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产品流通与服务行业现状

举报
资源描述
体外诊断产品流通与服务行业现状 一、 价值链 建立高度的顾客满意、顾客忠诚,要求企业创造更多的顾客感知价值。为此,企业必须系统协调其创造、传播和交付价值的各分工部门即企业价值链以及由供应商、分销商和最终顾客组成的供销价值链的工作,达到顾客与企业利益最大化。 (一)企业价值链 所谓企业价值链,是指企业创造价值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其中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都是“价值链条”上的一个环节。 价值链可分为两大部分:下部为企业基本增值活动,即“生产经营环节”,包括材料供应、生产加工、成品储运、市场销售、售后服务五个环节。上部列出的是企业辅助性增值活动,包括基础结构与组织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四个方面。辅助活动发生在所有基本活动的全过程中。其中,科学技术开发既包括生产技术,也包括非生产性技术,如决策技术、信息技术、计划技术等;采购管理既包括原材料投入,也包括其他资源,如外聘的咨询、广告策划、市场调研、信息系统设计等;人力资源管理同样存在于所有部门;企业基础结构涵盖了管理、计划、财务、会计、法律等事务。 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个环节经营管理的好坏,会影响其他环节的成本和效益。但每一个环节对其他环节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一般地说,上游环节经济活动的中心是创造产品价值,与产品技术特性紧密相关;下游环节的中心是创造顾客价值,成败优劣主要取决于顾客服务。 企业必须依据顾客价值和竞争要求,检查每项价值创造活动的成本和经营状况,寻求改进措施,并做好不同部门之间的系统协调工作。在许多情况下,企业各部门都有强调本部门利益最大化倾向。如企业财务部门可能会设计一个复杂的程序,花很长时间审核潜在顾客的信用,以免发生坏账,其结果是顾客等待,企业销售部门绩效受到影响。各个部门高筑壁垒,是影响优质顾客服务和高度顾客满意的主要障碍。 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加强核心业务流程管理,使各有关职能部门尽力投入和合作。核心业务流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新产品实现流程。包括识别、研究、开发和成功推出新产品等各种活动,要求这些活动必须快速、高质并达到成本预定控制目标。 (2)存货管理流程。包括开发和管理合理储存的所有活动,以使原材料、中间产品和制成品实现充分供给,避免因库存量过大而导致成本增大。 (3)订单一付款流程。包括接受订单、核准销售、按时送货以及收取货款所涉及的全部活动。 (4)顾客服务流程。包括使顾客能顺利地找到本公司的适当当事人(部门),并得到迅速而满意的服务、答复以及解决问题的所有活动。 (二)供销价值链 将企业价值链向外延伸,就会形成一个由供应商、分销商和最终顾客组成的价值链,我们将之称为供销价值链。 要创造顾客高度满意,需要供销价值链成员的共同努力。因此,许多企业致力于与其供销链上的其他成员合作,以改善整个系统的绩效,提高竞争力。 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企业之间的合作正在不断加强。过去,企业总是将供应商、经销商视为导致成本上升的主要对象;现在,它们开始仔细选择伙伴,制定互利战略,锻造更加高效的供销价值链,以形成更强的团队竞争能力,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三)价值链的战略环节 在一个企业价值链的诸多“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往往集中于企业价值链上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 经济学垄断优势原理表明:在充分竞争市场,竞争者只能得到平均利润;如果超额利润能长期存在,则一定存在某种由垄断优势引起的“进入壁垒”,阻止其他企业进入。价值链理论认为,行业的垄断优势来自该行业某些特定环节的垄断优势。抓住了这些关键环节,即战略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战略环节可以是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也可以是市场营销、信息技术,或是人事管理等,视不同行业而异。一般地说,高档时装行业的战略环节是设计能力,餐饮业是地点选择,烟草业则是广告宣传和公共关系。 保持企业的垄断优势,关键在于保持其价值链战略环节的垄断优势,而无须将之普及到所有的价值活动。精明的企业家总是将战略环节紧紧控制在企业内部,而将一些非战略性活动通过合作外包出去。这样,企业既能将有限资源“聚焦”于战略环节,增强垄断优势,又利用市场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竞争力和顾客满意程度。 加强与供销价值链其他成员合作,相互“借力”,共同锻造高绩效的顾客价值网络,也是对上述“聚焦”战略的精妙运用。例如,人们涌向全球24500家麦当劳餐馆,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们喜欢其汉堡包,而更多的是喜欢麦当劳系统。麦当劳的成功,在于它提供了被称之为QSCV(质量、服务、清洁、价值)的高标准,并出色地协调了整个系统,使它不仅有效地与其特许经销商、供应商成功合作,而且与它们共同传递卓越的顾客价值。 对战略环节的垄断有多种形式,既可以垄断关键性原材料、关键性人才,也可以垄断关键销售渠道、关键市场等。如在依靠特殊技能竞争的行业(广告业、表演业、体育专业,等),需要垄断若干关键人才;在依靠产品特色竞争的行业,其垄断优势来自关键技术或原料配方(如可口可乐的原浆配方,麦当劳“巨无霸”汉堡包的专用配料配方);在高科,技行业,垄断优势通常来自对若干关键性生产技术的垄断。 二、 全球体外诊断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不断发展,DNA双螺旋结构、单克隆抗体、大分子标记等技术的运用推动了体外诊断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据EvaluateMedTech统计和预测,2017年体外诊断占据了医疗器械市场13.00%的市场份额,是医疗器械领域最大的细分市场,2017年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6.10%,并且至2024年体外诊断仍将是医疗器械领域的第一大细分市场。全球体外诊断行业保持平稳发展,其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533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648亿美元,预计2020年达到747亿美元。除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应用直接促进了体外诊断行业的发展,全球不断增长的人口基数,慢性病、传染病等发病率的提高以及新兴国家市场的需求也推动着体外诊断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 下游行业发展对体外诊断产品流通及服务行业发展前景的影响 各大医疗机构作为体外诊断产品流通与服务行业的下游对于本行业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体外诊断产品最主要的市场为医院检验科,随着人们对医疗健康的日益重视,医保政策的实施,以及体外诊断在医疗科室检查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体外诊断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国家新医改的进一步实施、落实,新的医疗服务理念和模式被逐渐接受、进而普遍化,医疗行业的政策亦在不断调整完善。