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秋期九年级期中巩固练习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象形文字文字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 A. B. C. D. 2.某部法典条文共282条,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该法典宣扬“君权神授”。它还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这部法典通行于( ) A.古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罗马 3.某校九年级的一位同学要扮演一位古印度人,他应该采用的台词是( )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4.“它的公民政治热烈而开放,人们在闹市高声谈论本邦事务,争执关于战争法律等话题……而在东方政治里,如此被励参政要罕见得多,人们首先被要求忠君和顺从。”材料体现了“它”区别于古代东方文明之处是( ) A.政治民主 B.法律完备 C.君主专制 D.崇尚战争 5.在《十二铜表法》未编制颁布之前,由于使用习惯法,司法权又操纵于贵族,任其释,大行司法专横,引起罗马平民不满。平民们为了改变这种不平等的地位,主动组织起来,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政府编纂成文法。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 A.保证平民权益免受侵犯 B.为欧洲法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是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D.全力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滥用 6.9世纪西欧封臣的效忠普词是,“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绝无违背。”由此可知,封君与封臣之间( ) A.有森严的等级界限 B.有强烈的契约意识 C.有绝对的隶属关系 D.以土地为双方纽带 7.西欧中世纪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庄园里。有人说,那时的老百姓可能对国界毫无概念,但对村界一清二楚。材料反映了西欧庄园的特点是( ) A.等级制度森严 B.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封建制度解体 D.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8.城市文明兴起之后,在原有的贵族、教士——农奴两大对立的阶级之间,一个新兴的市民阶层孕育而生,进而成长为市民阶级(资产阶级),这一群体因其共同的经济利益,产生共同的政治追求,进而发育成为市民社会。这体现了唯物史观的(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9.右图是唐晋的《大国崛起》中第七章的子目,请据此概括一个恰当的标题( ) 一、中国的学生 二、布国威于四方 三、上下一致学西方 …… A.争强好胜的俄罗斯 B.东亚强国日本 C.夹缝中的意大利 D.美国:从蚂蚁到大象 10.下图信息反映的是( ) 信息一: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作用 信息二:创立伊斯兰教 A.古希腊文明 B.拜占庭文明 C.古埃及文明 D.阿拉伯文明 11.“西欧走向近代时,一些富裕农民建立租地农场。”这表明了( ) A.封建庄园的形成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大种植园的开发 D.工业革命深入开展 12.15世纪时,欧洲人十分渴望到东方发财。哥伦布偏偏“背道而驰”,坚持认为向西方也可以到达东方,支持他这一信念最重要的因素是( ) A.地理知识的传播 B.东西方商路的受阻 C.航海技术的进步 D.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13.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这说明( ) A.重商主义盛行 B.天主教遭到世人的背叛 C.教育形式多样 D.人们注重追求自身价值 14.全球史观强调在全球范围内从整体上把握人类历史的演进,注重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它是建立在人们的意识对全球化现实反映的基础上的,所形成的一种超地区、超民族的史学观念,如果以这种角度看待殖民扩扩张,应该是( ) A.带着血泪的进步 B.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C.给亚非拉造成了无尽的灾难 D.冲击了欧洲封建制度 15.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认为,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本身是狭隘、混乱且令人不满意的;但作为一个阶级的代表,它与阶级压迫、国家之间的压迫完美契合,所以处在奇特的不完美状态。其论述旨在强调( ) A.革命导致国内外局势紧张 B.法案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 C.君主立宪制契合英国国情 D.议会与王权矛盾不可调和 16.电视专题片《大国的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其中“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指( ) A.打败了英国殖民者,赢得了民族独立 B.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D.操纵巴黎和会,制裁德国 17.“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国的历史共同反映了当时整个出界的要求。”材料中提到的“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指( ) A.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B.实现民族解放独立 C.开展工业革命 D.发展资本主义 18.“棉纺织品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巨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材料旨在说明( ) A.殖民掠夺推动了工业革命 B.政府政策带动了工业革命 C.资本流动促进了工业革命 D.市场需求刺激了技术革新 19.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论到实践特点的史实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0.下图是《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一百周年纪念邮票。面面中的陈望道在翻译此书时,把墨汁当红糖蘸粽子吃,留下了“真理的大道真甜”的佳话。下列选项与著作中“真理味道”无关的是( ) A.“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B.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政党 C.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D.号召工人阶级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21.(6分)某班以“古代法治”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一】 材料一 这部法典刻写在黑色的玄武石柱上。石柱的上半部分是精美的浮雕,宣扬国王的权力来自太阳神;下半部分是法典的具体内容。 (1)材料一中的“这部法典”是指哪一部法律文献?(1分)它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1分) 【探究二】古代西方法典 材料二 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罗马人那样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地躬身于神圣的法律旗帜之下。罗马人的文化史就是他的法律史。罗马法律史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公元前450年→罗马帝国时期→东罗马帝国 (起源) (发展) (完成) (2)材料二中,公元前450年罗马颁布的成文法是什么?(1分) (3)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主持编成的《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论》、《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什么?(1分)它在人类法制史上有何地位?(1分) (4)通过以上探究,谈谈你对法制建设的认识。(1分) 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改革的内容?(1分)这次改革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材料二 8世纪前朝,某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2)材料二中“某王国”指的是哪个王国?(1分)经过改革形成了什么制度?(1分) 材料三 典型的西欧庄园,和乡村一致,即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庄园,庄园的土地分为领主的“自营地”和佃户的“份地”两部分。领主“自营地”由依附于庄园的佃户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 (3)材料三中,庄园里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作用的机构叫什么?(1分) 材料四 “公民大会每九年召开一次。会议一开始,传令官便宣读五百人会议审核过的提案。接着,赞成者和反对者便轮流登台发言,会场群情起伏,待双方发言完毕,便开始表决。” (4)材料四反映了古希腊雅典的什么制度?(1分)这种制度在谁统治时期达到全盛?(1分) 2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因为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同时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也具备,欧洲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始了海上探险。 (1)据材料一,指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1分) 材料二 1492年8月3日,他受西班牙女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方向航行。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0月12日凌晨船队终于发现了陆地。这一发现成为新大陆开发和殖民的新纪元,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但同时,这一发现却导致印第安人文明的毁灭。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1分)他“发现”的陆地是哪里?(1分)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线路是哪一位航海家的率领船队完成的?(1分)这次航行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1分) 材料四 17世纪,世界贸易的变化更为迅速。在1600年,亚洲贸易的3/4几乎都在陆上进行,其贸易路线主要是通过中东到达地中海。但是到17世纪末,由于荷兰与英国的兴起,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就转到了海上。商业优势很快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欧,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4)根据材料四,概括17世纪世界贸易的发展变化。(1分) 24.(6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风景线,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5月5日,万国工业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办。参加博览会开幕式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她的日记中写道)“……那无数挥舞着的手掌,鲜花,雕像,以及挤满人群的走廊,进入大殿后嘹亮的号声,此种感觉实在毕生难忘。我感到无比激动……放眼所见……是那么的神奇——多么浩大、多么辉煌、多么大震撼人心。” ——摘编自吴倩:《中日两国参与和举办世博会的历史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观众在博览会的英国展位上会看到什么展品(一例即可)?(1分)英国能成为这届博览会举办国的主要质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 由于破产的小手工业者源源不断地流入,形成了庞大的失业大军。于是工厂主竭力压低工资,无产阶级所受的剥削不断加强。……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大约每隔10年左右就爆发一次。 ——《世界史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