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终端产品公司企业战略管理方案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元终端产品公司企业战略管理方案 元终端产品公司 企业战略管理方案 目录 一、 公司概况 2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2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2 二、 项目简介 3 三、 五种竞争力量分析 6 四、 产业主要特征分析 21 五、 科技环境 22 六、 社会文化环境 26 七、 价值创造 30 八、 内部环境分析中的挑战 31 九、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32 十、 战略决策的基本类型 34 十一、 价值链分析 36 十二、 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四个标准 44 十三、 发展规划分析 49 十四、 法人治理结构 56 十五、 SWOT分析说明 66 十六、 人力资源分析 74 劳动定员一览表 74 一、 公司概况 (一)公司基本信息 1、公司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 2、法定代表人:李xx 3、注册资本:910万元 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 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 6、成立日期:2010-10-8 7、营业期限:2010-10-8至无固定期限 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 (二)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项目 2020年12月 2019年12月 2018年12月 资产总额 7035.32 5628.26 5276.49 负债总额 2320.65 1856.52 1740.49 股东权益合计 4714.67 3771.74 3536.00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项目 2020年度 2019年度 2018年度 营业收入 18755.24 15004.19 14066.43 营业利润 3305.09 2644.07 2478.82 利润总额 2710.24 2168.19 2032.68 净利润 2032.68 1585.49 1463.53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032.68 1585.49 1463.53 二、 项目简介 (一)项目单位 项目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43.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三)建设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28667.00㎡(折合约43.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47728.52㎡。其中:主体工程29113.06㎡,仓储工程9362.41㎡,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4669.37㎡,公共工程4583.68㎡。 (四)项目建设进度 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五)项目提出的理由 1、长期的技术积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公司已具备产品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并已获得了下游客户的普遍认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国家政策支持国内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规范产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下,本产业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伴随着提质增效等长效机制政策的引导,本产业将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项目产品亦随之快速升级发展。 (六)建设投资估算 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5731.5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674.6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57%;建设期利息275.0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5%;流动资金2781.8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68%。 2、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2674.65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0764.5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622.37万元,预备费287.77万元。 (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266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2546.30万元,纳税总额2074.49万元,净利润2952.6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1.69%,财务净现值-730.13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7.18年。 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28667.00 约43.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 47728.52 容积率1.66 1.2 基底面积 ㎡ 18060.21 建筑系数63.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276.69 2 总投资 万元 15731.54 2.1 建设投资 万元 12674.65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10764.51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1622.37 2.1.3 预备费 万元 287.77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275.03 2.3 流动资金 万元 2781.86 3 资金筹措 万元 15731.54 3.1 自筹资金 万元 10118.81 3.2 银行贷款 万元 5612.73 4 营业收入 万元 266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22546.30 "" 6 利润总额 万元 3936.89 "" 7 净利润 万元 2952.67 "" 8 所得税 万元 984.22 "" 9 增值税 万元 973.46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116.81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2074.49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7531.27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12144.10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7.18 含建设期24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1.69%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730.13 所得税后 三、 五种竞争力量分析 五种竞争力量模型是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存在于产业中的竞争远不只在现有企业间进行,而是存在于五种竞争力量,即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和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和替代品的威胁。