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调研报告〔共3篇〕第1篇:毕节市推进城镇化建立工作调研报告毕节市推进城镇化建立工作调研报告发布时间:2023-4-1信息毕节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市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毕节市推进城镇化建立工作报告》的安排,为进一步进步审议质量,市人大环境与资保护委员会、常委会办公室、市住建局、市规划局相关人员在常委会副主任李克明的率领下,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赴金沙、纳雍、威宁、七星关等县区,对我市城镇化建立情况进展调研,并请各县区提供了书面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市城镇化建立的现状近几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两年明显变化、五年大见成效、十年实现跨越”的目的,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互相驱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立互相结合,大力施行“城镇化带动”战略,狠抓城镇规划、建立和管理,各县区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功能持续完善,城镇品味不断提升,城乡相貌日益改善一)各县区开展定位准确,城镇化开展方向明确根据省、市人民政府批复的我市各县区总规,各县(区)城市开展定位为:毕节—大方中心城区定位为国家“开发扶贫、生态建立”试验区的核心及示范窗口、西南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以新兴产业为根底的山水园林宜居城市。
金沙县定位为以开展能、煤化工配套效劳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小城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定位为具有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和科研教育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黔西县城着力打造成为以能工业为主,具有独特自然风光和多元文化的旅游效劳城市;织金县定位为西南地区新型能化工基地和重要的旅游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黔中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具有黔西北地方特色的山水宜居城市;纳雍县城定位为以煤电产业为依托的旅游效劳小城市;威宁自治县定位为贵州省西部门户和西部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之一、区域物质集散地、以开展旅游业和轻工业为主的高原生态城市;赫章县定位为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和文化旅游目的地、黔西北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贸易集散地、具有夜郎文化和喀斯特山区特色的宜居城市二)城镇规模明显扩大,城镇化程度逐年进步近年来,随着“试验区” 建立步伐的加快,经济社会的提速开展,对城市根底设施投资逐年加大,根底设施建立得到进一步加强,城镇化程度逐年进步2023年底,全市城镇化率28.17%,与2023年(17.83%)相比,平均每年以2.068个百分点递增随着七星关区百里杜鹃大道、草海大道、德溪新区路网,大方同心大道,黔西花都大道,金沙新城区2号、7号路,织金迎宾大道,纳雍开展大道,威宁乌撒大道,赫章夜郎大道、西城区路网,百里杜鹃花海文化路网以及小城镇新建道路工程的强力推进,城镇空间得到快速拓展,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23年的52.33平方公里增加到如今的111.2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到达182.2万人,其中七星关区建成区面积到达40.5平方公里,人口45.01万人;7个县城建成区面积到达70.7平方公里,人口137.17万人;集镇建成区面积88.8平方公里,城镇道路总长993.9公里。
三)城镇功能日趋完善,市民幸福指数逐年攀升一是城市住房面积不断增加2023年来全市保障性住房累计建立完成25954套,全市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7.41平方米,一批较高档次房开工程的启动施行提升了城市形象二是城市绿化率不断进步随着七星关区响水滩公园、虎踞山公园、南山公园等一批公园绿地、城周山头绿地和小区绿地的施行,全市现共有公园20个,县(区)建成区绿化面积达673万平方米,绿地率6.91%,全市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81平方米,加上各地景观大道的施行,提升了城市品位三是城市给排水、道路照明、生活垃圾和污水搜集处理等根底设施建立进一步开展县(区)城区供水管道长度742.03公里,日供水量26.7万立方米,用水普及率75.08%(2023年自来水普及率70%);排水管网总长380公里,建有污水处理厂8座,日处理污水才能为14.1万吨,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4.18%;县(区)城区现有公厕近180个,垃圾填埋场8座,日处理垃圾才能为127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预计75%;县(区)城区共安装路灯54404盏(2023年有路灯5230盏)这些城镇功能的日趋完善,使市民幸福指数日益增加四)高起点规划设计,城镇品味不断提升。
市县区在城镇化开展中,不断强化规划“龙头”意识,注意发挥规划对城镇建立开展的宏观调控作用市提出“两年内完成城乡规划全覆盖” 的工作目的,各县区对不够适应形势开展要求的原有规划及时进展了修编,一些县聘请资深筹划人士参与城镇开展筹划,编制了各种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各县区重点开展的乡镇政府也都积极编制了集镇开展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同时,以规划为引领,对重点打造的街道、广场、标志性建筑等进展精心设计施工,着力提升城镇品味五)“五园新村”“五古一特”等具有毕节特色的建立工程有力助推城镇化开展全市施行以“四在农家”为特色,以“五园新村”建立和农村危房改造与村庄整治“改治结合”试点建立为载体的新型农村社区创立工作,建立出一批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产业开展、个性鲜明、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如织金县珠藏镇骂丫村、威宁县迤那镇芙蓉王新村各地在推进特色小城镇建立过程中,着眼于在挖掘历史、民族文化内涵上下功夫,建立出一批规划起点高、规模拓展大,富有特色、各具魅力的特色小城镇,如七星关区海子街镇,大方县六龙镇,黔西县素朴镇,金沙县岩孔镇,织金县熊家场乡,纳雍县勺窝乡,威宁自治县迤那镇,赫章县六曲河镇等等。
