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电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

举报
资源描述
小家电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 一、 小家电ODM、OEM模式市场竞争情况 小家电ODM/OEM生产制造行业整体竞争充分。近年来,智能化、个性化等下游新需求对小家电制造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行业门槛不断提高,行业加速洗牌。面对日益增大的竞争压力,综合实力较弱的制造商将逐步被市场淘汰,产业的集中度开始提高。 二、 小家电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近年来,全球厨房小家电消费额和消费量总体稳定增长。2019年度全球厨房小家电市场总收入约为993亿美元,预计2019-2025年度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49%左右。在小家电的市场供给方面,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家电生产和出口国,近年来经济增长逐渐从速度模式向质量模式转变。制造业劳动力的供需关系在信息技术、新兴工业、家电智造等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的行业,人口红利正在向工程师红利转变。 在小家电的市场需求方面,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发展,城镇化、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升级,小家电作为高品质生活的象征,愈受消费者青睐。以网红、明星、KOL、KOC为核心的直播营销模式充分整合用户数据、流量服务、物流仓储等环节,提升了用户体验,并加深了产品和品牌的渗透。另外,主打健康的加热类厨房小家电受疫情影响普及推广加速。 三、 小家电行业区域性特征 以国家或地区划分,目前全球小家电出口国(地区)主要为中国、德国、意大利、法国、美国、波兰、墨西哥、土耳其、韩国和西班牙等国家。其中,中国凭借成本、规模和技术配套优势承接了全球主要的小家电订单。以省份为区域划分,由于经济发展的先发优势,国内小家电制造厂商主要位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占全国比重达80%以上,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 由于不同区域消费者生活习惯差异,小家电结合全球各区域生活习惯衍生出上百种品类。欧美市场主要为电热水壶、电热咖啡机、搅拌机、多士炉、面包机、电熨斗、电烤箱等西式小家电,国内市场主要为电压力锅、豆浆机、电磁炉、电热水壶等中式小家电。小家电行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四、 小家电ODM、OEM模式行业发展情况 目前我国已具备了较强的小家电生产制造能力。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等区域形成了齐备的小家电产业链集群,生产制造的小家电产品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除美苏九等品牌商外,目前国内小家电出口企业仍处于OEM/ODM为主的经营模式。 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数据,中国小家电ODM/OEM主要以外销为主,欧美为主要的出口地区,中国制造商制造的家电产品占全球小家电出口市场近一半比重,出口的小家电品类以厨房类为主。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中国家电业出口全年累计出口额837亿美元,同比增长18%,出口额规模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且增速为近十年来最高。小家电方面,2019年中国小家电出口额约323亿美元,近三年CAGR约10%,占据全球小家电出口市场的比重约47%。全球小家电进口方面,美国,德国以及法国是全球排名前三的小家电进口国家,美国约70%小家电由中国制造。 五、 小家电行业未来变化趋势 (一)行业全面技术升级 随着全球消费者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厨房小家电高端产品的需求可能出现较快增长,未来厨房小家电将随着技术进步不断高端化。新消费场景以及多元化的细分消费人群将进一步促进长尾市场的发展,产品差异化需求凸显,未来厨房小家电将不断个性化。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物联网的进程,多功能物联网产品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未来厨房小家电将更加智能化。厨房小家电行业随着科技进步未来各类产品有望全面升级。 (二)电商渠道助力销售 小家电商家的销售渠道主要有传统线下渠道和线上渠道。线上渠道没有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消费者可接触到更多样的产品。