这五种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产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及赢利水平,从而决定着企业在产业中的竞争优势和最终赢利能力。竞争激烈,意味着产业的总体赢利能力较低,导致许多企业纷纷退出该产业;相反,当竞争不激烈时,产业的总体赢利水平较高,这时,吸引了大量的企业纷纷进入。当然,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所面临的五种竞争力量的相对强弱情况会有所差异,因而对于企业经营及赢利的相应影响也有所不同,每,一个企业都应认真仔细地评价这些力量,有重点地分析其对于企业经营的不同作用。下面我们将对五种力量逐项进行分析。 (一)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潜在进入者是指不在本产业但是有能力进入该产业的公司,是现有企业潜在的竞争对手。潜在进入者能给产业带来新的生产能力、新的资源,同时他们也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一般来说,企业进入一个产业是因为该产业中的某些企业正在赚取高额利润。但这并不说明只要存在高额利润任何企业都能进入,产业内的现有企业通常会试图阻止潜在竞争者进入本产业。因为竞争者越多,现有企业越难保住市场份额、越难赢利。对于一个产业来讲,进入威胁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即进入壁垒和对现有企业的报复的预期。 1、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是结构性的进入障碍,由产业结构特征所决定,它包括六个主要壁垒源。 (1)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当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增加时,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降低的现象。规模经济的存在阻碍了潜在的进入,它使新进入者处于两难的境地。如果进入规模较大,则需要大量的资金,它将承担与大规模投资相对应的高风险,此外,产品供应的增加会压低产品价格因此引来现有企业的报复;如果规模较小,它们又会处于缺乏成本优势的地位。这两种情况都不是进入者希望看到的。规模经济可以通过各种商业活动达到。 (2)产品差异与客户忠诚 产品差异化是通过现有企业因以往的广告、服务、产品特色、信誉和顾客忠诚度而获得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顾客会渐渐相信一个企业的产品是独特的。差异化产品通常体现为特定的品牌,顾客往往对现有品牌有一定的忠诚度,这样就形成了进入壁垒。新进入者想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同现有企业竞争顾客。这就迫使进入者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来消除现有的顾客忠诚度,然后建立自己的客户群。这往往是一个缓慢的、代价高昂的过程。在这段时期,新进入者不得不承受缓慢的收入增长、较高的成本和较低利润甚至是亏损,无形中给企业带来了特殊的风险,如果进入失败的话,就会血本无归。例如,在国内,一说到国产品牌电脑,首先想到的就是联想。因为联想在技术方面是国内最好的。高品质的产品为联想带来了差异化,进而吸引了大量的忠实的顾客,因此给企业带来了持久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有利于企业获得丰厚的利润。 (3)资本需求 在新的产业中,竞争就意味着大量的资本投入。如果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对资本的要求越高,潜在的进入者就越有限。生产所需的工厂和设备、原材料采购和产品库存、营销等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特别是高风险和不可回收的前期广告、研究与开发等所需要的资本更多。除此之外,缺乏新产业中足够的人力资源、客户资源也会给新进入者带来困难。所以,即使新的产业很有吸引力,企业也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本支撑各种活动。2004—2005年间,我国钢铁产业的新增利润接近100%,极其诱人,但钢铁产业的进入门槛动辄几亿元,甚至几百亿元的投资规模又令业外人士望而却步。 (4)转换成本 转换成本是指顾客从现有企业的产品转向新企业产品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如果转换成本太高,消费者往往就会被锁定在现有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新进入者为使消费者接受这种转换,必须在成本或运营方式上有重大的改进。一般情况下,当各方的关系越稳固,转换成本就越高。例如,对于计算机使用者来说,从一种操作系统转向另一种操作系统通常会付出更多的金钱和时间成本。如果现在某人使用的是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配套的应用软件,他要转换为其他操作系统的成本就会很高。他不得不花较长的时间和精力来熟悉该系统,重新购买与该系统兼容的应用软件,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是不愿意进行转换的,除非有特殊需要或是新的操作系统有更出色的功能。 (5)分销渠道 潜在进入者进入一个新的产业,需要确保其产品的分销渠道。分销渠道的获得通常会成为潜在进入者的进入障碍。分销商往往不愿经销消费者尚未认知接受的新产品。在原有企业已经把理想的分销渠道占有的基础上,新的公司要想获得有利的分销渠道,可以通过压低价格、协同分担广告费用等方法促使分销渠道接受其产品,而这些方法的使用必然会降低利润。 (6)与规模无关的成本优势 现有企业可能拥有新进入者难以复制的成本优势。新进入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克服现有企业的这些成本优势,但这样又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减少利润。这些优势大多与企业的规模没有直接的关系。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与成本优势无关的因素。 (1)专利和专有技术。在很多产业中,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自主研发新技术,这些技术获得《专利法》保护,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例如,微软由于开发的Windows操作系统而获得专利,使其拥有了持续的竞争优势,基本上垄断了计算机操作系统市场,为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缺乏关键的专利和技术往往会阻碍进入,新进入者无论是开发潜在技术还是模仿专利技术都将付出昂贵的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