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物质PPT课件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一章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物质世界和实践2021/4/81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A、世界观的含义和层次、类型 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层次:日常生活中的世界观 哲学世界观 2021/4/82世界观的类型:神话世界观 宗教世界观 哲学世界观B、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2021/4/83(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A、方法论的含义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最一般方法的理论。B、二者的关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021/4/84(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A、二者的关系 区别:研究对象不同:共性与个性 表现不同:哲学表现为一种智慧,具体科学表现为某一领域的具体的实证知识。2021/4/85冯友兰哲学智慧实证知识求好求真目的手段不容易量化量化原则没有真假值,不好证明有真假值,可以证明2021/4/86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二者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辨析:马哲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021/4/872、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A、第一性问题:谁是根源?谁是本原?简称为世界的本原问题(或本质问题)意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021/4/88B、同一性问题: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的意识和思维能否认识显示世界的问题。意义:哲学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唯物主义 可知论?唯心主义 不可知论?2021/4/89可知论的代表荀子:凡以知,物之理也;可以知,人之性也。费尔巴哈: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2021/4/810不可知论的代表:休谟、康德、马赫、庄子武器: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武器或关键是实践(恩格斯)2021/4/8113、哲学的基本派别(1)划分标准:世界的本原问题(本质问题)唯物主义都是对的,唯心主义都是愚蠢的?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聪明的唯物主义。列宁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列宁2021/4/812(2)唯物主义 A、基本观点: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由物到感觉、思维的哲学路线 B、历史形态 第一阶段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观点: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代表:2021/4/813泰勒斯:水阿拉克西美尼:气赫拉克利特:火中国的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古印度的四元素说:地火风水德谟克利特:原子评价:成就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 缺陷直观性、猜测性2021/4/814第二阶段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或机械唯物主义)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不可再分的原子 代表:(英国)培根、霍布斯、洛克 (法国)拉美里特、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 2021/4/815评价:成就:把唯物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缺陷: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 不彻底性第三阶段是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021/4/816(3)唯心主义 A、观点: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由感觉、思维到物的哲学路线 B、基本类型 第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代表:2021/4/817贝克莱:物是感觉的集合 对象和感觉是同一个东西 存在就是被感知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故事:心外无花(传习录)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笛卡尔:我思故我在马赫:世界是感觉要素的集合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庄子:万物与我为一“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惠能2021/4/818第二种是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代表:朱熹:理或者太极 理在事先 未有天地之先先有理 柏拉图: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黑格尔:绝对精神或绝对观念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基督教: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2021/4/819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1)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世界的本原问题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世界的状态怎么样(2)对立的表现 2021/4/820联系问题 发展问题 发展源泉问题辩证法联系发展变化 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全面形而上学 孤立静止不变 否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片面2021/4/821 5、辩证法的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辩证法 (2)近代唯心辩证法 (3)现代唯物辩证法2021/4/822 6、形而上学的变种 (1)相对主义 (2)诡辩论 (3)调和折中主义2021/4/823补充一、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补充一、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阶级性1、时代性(1)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产物,时代需要并孕育哲学(2)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2021/4/8242、民族性 第一,在人性观上 第二,在伦理观上 A、礼欲方面 B、利义观上 C、倾向上 第三,人生观上 A、人生态度 B、中国以和平为本位,西方以战争为本位 C、中国是乐感文化,西方是罪感文化2021/4/825 第四,社会观上 A、中国社会建立在熟人基础上,西方社会建立在陌生人的基础上。