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产品流通与服务行业发展趋势

举报
资源描述
体外诊断产品流通与服务行业发展趋势 一、 定位的概念和方式 (一)市场定位的概念 “定位”一词,是由艾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1972年提出的。他们对定位的解释是:定位起始于产品,一件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定位并不是对产品本身做什么事,而是针对潜在顾客的心理采取的行动,即把产品在潜在顾客的心中确定一个适当的位置。他们强调定位不是改变产品本身,改变的是名称和沟通等要素。定位理论最初是被当作一种纯粹的传播策略提出来的。随着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定位理论对营销影响已超过了原先把它作为一种传播技巧的范畴,而演变为营销策略的一个基本步骤。这反映在营销大师科特勒对定位所下的定义中:定位是对企业的产品和形象的策划行为,目的是使它在目标顾客的心理上占据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因此营销人员必须开发所有的营销组合因素,使产品特色确实符合所选择的目标市场(即实体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定位。现在使用的“定位”一词,一般都是在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的,即它不仅仅是一种沟通策略,更重要的还是企业的一种营销策略。 “定位”概念被广泛使用于营销领域之后,衍生出来多个专门术语,市场定位就是其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市场定位,也被称为产品定位或竞争性定位,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细分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和顾客对产品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或形象并传递给目标顾客,使该产品在细分市场上占有强有力的竞争位置。也就是说,市场定位是塑造一种产品在细分市场的位置。产品的特色或个性可以从产品实体上表现出来,如形状、成分、构造、性能等;也可以从消费者心理上反映出来,如豪华、朴素、时髦、典雅等;还可以表现为价格水平、质量水,准等。 企业在市场定位过程中,一方面要了解竞争者的产品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要研究目标顾客对该产品的各种属性的重视程度,然后选定本企业产品的特色和独特形象,从而完成产品的市场定位。 (二)市场定位的方式 市场定位作为一种竞争战略,显示了产品或企业同类似的产品或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定位方式不同,竞争态势也不同。下面分析三种主要定位方式。 1、避强定位 这是一种避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优点是能够迅速地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能在消费者或用户心目中迅速树立起一种形象。由于这种定位方式市场风险较小,成功率较高,常常为多数企业所采用。 2、迎头定位 这是一种与在市场上占据支配地位的、亦即最强的竞争对手“对着干”的定位方式。显然,这种定位有时会产生危险,但不少企业认为能够激励自己奋发上进,一旦成功就会取得巨大的市场优势。例如在碳酸饮料市场上,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间持续不断地争斗;在摩托车市场上,本田与雅马哈对着干,等等。实行对抗性定位,必须知己知彼,尤其应清醒估计自己的实力,不一定试图压垮对方,只要能够平分秋色就是巨大的成功。 3、重新定位 这是对销路少、市场反应差的产品进行二次定位。这种重新定位旨在摆脱困境,重新获得增长与活力。这种困境可能是企业决策失误引起的,也可能是对手有力反击或出现新的强有力竞争对手而造成的。不过,也有重新定位并非因为已经陷入困境,而是因为产品意外地扩大了销售范围引起的。例如,本田试图把它的元素(Element)车型定位在21岁的消费者,公司把元素描述成“在轮子上的宿舍”,广告表达的是一群年轻大学生在海滩上围绕他们的汽车开晚会,这吸引了很多新生代年轻人。而实际购买者的平均年龄却是42岁,许多年长的消费者在使用中能够找回自己年轻的激情。将怀旧情结作为卖点,本田开拓了中年消费者市场。 实行市场定位应与产品差异化结合起来。如上所述:定位更多地表现在心理特征方面,它使潜在的消费者或用户对一种产品形成了特定的观念和态度。产品差异化是在类似产品之间造成区别的一种战略,因而产品差异化是实现市场定位目标的一种手段。 二、 全球体外诊断行业市场概况 海外体外诊断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行业不断并购整合,市场集中度逐步上升,市场形成4+X的局势。根据EvaluateMedTech数据显示,仅全球前四大体外诊断企业罗氏、雅培、丹纳赫和西门子就占据了全球一半左右的市场份额,前十家占据了全球超过2/3的市场份额,行业呈现出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 三、 体外诊断行业概况 体外诊断(英文:InVitroDiagnosis,即IVD),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实验方法对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样本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疾病或机体功能等数据,进而辅助疾病的预防、检测、诊疗、预后以及健康管理的产品和服务。 体外诊断是现代检验医学的重要载体,提供了大部分临床诊断的决策信息,日益成为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临床应用贯穿于检查、初步诊断、确诊治疗、治疗监测、治愈的全过程。 体外诊断按其原理或方法可分为分子诊断、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微生物诊断、血液诊断、POCT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分子诊断、生化诊断、免疫诊断是目前体外诊断主要的三大领域。 随着现代检验医学及相关的生物、化学、芯片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体外诊断的产业化得以迅速推进,相关的检验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近年来,体外诊断已经发展成为医疗健康市场最活跃、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逐渐形成了数百亿美元规模的大型产业,且应用范围还在逐步扩大,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四、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将向着高端免疫进口替代、分子诊断技术升级和POCT便捷化三大方向发展:目前,高端的化学发光已成为我国主流的免疫诊断方法,市场规模已达免疫诊断总市场的70%以上,且基本被罗氏、雅培、贝克曼等外资巨头垄断。近年随着国内企业对于化学发光技术的突破,不仅在中低端免疫诊断实现了国产化,在海外巨头垄断的高端免疫诊断领域亦开始实现了小部分的进口替代。未来随着国内优势企业的技术突破、国产化性价比优势以及产业政策助力,有望逐步实现高端免疫诊断领域的进口替代。 分子诊断技术发展时间较短,国内企业与海外同行技术水平差距相对较小。分子诊断主要分PCR、基因芯片、基因测序等技术,长期来看基因测序技术发展空间更为广阔,但其成本较高,目前PCR技术仍是分子诊断的主流。