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某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下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 注意事项: 1.全卷共三大题,22小题,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7小题,28分) 1、认真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2)题。 郴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南峙五岭,北瞻衡岳。郴州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中外专家称为“天然动植物博物馆”和“生物基因库”。这里气候适宜,景色迷人,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避暑猎奇的好去处。这里盛产茶叶、苦笋、莽山蕨、百花蜜、蘑菇等,且以优良的品质受到人们的青睐。“莽山银翠”茶,条索紧结、肥shuò,银毫满披,栗香浓郁,耐冲泡,得莽山原始生态灵气,为我国绿茶中的精品;莽山苦笋又被称为“仙笋”,内含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粗纤维等人体必xū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苦味性寒,有消火祛炎、清热解毒的作用。 (1)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南峙( ) 纤( )维 (2)根据拼音写汉字。 肥shuò( ) 必xū ( ) 2、在下边横线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走进郴州五岭农耕文明博物馆,老油灯、柄曲犁、旧水车、榨油……这些过去的农耕文明碎片, 将观者拉入烟火气息 的农业生产情境中,“粒粒皆辛苦”之感 ,朴实的价值观呼之欲出,观者无不被劳动人民的生产智慧所 。 A.立刻 弥漫 自然而生 佩服 B.瞬间 浓郁 油然而生 折服 C.立即 飘悠 情不自禁 感叹 D.瞬时 浓厚 由衷而生 慨叹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社会、学校、家庭要形成合力,共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严防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B、我们要远离社会上不良少年,很多学生成绩急剧下滑的原因就是交友不慎造成的。 C、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D、为了让患病的弟弟早日康复,哥哥带上他的两个孩子踏上了漫长的寻医之路。 4、下面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这个四合小院,家家的窗户低矮,是老式对开的方格玻璃窗。 。 ①屋里简朴干净,桌柜上摆着整齐的碗杯,小罐子里插着几双筷子。 ②这俗常的景象,现在不多见了,这小玻璃窗,叫人心生温暖。 ③黑亮的老铁壶在炉子上吱吱地唱着小曲,隔着窗户也听的清。 ④从这家的窗玻璃望进去,开满碎花的窗帘并没拉上。 A.①③②④ B.③④①② C.④①③② D.②③①④ 5、小区里的独居老人王大爷病了,小明和爸爸一起去看望他。下面是小明说的一段话,其中不得体的一处是( ) 王爷爷,您好!今天我和家父 登门拜访,听说您生病了,特地来看看您。这些水果是我们 的一点心意,请您收下。您老要多保重身体,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就跟我们说一声,我们一定会 鼎力相助的。 A、家父 B、拜访 C、您老 D、鼎力相助 6、综合性学习。 进入初中,你的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你一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班里要围绕“交友之道”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同学们搜集了一些交友名言警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勃 在紧急时舍弃你的朋友不可信赖。 —— 伊索 聪明的医师治病前必须切脉考察病根,交朋友也必须考查对方的品德,否则是危险的。 ——伊本•穆加发 请你从以上名言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则,并说明理由。 (2)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请你谈谈对多种多样的网上交友方式的看法。 (3)依据例句,仿写一个内容相关的句子。 益友像一束阳光,可以驱散我们心灵的阴霾;益友像一盏明灯,可以照亮我们人生的道路; , 7、古诗词整理。 诗歌题材 诗句 赏析 思家念亲 (1) , 。 (《夜上受降城闻笛》)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边塞寒冷、凄清特点,渲染了愁惨凄凉心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2) (3) , 。 (《峨眉山月歌》) 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了依依惜别之情。 (4) ,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表达了诗人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壮志抒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 (5) 二、阅读与理解(共13小题,42分) (一)名著阅读(8分) 8、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作者在叙写时,以儿童的目光追忆往事,以成人的眼光给予评价。