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022中共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委办西洞庭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招聘1人名师考前押题卷I答案详解(3套版)

举报
资源描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她 2022年01月2022中共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委办西洞庭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招聘1人名师考前押题卷I答案详解(3套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第壹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65题) 1.三千多年前,当“中国”这个名词刚被使用时,它的范围只指今天的河南一带,以后才逐步扩大到黄河中下游地区。尽管这一地区并非今天中国的地理中心,却一直被认为是“天下中心”,并且长期雄踞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A、 “中国”一词在古代的真正含义 B、 三千年以前中国大致的疆土范围 C、 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D、 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第一句通过介绍“中国”一词范围的逐步扩大,引出话题黄河中下游地区。第二句讲黄河中下游地区并非今天中国的地理中心,但被认为是天下中心,长期雄踞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故文段重点讲述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D项当选。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中国”一词只为引题,不是文段介绍的重点内容,所以A错。 B选项:缺少主体“黄河中下游地区”,所以B错。 C选项:缺少主体“黄河中下游地区”,所以C错。 故本题选D。 2.甲、乙、丙三市位于一条直线公路上,甲、乙两市相距120公里,丙市位于甲、乙之间,距离甲市30公里。小李驱车匀速沿公路从甲市前往乙市,小李出发15分钟后,小赵驱车从甲市出发,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匀速沿公路前往乙市,半小时后,小赵发现有物品遗落在丙市,遂原路返回丙市取回物品后继续前往乙市,且在到达乙市前与小李只相遇一次。假设小赵到达丙市后即刻取回遗落物品,所耽误的时间忽略不计,则小李的速度不可能为(  )公里/小时。 A、 32 B、 46 C、 56 D、 5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追及、相遇问题 第二步:分析解题: 因为在到达乙市前小赵与小李只相遇一次,故可能的情况共有两种: (1)小赵在甲市到丙市的过程中追上小李,且小赵返回丙市的过程中,小李还未到丙市,则小李行驶路程小于30公里。小赵行驶半小时共行驶了80×1/2=40公里,此时距丙市40-30=10公里,故返回丙市用时为10/80=1/8小时。故此过程小李用时为1/4+1/2+1/8=7/8小时,故小李的速度小于30÷7/8=34.3公里/小时; (2)小赵在从丙市拿完东西去乙市的路上追上小李。共有两种极限情况: ①小赵在出发半小时时追上小李。此时小李行驶的路程为40公里,用时为1/4+1/2=3/4小时,此时小李的速度为40÷3/4=53.3公里/小时。 ②小赵在乙市追上小李,则小李行驶路程为120公里,用时为7/8+(120-30)/80=2小时,故小李的速度为120÷2=60公里/小时。故小李的速度在53.3~60公里/小时之间。 综上,小李的速度小于34.3公里/小时或在53.3~60公里/小时之间。不可能为B选项的46公里/小时。 故本题选B。 3.近年来,“瘦肉精”、“地沟油”等食品安全恶性事件不断发生,食品安全防线的失守告诉我们,光是整治企业,问题并不能得到根本解决,在监管方面,还有大量的难题需要攻关。这表明: A、 内因要通过外因起作用 B、 外因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C、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D、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为马哲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外因共同影响事物的发展。 题干中保证食品安全的内因是企业生产,外因是市场监管。所以说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内因和外因双管齐下才能有效。所以选D。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排除。 B选项:内因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排除。 C选项: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排除。 故本题选D。 4.左边给定的是八面体的外表面展开图,右边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2008江苏B092】 A、 如图所示 B、 如图所示 C、 如图所示 D、 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为折纸盒题目。 A选项:折叠图中面2和面6是相邻面,而展开图中面2和面6不相邻,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面6内的6指向一个顶点,而展开图中6指向一条边,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面4内的4在上方,4的方向不应发生变化,所以C选项错误。 D选项:可由左侧图折出。 故本题选D。 5.某便利店销售一款牛奶,这款牛奶在店内每瓶售价8元,在店外自动售货机上的价格为每瓶10元,但依然有部分人选择在自动售货机上购买这款牛奶。