受益于精准医疗发展趋势和分子诊断本身技术手段的不断升级,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分子诊断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我国正积极推动分级诊疗,使得以中心医院为主的诊治向二级、社区医院转移,由此带来的快速检测需求将使POCT发展前景广阔。基层医院方面,受益于分级诊疗趋势的影响,将会有更多的患者选择在基层医院接受初步检查。由于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是基层医院就诊主流,而POCT在时效性和灵活性方面的优势能够满足基本诊断检测需求,同时弥补了基层医院诊断资源不足的问题,未来基层医院将会是POCT快速发展的市场。 五、 体外诊断行业竞争格局 (一)行业市场充分竞争,渠道商种类繁多 我国体外诊断产品流通与服务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行业充分化竞争,服务商种类繁多。按业务模式划分,既有单纯代理的经销商,又有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的综合服务商;按产品内容划分,既有经销单一品牌多产品种类、经销多品牌单一产品种类,也有经销多品牌多产品种类的服务商;按经营区域划分,有区域性的服务商和跨地区综合服务商;按流通级别划分,既有与国内外体外诊断产品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的全国及省级一级代理商,又有大量规模较小的依托于一级代理商的二、三级代理商。目前我国体外诊断产品流通与服务行业集中度较低。 (二)区域业务竞争明显 由于体外诊断产品的终端用户,包括各级医院及各医学实验室分布在全国各地,服务商根据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经销品牌形成不同的主要覆盖区域。目前国内服务商大多为区域性企业,企业数量众多,缺乏规模优势,经销品牌和品种单一,服务能力较弱,能够提供综合服务、具有规模优势的跨区域服务商则数量较少。 六、 影响体外诊断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人均医疗消费支出增长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推动体外诊断行业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逐渐增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医疗诊断和预防需求大幅增加。近年来,我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至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从912元增加至1,902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03%,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82%,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目前老龄化进程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17,599万人,占总人口的12.57%,比2018年增加了0.63%。65岁以上老人的患病率远高于青壮年的患病率,老龄化社会导致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肝肾等慢性病、多发病和常见病的人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增长和诊断产品需求的增加。 (二)国家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高科技服务行业,体外诊断行业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特异性高的分子诊断、生物芯片等新技术发展,支撑肿瘤、遗传疾病、罕见病等疾病的体外快速准确诊断筛查,为生物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研发一批重大疾病早期诊断和精确治疗诊断试剂以及适合基层医疗机构的高精度诊断产品,提升我国体外诊断产业竞争力;《医疗器械标准规划(2018-2020年)》中提出全面贯彻落实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和国家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以创新发展为驱动,提升医疗器械标准科研能力,鼓励创新、自主制定标准,着力推动我国医疗器械特色优势领域技术和标准的国际化进程,一系列关于医疗器械及体外诊断行业政策的出台,推动了体外诊断市场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体外诊断产品市场需求的扩大,有利于体外诊断产品流通与服务行业的良性发展。 (三)技术进步促进行业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各项技术的进步,化学、免疫、电极、生物传感器、光电分析等技术不断应用于体外诊断领域,极大的提高了体外诊断产品检测的准确性,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国内部分优秀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自主研发,所产体外诊断产品的检验结果已能与进口产品相媲美,辅以本土化的营销渠道及成本较低的优势,相应增大国内市场空间。 七、 体外诊断产品流通与服务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将逐步向能够提供一揽子增值服务的集约化综合服务商集中,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行业竞争将体现在产品种类齐全度、服务网络和业务规模、仓储管理和物流配送能力、技术支持服务、客户响应能力等多领域的综合竞争。 (一)服务网络和业务规模扩容 集约化综合服务商的业务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能够在市场网络覆盖的全面性和产品种类的完备性方面获得竞争优势,在实现规模效应的同时,取得更高的采购成本优势,通过为客户提供产品与整体综合服务抢占市场服务商服务网络所覆盖的区域越广,越容易得到产品制造商和客户的认可,也有利于通过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稳定、快捷的属地化服务,为客户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全方位的产品供应、物流配送和技术服务,为争取更多优质客户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随着体外诊断产品制造商和服务商分工越来越明确,体外诊断产品终端用户对服务商的综合服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服务商提供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维修保养、及时响应等日常服务,还希望服务商在医院管理等多个层面能够提供更多增值服务。 八、 体外诊断产品流通与服务行业资金壁垒 体外诊断产品流通与服务行业是一个对资金需求较大的行业,企业需要有充足资金采购更多品种的产品,满足客户对产品多样性的需求,同时充足的现金流能够提高物流配送能力,缩短供货周期和客户服务的响应时间。对于新进入者来说,前期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才能够保障业务顺利开展。 九、 市场需求测量 (一)不同层次的市场 市场作为营销领域的范畴,是指某一产品的实际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的总和,是对该产品有兴趣的顾客群体,也称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