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护理水公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分析【范文】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皮肤护理水公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分析 皮肤护理水公司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分析 目录 一、 项目简介 1 二、 内部风险抑制 5 三、 评价应对方案以及实施成本的评估 8 四、 风险管理措施的分类 10 五、 建立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 13 六、 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13 七、 产业环境分析 15 八、 皮肤护理产品行业发展概况 16 九、 必要性分析 17 十、 公司简介 17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18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19 十一、 组织架构分析 19 劳动定员一览表 20 十二、 SWOT分析 21 十三、 法人治理结构 27 十四、 发展规划 40 一、 项目简介 (一)项目单位 项目单位:xx有限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园区,占地面积约39.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三)建设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26000.00㎡(折合约39.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43761.75㎡。其中:主体工程28332.30㎡,仓储工程7504.95㎡,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5053.84㎡,公共工程2870.66㎡。 (四)项目建设进度 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五)项目提出的理由 1、长期的技术积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公司已具备产品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并已获得了下游客户的普遍认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国家政策支持国内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规范产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下,本产业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伴随着提质增效等长效机制政策的引导,本产业将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项目产品亦随之快速升级发展。 (六)建设投资估算 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9381.5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4548.6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06%;建设期利息174.8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0%;流动资金4658.0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03%。 2、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4548.63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2583.0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614.45万元,预备费351.15万元。 (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427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33125.02万元,纳税总额4507.12万元,净利润7006.73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8.28%,财务净现值14402.1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01年。 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26000.00 约39.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 43761.75 容积率1.68 1.2 基底面积 ㎡ 15860.00 建筑系数61.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59.77 2 总投资 万元 19381.55 2.1 建设投资 万元 14548.63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12583.03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1614.45 2.1.3 预备费 万元 351.15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174.88 2.3 流动资金 万元 4658.04 3 资金筹措 万元 19381.55 3.1 自筹资金 万元 12243.60 3.2 银行贷款 万元 7137.95 4 营业收入 万元 427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33125.02 "" 6 利润总额 万元 9342.31 "" 7 净利润 万元 7006.73 "" 8 所得税 万元 2335.58 "" 9 增值税 万元 1938.87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232.67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4507.12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14819.04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15670.47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5.01 含建设期12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28.28%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4402.15 所得税后 二、 内部风险抑制 评价风险大小最主要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损失期望值,另一个是损失方差,前面所述的控制型风险管理措施和融资型风险管理措施都在从不同角度影响损失期望值,而内部风险抑制的目的在于降低损失方差。 内部风险抑制措施主要包括分散、复制、信息管理和风险交流等。 (一)分散 分散是指公司把经营活动分散以降低整个公司损失的方差,体现为公司的跨行业或跨地区经营、风险在各风险单元间转移或将具有不同相关性的风险集中起来。其理论基础就是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主要是指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方法。 马柯维茨的资产组合管理理论认为,只要两种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不为1(即完全正相关),分散投资于两种资产就具有降低风险的作用。而对于由相互独立的多种资产组成的资产组合,只要组成资产的个数足够多,其非系统性风险就可以通过这种分散化的投资完全消除。资产放在不同的投资项目上,例如,股票、债券、货币市场,或者是基金,可把风险分散。投资分散于几个领域而不是集中在特定证券上,这样可以防止一种证券价格不断下跌时带来的金融风险。 (二)复制 复制主要指备用财产、备用人力、备用计划的准备以及重要文件档案的复制。当原有财产、人员、资料及计划失效时,这些备用措施就会派上用场。例如在“9—11”事件中,位于世贸大楼内的一家公司由于在其他地方设有数据备份站,可以实时备份数据,所以,当大楼倒塌,楼内办公室里所有电脑设备和文字材料都损毁后,公司的信息资料并未遭到太大损失。 (三)信息管理 企业的风险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必须经过一个合理的管理过程来筛选、提炼、分析,以保障风险信息的高质量,最终为各级决策所用。按照一般的信息管理流程,风险信息的管理可分为收集整理、加工处理、传递和更新等几个阶段。 总结风险信息的内容以及风险信息管理的过程,还有几个建议值得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加以关注: (1)应逐步积累,建设并不断完善风险信息库。风险是未来的不确定性,但预测未来比判断现状困难百倍,不论是进行定性判断还是应用数量模型进行定量预测,较为理性和准确的分析有赖深厚的信息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丰富经验。 (2)应明确风险信息管理的职能设置,企业应将风险信息管理的职责分工落实到各个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元,并对不同层级的岗位设置不同的信息处理和管理决策权限。 (3)应分配相当的资源建设和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统一风险信息管理的平台,达到相关职能机构信息的及时共享,以提高管理效率、减低决策成本,同时注意与现有管理和业务信息系统的衔接,避免冲突和浪费。 (四)风险交流 在风险管理领域,风险交流是新近被认识到的,它是指公司内部传递风险和不确定结果及处理方式等方面信息的过程。风险交流一般具有五个特征: (1)一般的“听众”不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2)即使给一般的员工介绍风险管理,仍然有很多方面过于复杂,员工难以理解。 (3)理解风险经理提出的问题往往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这对其他经理来说是一个挑战。 (4)人们对风险管理的态度非常主观。 (5)很多人常常低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风险经理进行交流的内容和结构应当反映以上这些特征。 (五)全面风险抑制 分解式抑制会增加风险抑制成本。公司应该围绕具有总体性的财务变量开展全面风险抑制活动,如收益、现金流或应税收入等。 总体性财务变量的风险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降低:一是针对总体性变量开展抑制活动;二是针对构成总体财务变量的各个要素的风险开展针对性风险抑制活动。 三、 评价应对方案以及实施成本的评估 分析固有风险和评价应对方案的目的在于使剩余风险水平与主体的风险容限相协调。通常,任何一个应对方案都将带来与风险容限相一致的剩余风险,而有时应对方案的组合能带来最优效果。在分析应对方案的过程中,管理者可以考虑过去的事项和趋势以及潜在的未来情景。在评价备选的应对方案时,管理者通常要利用与衡量相关目标相同的或适合的计量单位。 公司应根据不同业务特点统一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即公司愿意承担哪些风险,明确风险的最低限度和不能超过的最高限度,并据此确定风险的预警线及相应的对策。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时,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防止和纠正忽视风险,片面追求收益而不讲条件、范围,认为风险越大收益越高的观念和做法;同时也要防止单纯为规避风险而放弃发展机遇的做法。这样,在确定风险评价管理措施之后,公司管理者可以对单个风险和应对方案措施以及他们的相应容限的一致性有一个合理的评价。 公司应定期总结和分析已制定的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并结合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其中,公司应重点检查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和风险控制预警线实施的结果是否有效,并提出定性和定量的有效性标准。 资源总是有限的,因而主体必须考虑选备风险管理方案的相关实施成本与效益。这些成本要对照它们所创造的收益来衡量,设计和实施一个应对方案(过程、人和技术)的初始成本要考虑,维持应对方案的成本也要考虑。 成本和相应的收益可以定量或定性地度量,使用的度量单位通常与确定相关目标和风险容限所使用的一致。对实施风险管理所做的成本与效益计量的精确度水平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处理方程式的成本计量比较容易,在很多情况下可以非常精确地予以量化。主体通常要考虑与开展一项应对方案相关的所有直接成本,以及可以实际计量的间接成本。与使用资源相关的机会成本偶尔也会纳入考虑的范围。 主体在某些情况下很难量化风险管理的成本。量化的挑战来自估计与一个特定应对方案相关的时间和效果,如获取有关客户偏好的变化、竞争者的行动等市场信息或其他外部生成的信息就是这种情况。 效益通常涉及更多的主观评价。例如,有效培训计划的效益一般很明显,但是难以量化。然而在许多情况下,一项风险管理的效益可以在与实现相关目标有关的效益的背景下予以评价。 在考虑成本-效益关系时,把风险看作是相互关联的,有助于管理者汇集和降低主体的风险,制度风险分担应对方案。举例来说,在通过保险分担风险时,管理者把风险组合到一个险种之下可能是有利的,因为把组合后的风险投保到一个财务协议之下通常可以降低定价。 四、 风险管理措施的分类 风险管理措施可以归纳为3大类11种。 1、控制型风险管理措施 控制型风险管理措施是通过避免、消除和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机会以及控制损失幅度来减少期望损失成本。控制型风险管理措施主要包括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降低)和控制型风险转移(分担). 风险回避就是退出会产生风险的活动。风险回避可能包括退出一条产品线、拒绝向一个新的地区市场拓展,或者卖掉一个分部等。损失控制就是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的可能性或影响,或者同时降低两者。它几乎涉及各种日常的经营决策,控制型风险转移就是通过转移来降低风险的可能性或影响,或者分担一部分风险,常见的技术包括购买保险产品、从事避险交易或外包一项业务活动。 2、融资型风险管理措施 融资型风险管理措施的着眼点在于风险损失一旦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