B、中国是人治社会,西方是法治社会。C、中国讲平均主义,西方讲平等2021/4/826 第五,天人观上 A、中国讲天人合一,擅长综合。西方讲天人相分,擅长分析。B、各自关注的中心不同,中国注重人伦,西方关注纯客体的自然。2021/4/827第六,在哲学范畴上 中国哲学讲理气、有无、动静、形神、知行 西方哲学讲矛盾、一多、感性理性、质量、肯定否定2021/4/828 3、阶级性2021/4/829补充二、哲学在文化中的地位补充二、哲学在文化中的地位1、文化的含义广义的文化人类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2021/4/8302、哲学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A、哲学是文化的一种存在形态B、哲学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核心C、哲学对其它文化形态有重大影响和作用2021/4/831补充三:中国哲学史补充三:中国哲学史(一)第一阶段:先秦诸子学(一)第一阶段:先秦诸子学(二)第二阶段:两汉经学(二)第二阶段:两汉经学(三)第三阶段:魏晋玄学(三)第三阶段:魏晋玄学(四)第四阶段:隋唐佛学(四)第四阶段:隋唐佛学(五)第五阶段:宋明理学(五)第五阶段:宋明理学(六)第六阶段:清代实学(六)第六阶段:清代实学(七)第七阶段:近代新学(七)第七阶段:近代新学2021/4/832(一)第一阶段:先秦诸子学(一)第一阶段:先秦诸子学先秦哲学斗争的中心是天人关系。主要学派:儒、墨、道、法、阴阳、名、农、纵横、小说、杂“十家”。除去小说一家,称为“九流”,故有“九流十家九流十家”之称。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是创始人,荀子是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在“明于天人之分”的基础上,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思想,对先秦的天人之辨做了唯物主义的总结。2021/4/833道家的代表人物有:老庄 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 法家前期代表有管子,重法派商鞅,重势派慎到,重术派申不害。法家后期代表有韩非子和李斯。集大成者是韩非子,提出以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2021/4/834(二)第二阶段:两汉经学(二)第二阶段:两汉经学秦汉时期,中国哲学经历了由崇尚法术,转而崇尚秦汉时期,中国哲学经历了由崇尚法术,转而崇尚“黄老之术黄老之术”的演变过程。的演变过程。经学演化出了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和纬书经学三派。经学演化出了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和纬书经学三派。董仲舒适应这一要求,提出了董仲舒适应这一要求,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建立了了“天人感应天人感应”“王承天意王承天意”的神学目的论,成为正统哲学。的神学目的论,成为正统哲学。王充从唯物主义元气论和天道自然无为说出发,提出了元气王充从唯物主义元气论和天道自然无为说出发,提出了元气自然论,矛头直指董仲舒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自然论,矛头直指董仲舒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2021/4/835(三)第三阶段:魏晋玄学(三)第三阶段:魏晋玄学老子庄子周易三本书(所谓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三本书(所谓三玄)玄学源自老子中的一句话玄学源自老子中的一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门”,意思是虚无玄远、高深莫测。,意思是虚无玄远、高深莫测。2021/4/836第一阶段:何晏、王弼以第一阶段:何晏、王弼以“贵无论贵无论”开创了所开创了所谓谓“正始玄风正始玄风”,他们提出,他们提出“天下万物皆以无天下万物皆以无为本为本”的思想。的思想。第二阶段:裴第二阶段:裴 以当朝名士的身份,对以当朝名士的身份,对“以无以无为本为本”进行了修正,提出进行了修正,提出“崇有论崇有论”。第三阶段:郭象以他的庄子注综合了第三阶段:郭象以他的庄子注综合了“贵贵无无”和和“崇有崇有”的主张,提出了的主张,提出了“独化论独化论”。2021/4/837 玄学三理:养生论、养生论、声无哀乐论、声无哀乐论、言意之辨言意之辨 2021/4/838(四)第四阶段:隋唐佛学(四)第四阶段:隋唐佛学隋唐时期重要的佛教宗派有:天台宗、唯隋唐时期重要的佛教宗派有: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和禅宗识宗、华严宗和禅宗 2021/4/839(五)第五阶段:宋明理学(五)第五阶段:宋明理学 宋明时期的思想家吸取前人的思维教训,在经宋明时期的思想家吸取前人的思维教训,在经历了出入佛、老而后又复归于儒学的思想里程之历了出入佛、老而后又复归于儒学的思想里程之后,以儒家思想为主干,通过对儒、释、道的修后,以儒家思想为主干,通过对儒、释、道的修正,达到三家融合,建立了以儒家纲常伦理为中正,达到三家融合,建立了以儒家纲常伦理为中心,以精巧的哲学思辩为理论基础的唯心主义体心,以精巧的哲学思辩为理论基础的唯心主义体系系宋明理学。宋明理学。2021/4/840一派是程朱理学,以程一派是程朱理学,以程 、程颢和朱熹为、程颢和朱熹为代表。集大成者是朱熹。代表。集大成者是朱熹。另一派是陆王心学,以陆九渊、王守仁为另一派是陆王心学,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集大成者是王守仁。代表。集大成者是王守仁。2021/4/841(六)第六阶段:清代实学(六)第六阶段:清代实学他们中的一些人带着明亡的切肤之痛,总结前朝的政他们中的一些人带着明亡的切肤之痛,总结前朝的政治得失,清算以往的学术思想,希望从中找出明朝灭治得失,清算以往的学术思想,希望从中找出明朝灭亡的原因。他们力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并在较深层次亡的原因。他们力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并在较深层次上揭露、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上揭露、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代表人物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此外还有颜元、代表人物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此外还有颜元、戴震,集大成者是王夫之。戴震,集大成者是王夫之。2021/4/842(七)第七阶段:近代新学(七)第七阶段:近代新学鸦片战争时期,以龚自珍和魏源龚自珍和魏源为代表。太平天国时期,以洪秀全洪秀全为代表。戊戌变法时期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以“西学”“新学”为武器,批判“中学”“旧学”,论证变法维新的合理性。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推荐书目: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或者任继愈)2021/4/843(二)世界的客观物质性(二)世界的客观物质性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重大意义(1)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阶段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观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几种“原初物质”评价:成就: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 缺陷:直观性、猜测性 2021/4/844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观点:世界的本原是不可再分的“原子”评价:成就:把唯物主义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