以下选项若为真,最不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 有些人赶时间,当店内顾客过多时不愿意进店排队结账 B、 有些人购买目标单一,只想买牛奶并不想购买其他商品 C、 有些人不愿花精力进店寻找商品,自动售货机展示商品更直观 D、 有些人喜欢喝冰牛奶,只有自动售货机销售冰牛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寻找矛盾点 某便利店销售一款牛奶,店内每瓶售价低于店外自动售货机上的价格,但依然有部分人选择在自动售货机上购买这款牛奶。 第二步:分析选项 本题选非。 A选项:有些人赶时间,不愿意进店排队结账,因此在自动售货机上购买,可以解释,排除。 B选项:有些人只想买牛奶并不想购买其他商品,无法解释为什么在自动售货机上购买该款牛奶而不在店内购买,所以选B。 C选项:有些人不愿花精力进店寻找商品,自动售货机展示商品更直观,因此在自动售货机上购买,可以解释,排除。 D选项:只有自动售货机销售冰牛奶,因此在自动售货机上购买,可以解释,排除。 故本题选B。 6.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首要原则是: A、 迅速性原则 B、 组织性原则 C、 安全性原则 D、 慎重性原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为管理常识。 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首要原则是及时控制,减少损失,即迅速性原则。 故本题选A。 7.国画∶油画 A、 香蕉∶苹果 B、 生物∶生态 C、 青山∶森林 D、 青年∶年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并列关系。 第一步:分析题干 国画和油画是两种不同的绘画形式,为同级并列关系。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香蕉和苹果是两种不同的水果,为同级并列关系,当选。 B选项:生态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为对应关系,排除。 C选项:青山指长满绿色植物的山,森林指大片生长的树木,前者为山,后者为树,概念层级不同,不构成同级并列关系,排除。 D选项:青年是年轻的,为属性关系,排除。 故本题选A。 8.北京奥运会的圣火跨越了千山万水,传遍了五洲四海。无论哪个民族、哪种文化、哪种信仰的人们,都会从奥运圣火的传递中,感受到它彰显的进取精神,领悟到它承载的友谊信息,体会到它倡导的和平宗旨。“圣火”的传递,_________________。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让世界各地了解北京奥运,把世界人民汇聚到五环旗下 B、 表现了北京奥运会的特色,把世界人民汇聚到五环旗下 C、 让世界各地了解北京奥运,弘扬了和平与友谊的奥运理念 D、 表现了北京奥运会的特色,弘扬了和平与友谊的奥运理念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为语句填空题。 横线处在最后面,有总结全文的意思。前文说到圣火跨越了千山万水,传遍了五洲四海,这体现了“世界性”,文段中没有说到北京奥运的特色,所以排除B、D。而前文中已经有提及“友谊”“和平”,若结尾再写,就语义重复,所以排除C。 故本题选A。 9.连带责任保证是债的担保的一种,它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既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债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连带责任保证的是: A、 甲欠乙100万元货款,甲找来丙,三方约定,若三个月内甲不能偿还货款,由丙代乙主张债权 B、 甲欠乙100万元货款,甲找来丙,三方约定,若三个月内甲不能偿还货款,乙有权要求丙偿还全部货款 C、 甲欠乙100万元货款,甲找来尚欠自己100万元债务的丙,三方约定,若到期甲不能偿还货款,由丙代为偿还 D、 甲欠乙100万元货款,甲找来丙,将丙收藏的一副名画交给乙,约定若在三个月内甲不能偿还货款,乙有权取得该画的所有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法律类定义判断。 第一步:关键信息------①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②债务人没有履行债务的;③保证人承担债务。 第二步:题目详解 B选项:甲欠乙钱,与丙三方约定,如果甲不偿还,就由丙来偿还,符合定义,当选。 A选项:甲欠乙钱,与丙三方约定,如果甲不偿还,就由丙去要债,不符合③,排除。 C选项:甲欠乙钱,同时丙欠甲钱,说明丙也是债务人,不符合③,排除。 D选项:甲与乙约定用丙的藏画做抵押,说明丙不是保证人,不符合③,排除。 故本题选B。 10.澎湃∶蜿蜒 A、 犹豫∶彷徨 B、 踟蹰∶浏览 C、 疯狂∶坎坷 D、 激荡∶逶迤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语法关系。 第一步:分析题干 澎湃与蜿蜒在词义上无明显关系,考虑词语本身结构。 澎湃(péng pài)是双声词,蜿蜒(wān yán)是叠韵词。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犹豫(yóu yù)是双声词,彷徨(páng huáng)是叠韵词,与题干一致,当选。 B选项:踟蹰(chí chú)和浏览(liú lǎn)都是双声词,排除。 C选项:疯狂(fēng kuáng)既不是双声词也不是叠韵词,坎坷(kǎn kě)是双声词,排除。 D选项:激荡(jī dàng)既不是双声词也不是叠韵词,逶迤(wēi yí)不是叠韵词,排除。 故本题选A。 拓展: 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它有两个字,只有一个语素。 按类型分,连绵词有四种:双声词、叠韵词、非双声叠韵词、双声叠韵词。 双声词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连绵词; 叠韵词指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的连绵词; 非双声叠韵词指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连绵词; 双声叠韵词指两个音节的声母和韵母都相同的连绵词。 11.在黄河入海口,下列哪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