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022上海开放大学招聘工作人员29人名师考前押题卷I答案详解(3套版)

举报
资源描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她 2022年01月2022上海开放大学招聘工作人员29人名师考前押题卷I答案详解(3套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第壹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65题) 1.关于2013年我国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B、 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 C、 粮食产量较上年略有减少 D、 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万亿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为时政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并没有减少,C选项说法错误,本题选非,当选。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B选项: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再上新台阶。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D选项: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9万亿元。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故本题选C。 2.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2009广东067】 A、 如图所示 B、 如图所示 C、 如图所示 D、 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图形相异,优先考虑数数量、对称、一笔画、曲直、连接形式等;最后考虑找共性。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题干图形均由黑点和直线组成,优先考虑黑点和直线的数量。 本题规律: 题干图形黑点数依次为1,2,3,4,依次递增,故?处图形黑点数为5,排除A、B选项。 奇数项均有一条直线没有与黑点或其他直线相连,故?处应满足此规律,排除C选项。 故本题选D。 拓展: 如果一道题为多重规律,则第二个规律一般为找共性或数数量。 3.2016年是全球气候充满极端状况的一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已经超过40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警示线,甲烷浓度也飙升破纪录。气候变化的长期指标上升至新水平。南极和北极地区的海冰面积缩减严重,打破了最低纪录。俄罗斯、北极地区气温比长期平均温度高6℃—7℃,格陵兰冰川开始融化的时间提前,且速度更快,北极地区正以全球平均值两倍的速度变暖。与这段文字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 2016年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极端 B、 2016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创新高 C、 2016年南北极的海冰面积创出新低 D、 2016年俄罗斯地区气温比格陵兰地区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细节判断题 第二步:分析题干 根据“南极和北极地区的海冰面积缩减严重,打破最低纪录”,可知2016年南北极的海冰面积创出新低,所以C项与原文意思相符,所以选C。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选项的“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极端”与原文的“全球气候充满极端状况”不符,所以A错。 B选项:原文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已经超过40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警示线”,并不能得出“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创新高”,所以B错。 D选项:原文没有将“俄罗斯地区”与“格陵兰地区”的气温做比较,所以D错。 故本题选C。 4.单位安排甲、乙、丙、丁、戊、己、庚、辛8人出差,他们恰好被安排在宾馆同一排左右相邻的8个房间。已知:①甲和丙中间隔着3人;②乙和己中间隔着2人;③丁在庚的左边,他们中间隔着2人;④辛和戊中间隔着1人。根据以上信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下列哪项是不可能的: A、 丁在第一个房间 B、 丁在第二个房间 C、 丁在第三个房间 D、 丁在第四个房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 题干推理规则为: ①甲和丙中间隔3人 ②乙和己中间隔2人 ③丁在庚的左边,他们中间隔2人 ④辛和戊中间隔1人 第二步:分析选项 代入A项:当丁在第一个房间时,根据③可知庚在第四个房间。因为本题问的是“不可能”的情况,所以在满足A选项的情况下,只要能找一种排序不违背其余条件,即可以说明A项是可能的。可以安排顺序如下:丁、乙、甲、庚、己、辛、丙、戊,所以排除A。 代入B项:当丁在第二个房间时,根据③可知庚在第五个房间。因为本题问的是“不可能”的情况,所以在满足B选项的情况下,只要能找一种排序不违背其余条件,即可以说明B项是可能的。可以安排顺序如下:乙、丁、甲、己、庚、辛、丙、戊,所以排除B。 代入C项:当丁在第三个房间时,由③可知,庚在第六个房间。当甲在二时,为满足①,此时丙在六,与庚在六矛盾,排除;所以甲、丙只能在一、五或四、八。假设甲、丙在一、五,那么此时乙、己只能在四、七,此时剩下的二和八只能是戊、辛,这与④矛盾;假设甲、丙只能在四、八,那么乙、己只能在二、五,剩下的一、七只能是戊、辛,这与④矛盾,故该项不可能,所以选C。 代入D项:当丁在第四个房间时,根据③可知庚在第七个房间。