随着行业分工的细化,行业下游的各医疗机构会更倾向于选择能够提供一体化高质量服务的大型集约化体外诊断产品流通与服务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四、 体外诊断产品流通与服务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将逐步向能够提供一揽子增值服务的集约化综合服务商集中,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行业竞争将体现在产品种类齐全度、服务网络和业务规模、仓储管理和物流配送能力、技术支持服务、客户响应能力等多领域的综合竞争。 (一)服务网络和业务规模扩容 集约化综合服务商的业务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能够在市场网络覆盖的全面性和产品种类的完备性方面获得竞争优势,在实现规模效应的同时,取得更高的采购成本优势,通过为客户提供产品与整体综合服务抢占市场服务商服务网络所覆盖的区域越广,越容易得到产品制造商和客户的认可,也有利于通过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稳定、快捷的属地化服务,为客户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全方位的产品供应、物流配送和技术服务,为争取更多优质客户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随着体外诊断产品制造商和服务商分工越来越明确,体外诊断产品终端用户对服务商的综合服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服务商提供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维修保养、及时响应等日常服务,还希望服务商在医院管理等多个层面能够提供更多增值服务。 五、 体外诊断行业发展空间 新兴市场是目前体外诊断行业发展最快的区域。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体外诊断行业上仍存在较大差距,但由于发达国家医疗保障水平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各类医疗服务体系相对完善,需求相对稳定,其体外诊断市场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由于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迅速、医疗逐渐受到重视、医疗投入增加,成为全球体外诊断市场新的增长点。其中,拉美地区的增速最快,2011-2016年体外诊断行业复合增长率达到24%,其次是中国,复合增速达到17%,印度增速为14%。 六、 体外诊断产品流通与服务行业发展概况 国外体外诊断产品的流通与服务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专业的集约化服务商以其所拥有的专业物流仓储体系、技术服务和服务网络,成为体外诊断产品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中典型企业包括美国的CardinalHealth,意大利的BomiGroup,日本的铃谦株式会社、正晃株式会社和阿弗瑞萨等。我国体外诊断产品流通与服务行业整体市场容量大,但市场竞争激烈。总体而言,我国体外诊断产品流通与服务行业市场集中度低,渠道分散,企业数量众多,大多数流通与服务商规模较小且经销品牌单一。 体外诊断产品流通与服务行业作为体外诊断行业重要的子行业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人群定期体检的增加、卫生事业投入增加、医疗水平提高而快速发展。 (一)医疗行业终端人群需求快速增长,带动行业发展 体外诊断产品流通与服务行业的发展速度与下游客户需求的增长速度密切相关,就诊人数的不断扩大为体外诊断产品流通与服务行业稳定快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019年度,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达87.20亿人次,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和人口呈现老龄化,未来我国诊疗人数和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将持续增长,进而带动诊疗、体检需求增加,随之医疗检验市场增大,体外诊断产品流通与服务行业得以高速发展。根据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课题组发布的报告,预计2012-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由1.94亿人增长到4.83亿人,老龄化水平由14.3%提高到34.1%。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已达18.10%。我国正处于老龄化社会的转型期,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居民成为老年人,老年人的患病率和医疗消费支出均远超过年轻人,这些步入老龄阶段的居民中蕴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二)医疗检验机构数量增长为流通与服务行业带来较大市场空间 从国内市场来看,各级公立医院是体外诊断产品消费的主要终端。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医疗机构检验科室数量的增长和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地带动了体外诊断产品流通与服务市场需求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末、2018年末及2019年末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分别为986,649家、997,433家及1,007,545家,逐年呈上升趋势。 随着各级部门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资金投入的增加和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类医疗机构对于体外诊断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这将促使体外诊断产品流通与服务行业持续稳定发展,也标志着体外诊断产品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七、 体外诊断行业概况 体外诊断(英文:InVitroDiagnosis,即IVD),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实验方法对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样本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疾病或机体功能等数据,进而辅助疾病的预防、检测、诊疗、预后以及健康管理的产品和服务。 体外诊断是现代检验医学的重要载体,提供了大部分临床诊断的决策信息,日益成为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临床应用贯穿于检查、初步诊断、确诊治疗、治疗监测、治愈的全过程。 体外诊断按其原理或方法可分为分子诊断、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微生物诊断、血液诊断、POCT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分子诊断、生化诊断、免疫诊断是目前体外诊断主要的三大领域。 随着现代检验医学及相关的生物、化学、芯片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体外诊断的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