小家电标准化程度高、重量轻、安装及售后属性弱使得其成为更适合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品类。根据奥维云网的数据,从2014年到2019年,小家电线上销售占比由27%提升至72%。电商的社交属性也为商家带来更多流量,通过网红、明星、KOL、KOC带货等主动推荐的卖货方式刺激了非计划性的需求。 我国的电商渠道和物流体系较为发达,品牌商和渠道商通过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开设旗舰店、制定优惠力度较大的电商促销政策、利用电商直播销售等方式增加与消费者的接触点,提升电商渠道销售金额。消费者也习惯在互联网上购买各类生活必需品,小家电的线上销量随之提升。 (三)长尾市场蓬勃发展 从历史消费习惯来看,不同于空调、冰箱、电视等为代表的大家电,大部分小家电产品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较少。随着消费者对厨房小家电需求逐渐向品质、美观、健康与用户体验并重的方向发展,功能多样的小家电产品逐步成为改善生活的重要工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除电饭煲、热水壶、微波炉等生活必需的小家电外,各类功能不同、数量庞大的小家电产品集群构成了小家电的长尾市场。小家电厂商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推出了设计时尚、工艺精湛、功能多样的产品,使得消费者可以买到需要的大部分小家电。 (四)疫情带动家电需求 新冠疫情促进了加热类厨房小家电行业的高速发展,为产品的推广带来了绝佳的机会,加深了人们对健康小家电的理解并增加了全球消费者对空气炸锅、空气烤箱等健康小家电的需求。新冠疫情期间宅经济和健康理念的普及为主打健康产品带来了爆发增长的契机。 六、 品牌经理制与品牌管理 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管理实质就是品牌资产管理。品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品牌资产投资和利用效果的好坏。一般而言,企业的品牌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监控品牌运营状况,设计或参与设计品牌,申请注册商标,管理品牌或商标档案,管理商标标签的印制、领用与销毁,处理品牌纠纷、维护商标权,协助打假,品牌全员管理教育等。 品牌管理的组织形式反映了在品牌运营活动中企业内部各部门、各机构的权力与责任及其相互关系,主要有职能管理制和品牌经理制两种。 (一)职能管理制 职能管理制是在西方盛行于20世纪20—50年代的品牌管理制度(当然,许多企业至今仍很钟爱)。作为品牌管理制度,其主要做法是,在企业统一领导、组织与协调下,品牌管理的职责主要由企业各职能部门分别承担,各职能部门在各自的权责范围内行使权利、承担义务。亦即,在职能管理制度下,有关品牌的决策与计划都由各职能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或主管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制定、分别执行。 (二)品牌经理制 品牌经理制诞生在美国宝洁(P&G)公司。宝洁产品在全世界得到广大消费者认同,成功的原因除了160多年来一直恪守产品质量原则之外,品牌经理制的灵活而有效运用也是重要成因之一,甚至也可以说,其核心理念“一个人负责一个品牌”的品牌经理制(管理系统)是宝洁公司品牌运营的重要基石。 品牌经理制在20世纪30年代问世于宝洁公司。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品牌经理制被认为是从事多品种经营的消费品生产企业品牌运营的规范组织形式。许多消费品生产企业(尤其是耐用消费品的生产企业)都学习宝洁公司,纷纷采用品牌经理制。 美国庄臣公司、美国家用品公司等世界范围内的众多大公司都先后采用了品牌经理制,主要是因为品牌经理制有许多“职能制”所不具备的优点。第一,品牌经理制比职能管理制具有较强的品牌运作协调性。在品牌经理制下,企业委任品牌经理负责某品牌运营全过程,具体负责该品牌标定下的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协调该品牌产品的开发部门、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的工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部门之间的互相扯皮、推读,减少因未能考虑整体利益、不熟悉整体情况而产生的盲目性和分散性。第二,品牌经理制有利于达到品牌定位目标,快速实现品牌个性化。在职能制下,常因互相扯皮、办事拖拉而致使品牌运营各环节不能很好地衔接,而品牌经理制相当程度地克服了这些弊端。第三,品牌经理制有助于长期维系品牌整体形象。由于品牌经理是专司品牌运营之职,监控品牌运营状况与市场变化是其重要职责,加之品牌经理制下协调性增强,使得品牌运营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大大加强。 品牌经理制固然有许多优点,但它也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例如,品牌经理及品牌管理部门与生产、销售和财务等职能部门的权责划分问题。实践中,由于职权定位不清晰,很多品牌经理对自己的角色比较模糊,进而招致责难,使品牌经理的作用受到限制。