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开天辟地》教学活动及指导

举报
资源描述
《开天辟地》教学活动及指导   教学目标〗   1.知道是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2.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了解老一辈共产党人的英雄事迹。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44~145页。   〖教学准备〗   1.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对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组织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等历史事实比较清楚。可以在教科书呈现内容的基础上准备些更为翔实的历史资料作为教学的补充。   2.歌曲录音:《国际歌》。   3.教学挂图:《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组织分布图》。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中国的仁人志士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追求和探索,寻找一条民族振兴救国救民之路,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可是不久,孙中山先生领导取得的革命成果就被袁世凯篡夺,在帝国主义的挑唆和支持下,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泥潭。中国的广阔大地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混战,使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向何处去就在这个时候,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学生可能不了解十月革命,教师可以做简单介绍:由列宁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在1917年10月,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2.阅读与讲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9页的资料。教师讲授: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中国一批具有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以极大的热情开始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出现了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李大钊主办的《每周评论》、毛泽东主办的《湘江评论》等。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还在各地建立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了中国第一个lsquo;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rsquo;,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lsquo;马克思主义研究会rsquo;,毛泽东、何叔衡等在湖南长沙发起成立了lsquo;俄罗斯研究会rsquo;,周恩来等人在天津组织了lsquo;觉悟社rsquo;,这些团体的宣传活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深入传播。在这期间,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规模空前的五四运动。高举反帝反封建大旗的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各地的早期共产主义组织深入到工人群众之中,创办供工人阅读的刊物、开办工人夜校、帮助工人组织工会,这样就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3.播放《国际歌》。   4.阅读与讲授。请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68页的课文和图片。教师讲述,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之下,在五四运动的基础上,发生了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件事: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当时,在中国成立共产主义政党被军阀统治者宣布是非法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一定要残酷镇压。所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秘密举行的。教师用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让他们了解答案。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2名代表是谁(12名代表是:毛泽东、何叔衡、李汉俊、李达、董必武、陈潭秋、王烬美、邓恩铭、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等。)   他们12个人代表着多少党员(代表着当时全国50多名党员。)   这次大会做了什么事(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党旗上的镰刀和锤子象征着什么(象征着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表示中国共产党是工农联盟。)   5.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9页的课文毛泽东的抱负和乐乐的体会,讨论毛泽东从青年时期就立下了宏伟的志向,你从伟人的胸怀中感受到了什么这一问题,然后向全班谈自己的体会。   6.教师总结:从12名代表、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强大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无数的艰难曲折和流血牺牲。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给教师的建议〗   1.教师可以穿插一大召开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如为什么有两个会址、南湖在哪里等,以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2.对早期中国共产党英勇事迹的介绍要力求具体,使学生产生崇敬革命先辈、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家庭作业〗   预习下一课题的内容,搜集并阅读有关的资料。   〖评价建议〗   关注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意识的确立。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