大方县慕俄格古城、织金县官寨古街等“五古”保护工程建立,增加了我市的旅游亮点,提升了毕节旅游文化品位六)主导产业初步确立,开展后劲明显增强各县区根据自身的资情况,全面施行“十大产业振兴方案”,大力开展优势产业,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着力实现“三化互动”一是全面建立以毕节经济开发区、织金经济开发区、威宁经济开发区为代表的12个重点产业园区,通过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大企业带动、大工程支撑等方式推进园区开展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构造调整,开展现代农业三是大力开展旅游业,努力将建立成为中国西部独具特色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四是积极开展壮大现代物流、金融、房地产为主的新型效劳业,为城镇化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增强城镇开展后劲二、我市推进城镇化建立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市城镇化建立虽然获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兴旺地区相比、与全面建立小康社会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主要表如今以下几方面:(一)城镇化率相对较低尽管近几年我市城镇化快速推进,但限于全市城镇数量少、规模等级低、城镇化包容空间小,截止2023年28.17%的城镇化率,与全省35%、全国51.27%的平均程度比拟,差距仍然明显。
城镇化相对滞后,其辐射带动才能较弱,统筹城乡开展的任务仍非常艰巨二)建立资金缺口较大一方面,由于财政压力大,政府投入到城市建立的资金缺乏,导致城市建立中的功能效劳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立资金严重缺乏;另一方面,由于区位条件有限、交通滞后、政府贷款融资难,没有稳定的融资渠道,导致资金匮乏三)根底设施仍较落后由于我市城镇化建立起步晚、欠账多,城市根底设施建立起点低、标准差,导致配套功能设施还不完善,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市民“行车难、停车难、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入厕难、卖菜难、健身难、休闲难”等等矛盾和问题四)征地拆迁比拟棘手由于利益分配关系复杂,补偿与被补偿双方在补偿标准期望值差距过大,利益双方在征拆补偿未获得一致时,时常出现堵工现象,致使某些城镇建立工程进度缓慢,给推进城镇化建立和维护稳定工作带来消极影响五)经营城镇经历缺乏一些县(区)、乡镇政府对构成城镇空间和城镇功能的自然生成资本、人力作用资本和相关的延伸资本等进展集聚、重组和市场化营运的认识不够、才能不强、手段不多,在城市资、设施 “变现”增值的过程中不能获取最正确收益六)规划执法力度不够违法违规建筑在全市各县区规划区内均有反映,在七星关城区的反映比拟突出。
由于违法违规建立行为屡禁不止,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单位、农民工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不良社会后果七)“推拉机制”尚未形成我市农业根底薄弱,产业构造调整尚未成型,城镇化开展的初始动力先天缺乏;我市工业园区建立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不高、工业欠开展,不能为城镇化开展提供强劲的动力;交通、通讯、教育、文化、体育、旅游、娱乐、饮食、商业、信息、金融、保险、酒店、宾馆等第三产业发育不良,不能为城镇化开展提供绵延的后续动力三、对我市加快推进城镇化建立的对策建议(一)真正进步认识,坚持走城乡统筹的喀斯特地区特色城镇化开展道路毕节喀斯特地区特色城镇化开展道路,是市委、市政府在结合区域实际,充分调查研究的根底上分析^p 提炼的成果,是我市推进城镇化工作的纲领和指针,各级政府要深化认识,坚决信心,实在增强加快城镇化建立步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我市已进入了一个投资加大、开发加快、开展加速、实力增强的新阶段农业消费力程度进步,工业开展已具有一定根底,效劳业开展迅速,根底设施条件逐渐改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家继续深化施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为城镇化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根底、体制、环境等条件已经具备。
我们要统一思想,集中心思,凝聚力量,强力推动城镇化快速安康开展二)真正尊重规划,高起点编制规划体系,高效能执行规划成果规划是政府的第一资突出规划的根底作用,以规划为总抓手统筹城镇化开展,建立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并加强对规划的检讨、反思和评估一是启动具有毕节市域特色的毕节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二是启动各县(区)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三是完成各县(区)近期建立规划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在规划编制工作中要做到“三个突出”:一要突出前瞻性,防止因规划落后造成长远建立被动的情况(如在城市人口密集区、中心区,要预先考虑,规划预留地下空间的开展利用等);二要突出科学性,在空间布局、功能完善、建立时序上,既要科学合理安排,又要敢于留“白”,不给历史造成遗憾;三要突出权威性,规划要高起点,施行规划更要高效率,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三)真正树立和正确运用经营城镇的理念,有效解决城镇化开展的资金缺乏问题结实树立经营城镇理念,把城镇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来经营,盘活政府资,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市场配置资的作用,走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信贷投入为补充、以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路子。
一是经营好城镇规划、土地、特许经营权等政府资要把握城镇经营的规律,先规划后建立、先征地后配套、先储藏后开发、先做环境后出让,认真算好“长远账”,最大限度地进步城镇资产的效益,实现“以城养城、以镇养镇、滚动开展” 二是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政府、公司、个人一起上,内资外资一起投,构筑多元化的投资格局要打造融资平台,把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城建工程包装好,采取工程打捆方式推向市场,争取银行支持,扩大银行贷款要用足用好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导向、示范和催化作用,采取贴息、税收优惠等多种形式,引导吸收社会资金投向城镇根底设施建立三是针对农村金融机构匮乏、农业贷款融资困难等问题,积极探究金融机构改革新途径,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农村产权流转担保股份、小城镇建立投资、小额贷款公司,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房屋等消费要素进入市场流通,以规划、土地、特许经营、政策、工程、级差等资换取资金,以解决城镇化开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四)真正招商选商、引资引智,为城镇化长足开展筑牢产业支撑根底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就缺失活力,缺少张力,缺乏竞争力尤其是中心城市的实力壮大和地位提升,聚集功能和辐射功能的强化,根底在产业、关键在产业、着力点也在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