此外,对品牌经理的业绩考评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 七、 目标市场战略 目标市场是企业打算进入的细分市场,或打算满足的、具有某种需求的顾客群体,对市场进行细分之后,企业面对许多不同的子市场,就要进行恰当的评价,结合自身的资源和目标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战略 (一)目标市场战略的类型 1、无差异性营销战略 指企业把整体市场看作一个大目标市场,不进行细分,用一种产品、统一的市场营销组合对待整体市场实行此战略的企业基于两种不同的指导思想。一种是从传统的产品观念出发,强调需求的共性,漠视需求的差异,因此企业为整体市场生产标准化产品,并实行无差异的市场营销战略。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福特公司仅靠着T型车款车型和一种颜色(黑色)占领了美国市场,至1914年时,福特汽车已经占有了美国一半的市场份额和较大的海外市场在大量生产,大量销售的产品导向时代,企业多数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经营,实行无差异战略的另一种思想是企业经过市场调查,认为某些特定产品的需求大致相同或较少差异,比如食盐,因此可以采用大致相同的市场营销策略,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符合现代市场营销理念。 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的最大优点是成本的经济性。大批量的生产、销售,必然降低产品单位成本;无差异的广告宣传可以减少促销费用;不进行市场细分,相应减少了市场调研、产品研制与开发以及制定多种市场营销战略、战术方案等带来的成本开支。 但是,无差异性营销战略对市场上绝大多数产品是不适宜的,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具有极其复杂的层次,某种产品或品牌受到市场普遍欢迎的情况很少,即便一时能赢得某—市场,如果竞争企业都如此仿照,就会造成市场上某个局部竞争非常激烈,而其他部分的需求却未得到满足,例如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一大汽车公司都坚信美国人喜欢大型豪华的轿车,共同追求这一大的目标市场,采用无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70年代能源危机发生之后,需求发生了变化,消费者越来越喜欢小型、轻便、省油的小型轿车,而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都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更没有适当地调整营销战略,致使大轿车市场竞争“白热化”,而小型轿车市场却被忽略,日本汽车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乘虚而入。 2、差异性营销战略 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把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需求与愿望大致相同的细分市场,然后根据企业的资源及营销实力,分别为各个细分市场制定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或者说,企业多个营销组合共同发展,不同的营销组合服务于不同的细分市场。 采用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的最大优点,是有针对性地满足具有不同特征的顾客群,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以保洁公司为例,作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品公司之一,其在中国市场根据不同目标市场及诉求推出了相应品牌。但是,这种战略也会由于产品品种、销售渠道、广告宣传的扩大化与多样化,致使市场营销费用大幅度增加。所以无差异性营销战略的优势,基本上也是差异性市场战略的劣势,只有能在总量上扩大销售才有意义。因此,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有时需要“反细分”或“扩大顾客的基数”,作为对差异性营销战略的补充和完善。 3、集中性市场战略 集中性市场战略是将整体市场分割为若干细分市场后,只选择其中一个或少数细分市场为目标市场,开发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实行集中营销。其指导思想是把人、财、物集中于某一个细分市场,或几个性质相似的小型市场归并的细分市场。不求在较多的细分市场组成的目标市场上占有较小的份额,而要在少数或较小的目标市场上得到较大的市场份额。 集中性市场战略也称“弥隙”战略,即弥补市场空隙的意思。它适合资源较少的小企业。这些小企业与大企业硬性抗衡,往往弊多于利,因而必须寻找对自己有利的微观生存环境。借用“生态学”的理论解释,生物的发展必须找到一个其他生物不会占领、不会与之竞争,而自己却有适应本能的微观生存环境。也就是说,如果小企业能避开大企业竞争激烈的市场,选择一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