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社会、思品重要知识点整理一、 ”核心”(中心)类1.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2. 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的会议是:3. 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是:4. 发展先进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5. 社会生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6.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时代精神的核心:7.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8. 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9. 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10.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是:二、 特点(特征)类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或中共十一届三申全会后)最鲜明的特点是:2. 宪法的本质特征是:-3. 我国现阶段小康(总体小康)的特点是:三、 ”根本”类1. 国家的根本大法: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2. 国家的根本任务:3. 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4.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5.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6. 我国的根本制度: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8. 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的是:9. 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是:10. 解决发展问题(南北问题)的根本途径是:11. 解决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 (或: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2. 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是: -四、 :最”(最早、最高)类1. 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效力、最高权威的法律:2. 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3. 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的是:4. 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5. 我国最周国家权力机关: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五、基本类1. 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2. 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是:3.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4. 当今国际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经济全球化、国际格局走向多极 化、文化多元化5.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6. 我国的最基本国情是:7. 我国的基本国策有:8. 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9.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0.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1. "两个基本点”是:12.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13. 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六、 性质类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七、 目的(目标)类1.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2. 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目的是:3. 党的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即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4. 21世纪头20年(20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八、关键类1. 开源与节流关键在于:2. 既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 协调发展的关键是:3. 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关键因素是:4. 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 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5.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九、”基本国策”、””治国方略””战略”、”方针”类1. 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策:解决资源问题的基本国策:华2. 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基本国策:3. 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战略:4. 解决科技、教育问题的战略: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解决发展问题的基本国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国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6.解决我国环境问题坚持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十、”基础“类1.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2. 文化传播的基础是:文化的多样性3. 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4.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民经济的主体是:5. 先进文化建设(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6. 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是:H^一、”重心”、”重要重点”类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2. 解决自然资源的重要措施是:①开源”与”节流”,②跨区域调配, ③把资源的保护纳入法制轨道3. 我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是:治理大江大河的水体污染,治理 重工业地区和城市的大气污染4.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 内容:5. 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7. 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8.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十二、原则''(规则)类-1. 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2. 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是:3. 新中国的外交原则:4.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5. 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或在台湾问题上必须坚持的原则):6.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7.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十三、首次(首先、首创、首要、第一)类1. 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2. 中国的对外开放首先从哪里开始:3. 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4. 第一生产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5.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6. 接受良好的教育己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 财富。
十四、表现、集中体现类1. 当代世界的发展问题,突出的表现为:2. 中国人口形势严唆的主要表现:① ②③3. 中国资源形势产峻的主要表现:①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 ,② ③自然资源的质量不高,④4. 中国环境问题的表现:①生态环境问题: ②环境污染问题:5. 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6. 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庆精神、e两弹一 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十五、转折类1. 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是:十六、决定(取决于)类1. 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事业是:2. 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是:3. 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4.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5. 我国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6. 人们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诀于:是否具有坚强 的意志十七、途径类1. 解决发展问题(南北问题)的根本途径是:2. 解决和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3. 解决我国当前主要矛盾(或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十八、前提类1. 依法治国的前提:2. 一国两制的前提:十九、依据类1. 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2. 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二十、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1. 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根源):2. 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或根本原因):3. 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4. 中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是:5. 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6.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7.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8.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9.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 、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 、10. 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是:11. 我国人大的主要职权有:二^一、制度1. 我国的根本制度;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 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5. 我国的一项分配制度:6. 我国法律的基本制度,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