元266年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02 八王之乱晋武帝死后,晋惠帝司马衷即位,但其毫无执政能力,西晋中央立即爆发了争夺实际控制权的斗争,史称“八王之乱”。这场内乱严重消耗了西晋的国力,西晋统治分崩离析。01 五胡内迁东汉以后,我国天气有渐趋寒冷的趋势,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也逐渐南下,魏晋时期出现了少数民族内迁的高潮。但统治者对内迁的少数民族进行了残酷的民族压迫,反抗时有发生。西晋灭亡在八王之乱期间,西晋国力严重损耗,无力控制境内流民问题及民族起义,民族矛盾迅速激化。各族上层少数民族也迅速抓住时机,起兵反晋。公元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自此,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八王之乱316西晋南北朝东晋与南朝东晋与南朝士族专权与六朝次立江南开发与民族交融02东晋与南朝政权沿革东晋与南朝士族门阀士族专权与门阀衰落南方开发江南开发与民族交融疆域变化军事失利与边境收缩政权沿革政权沿革公元前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东晋政权是在南北士族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偏安政权,其内的士族门阀权力很大,甚至达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门阀士族权力不断膨胀,严重威胁了皇权。为此,东晋初年甚至爆发了两次叛乱,都城建康甚至两度失守。淝水之战时,东晋凭借正确的战略获得了最终胜利,但其并未积极改革,北收中原,而是加紧了争权夺利和对人民的压迫与剥削,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公元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吴和东晋,又统称为六朝。司马睿东晋东晋王与马,共天下刘裕宋宋、齐、梁、陈南朝建康六朝士族门阀士族门阀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东晋以来,以王导、王敦琅琊王氏为代表的士族帮助皇帝掌握、稳定政权,地位、权力急剧上升。东晋进一步确立了“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的政治、法律准则。大族权力不断膨胀,甚至一度威胁到了皇权。东晋初年,就发生过两次较大的内乱。皇帝凭借自身力量不能完全压制士族,只好依靠其他士族的力量,才勉强压制住叛乱。这种形势使得东晋皇室一直难以摆脱门阀的控制,皇权与门阀的斗争,门阀内部的斗争,一直未停止过。材料一:江南卑湿,丈夫早夭。总之,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史记 货殖列传材料二:江南之国为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孔季恭等传根据材料及所学,归纳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成就江南开发江南开发江南开发江南开发开发条件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为江南地区发展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与技术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水热条件好;江南地区社会秩序相对安定。开发成就南方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材料二即说的是南朝刘宋前期“元嘉之治”的经济社会发展情景,农业、手工业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典型的农业成就有曹魏时期灌溉工具的改进翻车的出现;手工业成就冶金业出现了灌钢法,制瓷业烧制出了白瓷;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少数民族与汉族逐步交融,民族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东晋北边的疆域,大致到淮水为止。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但随后在军事上渐趋下风,又退回到淮水一线。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又丢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明显处于劣势,覆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