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022吉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名师考前押题卷I答案详解(3套版)

举报
资源描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她 2022年01月2022吉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名师考前押题卷I答案详解(3套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第壹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65题) 1.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餐桌上的健康。用餐时,使用什么餐具对人体更健康: A、 铝制餐具 B、 不锈钢餐具 C、 可降解泡沫饭盒 D、 素色的陶瓷餐具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为生活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一般陶瓷的表面都有彩釉,彩釉中的铅、汞、镭、镉等都是对身体有害的元素。放射性元素镭会杀死人体内的白血球。镉、铅和汞都是重金属,镉和铅会引起肝脏或其他内脏中毒,汞会引起肝、肾硬化。因此要选择素色的,表面上没有彩釉的陶瓷餐具,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所以选D。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铝制餐具是以铝或其合金为基本材料制成的食器。如果铝在人体内积累过多,会加快衰老,影响记忆力。排除。 B选项:不锈钢餐具如果长时间盛放盐、酱油、醋、菜汤等含有很多电解质的食物,就会与这些电解质起电化学反应,使有害的金属元素镍和钛被溶解出来,金属镍和钛有轻微毒性。排除。 C选项:可降解泡沫饭盒在6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中将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素和致癌物“二恶英”,“二恶英”是一种有毒的含氯化合物,它是世界已知有毒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致癌性极强的,能够引起严重的皮肤病,甚至伤及胎儿。而且泡沫饭盒在生产中运用氟利昂作为发泡剂,制作主要原料是聚苯乙烯。氟利昂会使大气产生臭氧层空洞,而聚苯乙烯是一种致癌的物质,会造成人体生殖机能失常。排除。 故本题选D。 2.1938年,德国人________在用慢中子轰击铀核时,首次发现了原子核的裂变现象,并放出新的中子。 A、 哈恩 B、 查德威克 C、 卢瑟福 D、 麦克斯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为能源相关常识。 奥多·哈恩,德国放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1938年和F.斯特拉斯曼一起发现核裂变现象,揭示了利用核能的可能性。 故本题选A。 知识拓展: 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物理学家。1935年因发现中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欧内斯特·卢瑟福,英国著名物理学家,为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卢瑟福领导团队成功地证实在原子的中心有个原子核,创建了卢瑟福模型(行星模型)。他最先成功地在氮与α粒子的核反应里将原子分裂,他又在同实验里发现了质子,并且为质子命名。第104号元素为纪念他而命名为“鑪”。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经典电动力学的创始人,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论电和磁》。 3.在通胀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面对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新兴经济体又不得不再次放松经济政策。这种内热外冷的_______导致新兴经济体既要促进经济增长,又要防止通胀__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境况    张牙舞爪 B、 事态    卷土重来 C、 形式    来势汹汹 D、 困境    死灰复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从第二空入手 第二空:本空为语义关系。 与第一句“通胀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对应,“防止通胀_______”,空处表示要防止再次发生的意思。 A选项“张牙舞爪”比喻猖狂凶恶;不含“再次发生”的意思,排除A。 B选项“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与“尚未完全解决”矛盾,排除B。 C选项“来势汹汹”指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不含“再次发生”的意思,排除C。 D选项“死灰复燃”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语义恰当。 第一空代入验证。 由“导致”可知,本空所填词语带有消极色彩,对应“困境”恰当。 故本题选D。 4.下列有关工伤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上下班途中遭受的交通事故伤害不可认定为工伤 B、 由于员工的重大过失造成的工伤,企业无需承担责任 C、 职工认为是工伤,但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D、 购买“五险”后,因工伤引起的所有费用可由工伤保险报销,公司不承担费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为劳动法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C选项:《工伤保险条例》第19条规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所以选C。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所以A错。 B选项:《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规定:发生工伤后,单位承担的工伤责任是无过错责任,就算员工存在重大过错,只要职工所受伤害符合工伤条件,单位都要承担责任,所以B错。 D选项:《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所以D错。 故本题选C。 5.