因为本题问的是“不可能”的情况,所以在满足D选项的情况下,只要能找一种排序不违背其余条件,即可以说明D项是可能的。可以安排顺序如下:辛、甲、戊、丁、乙、丙、庚、己,所以排除D。 故本题选C。 5.-2.1,-1.3,(   ),7.7,(   ),23.11 A、 4.5,11.7 B、 3.5,15.9 C、 2.5,14.9 D、 5.7,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有小数点,所以优先考虑以小数点为分隔的组合数列 第二步:题目详解: 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观察,小数部分为1,3,(5),7,(9),11的奇数数列; 整数部分分别为:﹣2,﹣1,(2),7,(14),23,前后做差后可得:1,(3),(5),(7),(9),为二级等差数列。 所求项即为2.5和14.9。 故本题选C。 6.席勒曾经给成年人写过一篇童话:一个圆的一部分切去了,它希望自己是一个完美的圆,因此它就四处寻找它遗失的那一部分。但因为它不是一个完美的圆,所以只能慢慢滚动,由此得以沿途欣赏花草的芬芳,阳光的灿烂,并与蚯蚓娓娓而谈。有一天,它终于找到了自己遗失的部分,它高兴极了,因为它又是一个完美的圆。它又开始飞快地滚动。它在快速滚动中发现世界整个变了样,许多美好的东西都失去了,于是它又停下来,毫不犹豫地将千辛万苦找回的部分丢在路边,然后慢慢滚动着向前走去······这段文字意在: A、 告诉人们人生是由圆满和不圆满组成的 B、 告诉人们追求圆满的结局是不现实的 C、 告诉人们人生有时需要接纳不完美,不圆满 D、 告诉人们追求完美,圆满有时适得其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引用席勒的童话,先说一个圆为了找到丢失的部分,慢慢滚动得以沿途欣赏很多美好的东西,然后话题转折,当它找到丢失的部分后开始飞快滚动,反而丢失了许多美好的东西,所以它又丢掉找回的部分,慢慢向前。这个童话说明有点缺陷不一定是坏事,过分追求完美将会失去许多美好的东西,D选项的表述与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一致,所以选择D。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告诉人们人生是由圆满和不圆满组成的”表述不全面,所以A错。 B选项:“告诉人们追求圆满的结局是不现实的”表述太过于绝对,所以B错。 C选项:“告诉人们人生有时需要接纳不完美,不圆满”表述片面,所以C错。 故本题选D。 7.0.2,0.23,0.234,(   ) A、 0.0234 B、 0.1234 C、 0.2345 D、 0.234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考数字敏感性 第二步:题目详解: 容易看出本题规律为: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是在它前一项数字的末尾再加一个比它的前一位数字大1的数字。 故本题选C。 8.老张:你在这儿摆摊设点属于占道经营!小王:这儿是中山北路又不是中山北道,我占的什么道?以下哪项与上述对话方式最为相似: A、 甲:你这种执法行为一点人情味都没有!乙:我严格执法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B、 甲:你成天打游戏是在虚度年华!乙:我只有在游戏中才觉得年华没有虚度。 C、 甲:你工作时间不能抽烟!乙:我抽烟时从不工作。 D、 甲:你这种说法是栽赃陷害!乙:你这种说法是血口喷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 题干中小王故意曲解 “占道经营”的“道”,属于偷换概念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甲、乙的话不在一个领域内,且不冲突,与题干论述方式不同,所以A错。 B选项:甲、乙二人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与题干论述方式不同,所以B错。 C选项:乙故意将 “工作时间不能抽烟”曲解成为“抽烟的时候不能工作”,偷换概念,与题干相似,所以选C。 D选项:乙指责甲是在冤枉自己,与题干论述方式不同,所以D错。 故本题选C。 9.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尖毛草,是那里长得最高的茅草,可它的生长过程却极为特别。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但半年后雨水一旦到来时,却像施了魔法一样,三五天后,便会长到一米六至两米的高度。原来,在前六个月里,尖毛草不是不长,而是一直在长根部,雨季前,它虽然露头一寸,但却扎根地下超过28米。这段文字启示人们: A、 一个人成长不能只要地面以上的高度 B、 一个人的基础越牢,发展潜力越大 C、 起步最早的,不一定是发展最好的 D、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意图判断题,方法为总结原文的基础上可以引申推理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是在说尖毛草起初长得不高,之后像施了魔法一样长得很快,是因为起初长根,根长好了之后才长得那么快,说明根的重要性,只有选项B中的“基础”体现了根,所以选B。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只是说不能只看地面上高度,并没有说到根的重要性,所以A错。 C选项:文段主体为“尖毛草”,起步并不早,所以C错。 D选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体现不出,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10.蚕丝  之于(  )相当于  棉花  之于(  ) A、 珍贵  采摘     B、 村庄  盛开 C、 丝绸  棉被 D、 春蚕  城池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对应关系。 将选项依次代入题干。 A选项:珍贵的蚕丝,为形容关系;采摘棉花为动宾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B选项:蚕丝和村庄无明显关系;盛开是棉花的一种状态,为对应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C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