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单元教学设计

hh****p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5.50KB
约22页
文档ID:34232521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 作者介绍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 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二心集》、小说《彷徨》、《呐 喊》、《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诗集《野草》等1918 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一一《狂人日记》,1936 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二、 文章背景链接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版)1926年,鲁迅写这篇散文“重提旧事”这年,鲁迅目睹“三一八”惨案,愤怒不已,并亲自参加对北洋军阀的斗争,遭到了 通缉他来到厦门后,仍很失望,厦门大学也充满了陈腐之气,那里 的校领导顽固地奉行封建教育制度,强迫学生尊孔读经鲁迅“重提 旧事”就是为了借它来讽喻现实,也就是用“百草园”和“三味书 屋”两种生活的对比来痛斥封建教育迫使儿童读那些无用之书,摧残 儿童身心的罪恶三、 词语解释%1 确凿:确实1 轻捷:轻快敏捷1 缠络:缠绕1 攒:凑在一块儿1 无妨:没有妨碍;没有关系1 高枕而卧:垫高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1 敛:收拢1 鉴赏:鉴定和欣赏1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1 宿儒: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

宿,有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11、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鼎,古代煮东 西用的器物,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沸,水开12、 拗:弯曲,弯转13、 绅士:旧时地方上有地位、有势力、有功名的人,一般是地主或 退职官僚14、 倜傥:洒脱,不拘束四、问题巩固1、 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 息?解析:①“百草园”“三味书屋”点名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 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很明显就是把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内容② 表明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2、 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 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 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 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3、 文中写冬天的捕鸟活动有何意义?解析:前面写了春、夏、秋的景物,这里再单写冬天的捕鸟活动,正 好构成一幅百草园四季图4、 童年的鲁迅对他的老师是什么态度?解析:主要是敬慕先生,信服他渊博的知识,同时也很爱先生,因为 学生虽然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是瞪眼睛而已。

5、 回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你怎样看待这两种生活?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看法解析:百草园的生活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而三味书屋的生活虽然枯 燥无味,但是能学习文章,增长知识这两种不同的生活分别表达了 作者热爱自然和追求新知识的思想感情这两种生活方式虽然不同, 但都是人生的美好经历正是因为美好,所以这些回忆才会弥足珍贵, 使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回味,从中体会生活的百般滋味,激励我们去 创造更美好的生活6、 文中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 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析:乐景(百草园里的美景)、乐闻(美女蛇的故事)、乐事(捕 鸟的乐趣)7、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解析:三味书屋苦中有乐苦”:要求严厉,不自由:①先生严肃;%1 规矩多:拜师行礼,不准提问;③生活单调:读书、习字、对课;④读书苦:难读,难懂乐”:①三味书屋的陈设、布置对未脱童 稚的“我”充满着奇异的新鲜感②读书乐增长了见识,学习内容 “渐渐加多”,“人声鼎沸”的场景,更是乐趣无穷③课间休息乐小园捉苍蝇喂蚂蚁、偷描小说绣像、指甲上做戏等都别有情趣。

④收 获乐学到许多以前不曾知道的东西,“画的画儿也多起来”,“画 儿的成绩却不少了”,还用画换了钱8、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简要说 明理由解析:不同意美女蛇的故事吸引孩子,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 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 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8、文中的“先生”是一位“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 怎么回事却不予回答;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先生还有哪些看 似矛盾的表现?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解析:矛盾的表现:①“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先生却挺“和 蔼”②先生让“我们”读书,后来“我们”“静下去了”,他却“还 大声朗读着”评价:对先生的评价不应过多贬斥从文中“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 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可见鲁迅先生对他是 十分敬重的然而他对学生的提问拒绝回答还面带怒色,则表明了他 落后的封建教育思想这种教学思想是不可取的,它挫伤了学生求知 的积极性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 跪的规矩而不常用,反映了他对学生的宽容慈爱9、 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 怎么一回事,却不作回答,而且脸上还带怒色。