的值是: A、 5.04 B、 5.49 C、 6.06 D、 6.3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计算问题 第二步:分析解题: 用尾数法解题; 各部分尾数分别为1、4、9、6,相加之后尾数为0。 故本题选D。 6.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必然_______欧元国家的金融投资,使欧元区的金融机构蒙受重大损失,并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逐渐暴露出来,引发一次次的金融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打击    风暴 B、 重创    恐慌 C、 影响    危机 D、 波及    动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空:本空为语义关系。 由“使欧元区的金融机构蒙受重大损失”可知,欧元国家的金融投资受到坏的影响,带有消极色彩。 C、D项“影响”、“波及”没有体现“坏影响”,排除C、D。 “蒙受重大损失”说明语气较重。 A项“打击”指攻击,使受挫折,程度轻,排除A。 B项“重创”指使受到严重的损伤,程度重,恰当。 第二空:本空为语义关系。 金融机构受损失,说明会引发恐慌,B项恰当。 故本题选B。 7.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当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是: A、 紧缩性货币政策 B、 扩张性货币政策 C、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D、 积极货币政策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为市场经济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通货膨胀指货币供给大于需求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的现象。 紧缩性货币政策是在经济过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时,所采用的货币政策。旨在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使利率升高,从而达到减少投资,压缩社会需求。所以选A。 第二步:分析选项 B选项: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因此经济萧条时多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排除。 C选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主要是实行低利率,减轻企业贷款,释放居民储备,鼓励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意在继续稳定价格水平和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排除。 D选项:积极货币政策就是扩张性货币政策,排除。 故本题选A。 8.时间综合症指由于对时间的紧迫感而造成心理上的烦恼、紧张,以及生理上的活动改变等导致的病症。下列属于时间综合症的是: A、 张先生与李小姐约定下午3点在某公园首次见面,结果李小姐没来,张先生回去后给李小姐发了条短信:第一次约会就不守时,这样的人不值得交往 B、 韩女士经常出差,由于在赶往机场、车站的途中经常发生交通拥堵,所以她后来每次出发都要留出机动时间,并以此告诫家人做任何事情都要赶早 C、 小明上小学五年级,酷爱玩滑板,但他不耽误作业,每天下午放学回家,总是争分夺秒,飞快地把作业做完,然后约同伴一起去玩滑板 D、 雷先生办事总是急匆匆的,常唠叨时间紧,偶尔带孩子出去游玩,也是不停地看表,孩子要多玩一会,他就很不耐烦,甚至对孩子大发脾气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心理学类定义判断。 第一步:关键信息------①对时间的紧迫感;②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和生理上的活动改变。 第二步:题目详解 D选项:雷先生常唠叨时间紧,不停看表,孩子多玩会就会发脾气,符合定义,当选。 A选项:张先生的行为是因为对方不守信,不符合①,排除。 B选项:韩女士因为经常堵车而告诫家人要赶早,不符合②,排除。 C选项:小明抓紧时间做作业是为了玩滑板,不符合②,排除。 故本题选D。 9.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就是把一个新闻内容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地传播到应该接收的对象手上。传播力跟不上,新闻就失去了价值,就会成为旧闻。纸媒时代,传播手段依靠印刷来表达,依靠印刷品的物理移动形成传播,所以新闻的生产和配送是集中方式。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飞速发展,新闻的生产正在从集中向分散转变,新闻配送速度则以比特的方式按光速传播。这种由技术变迁引发的“传播手段”的变化,要求科技传媒人必须不断研发新的新闻生产和新闻配送技术,方能满足传播力的需要。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互联网时代的科技传媒人要满足传播力的新要求 B、 如今大众对新闻舆论传播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C、 互联网时代要求有更高的传播力与其相匹配 D、 新闻传播速度在互联网时代实现了升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首先介绍了“新闻舆论的传播力”的含义以及传播力对新闻的价值,接着论述了纸媒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情况,形成对比论证。强调了在互联网时代,新闻的生产和配送方式都发生了转变。尾句针对于前文互联网时代与纸媒时代的不同,提出对策,即要求科技传媒人必须不断研发新的新闻生产和新闻配送技术,方能满足传播力的需要。所以选择A。 第三步:分析选项 B选项:“大众的要求”无中生有,且缺少核心话题“科技传媒人”,所以B错。 C选项:文段强调通过何种方式提高传播力,并非强调要有更高传播力,所以C错。 D选项:对策之前内容,起铺垫作用,非重点,所以D错。故本题选A 10.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世界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世界变革: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后的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此可知,是经济危机造成了巨大的世界变革。以下和该论证过程的逻辑最为类似的是: A、 不正确的坐姿会加重颈部负担,因而是腰酸背痛的主要诱因 B、 海底地震是海啸的主要成因,因为海啸发生前往往能观测到海底地震 C、 宇航员的预期寿命明显高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