请结合你的阅读体会,完成下面的表格。 视角 人物 原文摘录 “我”的情感 儿童视角 ​ 阿长 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胳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1) 衍太太 衍太太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得多。” 表达了“小鲁迅”对衍太太鼓励“我们”吃冰的感激之情。 ​成人视角 阿长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2) 衍太太 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来。 (3) (4)概括衍太太的形象特点: 9、探究: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特殊的叙事视角来创作?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2分) 【甲】《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乙】《李生论善学》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记)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年事蹉跎(光阴消逝),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⑴不亦说乎?  说:__________ ⑵李生说之曰  说: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⑵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1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A.学而/不思则罔 B.可以为师/矣 C.盖/学贵善思 D.请铭之坐/右 13.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8分) 【材料一】 十大网络用语公布,记录时代的横切面 王子墨 自从网络诞生,语言便开启了进化加速,过去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现在恐怕是“一年有一年之文学”。 网络用语之所以层出不穷,不仅是因为技术建构的无远弗届,更主要的原因是文化创造的路径改变了。语言之变,过去主要来自于知识阶层有意识的书写与提炼,当然这些在现在的网络语言中也有体现,不过更多则是自下而上的无意识创作。成语可以找到明确的出处,网络用语很多却不知作者,广泛分布的网民、灵机一动的创意,就如风行草上一般,一下便刷新了文化景观。 网络用语也在极大程度上构建了一个文化共同体,打破了不同场合的语言区隔。就像这个“YYDS”,曾经小众的、不属于任何一种语言的表达,却在一夜之间几乎覆盖了所有的网络平台,甚至进入主流媒体的视野,获得了使用层面的“合法性”。可以说,网络用语带来了一种“平等”,无关身份地位,人们进入了相同的文化场景之下。 换个角度看,网络语言也是速朽的,我们能记得唐诗,但恐怕已经记不清五年前的网络用语。有的网络语言也不够精美,类似“绝绝子”这样的表达,不少人至今也无法接受。网络语言一个难以回避的尴尬在于,很多用语的文化意蕴比较单薄,它们被经典化的概率很低。 不过,记录网络用语依然是有意义的。一些网络用语,或许缺乏历史纵深,但却如横切面一样,记录着一时一地的故事与情绪,它是在网络世界曾经“活过”的证据。将这些词语“打捞”出来,并加以特别的纪念,也就是记录普通民众的日常,勾勒时代宏大背景之下的细节。这本身也是一种“尊重”。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12月09日12版)有删节 【材料二】 对低俗网络用语说“不” 汤文靖 ①近年来,低俗用语充斥网络空间,并且蔓延到人们的日常交流用语甚至严肃文本的写作中,正规的汉语受到污染和破坏。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和文化的载体,庸俗暴戾网络语言的横行,会导致社会文化生态的粗鄙化。因此,净化网络空间、捍卫语言的纯洁性刻不容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网络语言最初是从电脑键盘上“敲”出来的。为了提高沟通效率,网民“敲”字时,能简则简,能省则省,不会对语言进行精心雕琢,导致网络语言简单化、碎片化、随性化,直接对传统汉语的规范性和严谨性造成冲击。比如,大量数字、符号、字母混合使用,“3Q”表示谢谢你,“YYDS”意思是永远的神,“T_T”表示流泪。还有一些网络语言用同音词代替原词,如“蚌埠住了”表示“绷不住了”,“大侠”写成“大虾”。更有一些生造的新词,“酱紫”表示“这样子”,“绝绝子”表示“太绝了”等等。 ③如果说上述网络词语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沟通效率,让网络表达“有趣起来”,但是有些网络语言则是赤裸裸的低俗、庸俗、恶俗,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羞于启齿,如今却在网络上堂而皇之地大行其道,甚至反向输入到现实生活中,成为很多人的口头用语。 ④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不同于表音文字的独特的语法规范。符号、字母、数序和汉字杂糅的网络用语,破坏了汉语的生态系统,表情符号的书面化使用,毁坏了表意文字的完整性,凭空生造的网络新词更使得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