先生有一条戒尺,但 是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呢? 解析:提问本是鲁迅出于好奇和求知,但先生有此反应,是当时私塾 制度所规定的只要学生读自己的书,不应多问不必要的问题,反映 了先生的迂腐,也指出这种教育制度不可取,会大大挫伤学生求知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寿镜吾先生学识渊博,对学生要求严格,但他,仍 有和蔼,开明的一面,对罚跪,戒尺等到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的态 度,因面鲁迅一直对他保持深深的敬意10、 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三味书屋?解析:介绍三味书屋的环境和入学时的礼节,着墨不多却令人生畏; 写教书先生,知识渊博,教学认真,但拒绝回答“怪哉” 一类“旁门 左道”的问题态度严厉,但也不乏和蔼,基本不体罚学生;写教学 内容,都是一些似懂非懂的文言文,令人感到枯燥;写学生,敬慕先 生,好奇多问,又调皮爱玩,寻求快乐11、 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解析:最大不同点是:百草园的生活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三味 书屋的读书生活,其言行显然受到了一定的约束,不能享有充分的自 由12、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有何相同点?解析:相同点是自由与快乐三味书屋的生活虽然受到一定的约束, 但学生仍然享有一定的自由,可以时不时地跑到书屋后面的园子里去 折蜡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教书先生虽然很严厉,拒绝回答“怪哉” 一类的问题,但也不乏和蔼,极少体罚责骂学生;教学内容 虽然枯燥乏味,却也让“我”疑心是“极好的文章”;在随先生有板 有眼地学习的同时,亦有玩指甲游戏与画画儿的乐趣。

《再塑生命的人》一、 作者简介: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慈善家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 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莎莉文 的帮助下海伦凭着自强不息的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 成了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其主要作 品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中流一一我以后的生活》和《假 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二、 文章创作背景:本文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海伦•凯勒好像注定要为人类创造奇迹,或者说,上 帝让她来到人间,是想向常人昭示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她一岁半时 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时,眼 睛烧瞎了,耳朵烧聋了,那一张灵巧的小嘴也不会说话了从此,她 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进了痛苦的深渊海伦能够走出黑 暗,而且有那么高的学术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顽强毅力之外,同她 的老师莎莉文的循循教导是分不开的她为了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恩 与怀念,写下了此文三、 词语解释%1 截然不同:界限分明,完全不同1 感慨:有所感触而慨叹1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1 所作所为:所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为1 疲惫不堪:非常疲乏,难以忍受1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1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1 不求甚解: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1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胜,完、尽1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悟:心里明白恍然:猛然清醒 的样子11、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锦:有彩色花纹的 丝织品;簇:聚集成团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12、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四、 本文的中心思想本文作者以第一人称真实地记叙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 种事物的过程,突出了莎莉文老师“再塑生命”的高超教育艺术,表 现了莎莉文老师对学生的一片爱心以及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求知的热切希望和求学中艰辛却愉快的生活感受五、问题巩固1、 “迎接南方春天”有什么深刻含义?解析:“迎接南方春天” 一语双关,表面上写莎莉文老师到来时的季 节为春天,更深的含义是说莎莉文老师是“南方春天”,将使“我” 处在冷冻中的心灵复苏,从而暗示“我”人生的转折即将到来。

2、 “我"为什么说自己的学习是“不求甚解"?解析:“我”最初的学习动力是来自对手指游戏的兴趣,并不知道这 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文字,只是模仿老师的动作而 已3、 课文详写了 “再塑生命”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吗? 举例说一说解析:莎莉文老师教海伦•凯勒认识“水”的过程并不顺利海伦总 是把“杯”和“水”搞混莎莉文老师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 练习布娃娃的游戏,分散海伦的注意,平息她烦躁的心情然后带海 伦•凯勒到井房散步,让她把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面,感受水在手上 流过,在她的另一只手上由慢到快地一次次拼写“water”,使她领 悟到“水”这个词指的就是流过手上的清凉而奇妙的东西,这样才让 海伦认识了水4、 标题中的“再塑生命”是什么意思?解析:字面上意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在本文中是指 海伦的生命、希望和热诚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被唤醒,使她从寂静 又黑暗的孤独世界回到了光明和快乐之中她的人生因此发生了重大 转折,生命的意义焕然一新5、莎莉文老师应该教会海伦许多东西,为什么海伦从学识字开始写 起?解析:文字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是走出黑暗的希望莎莉文老师从识 字的经历教给了海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用自己的爱去感受世界最 美好的一面,去善待每一样事物,洋娃娃是有感情的,水是有生命的, 这个世界是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的。

莎莉文小姐不仅教给海伦知识, 也用爱和温暖改变了海伦的人生4、幼年的海伦得病致残以后,愚昧而又乖戾,但后来却成为一个有 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个“再塑生命”奇迹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 可以说是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 文中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解析:课文开头写道:“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 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联系文题,这句话的含意也就是说,莎莉文老 师到来的这一天,是“我”生命的重新开始,甚至,作者把莎莉文称 之为再塑生命的人在作者的心目中莎莉文老师就是光明的使者,她 到来时作者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感受:“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 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