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病虫害——黄条跳甲

举报
资源描述
黄条跳甲 一、简介 黄条跳甲,别名狗虱虫、跳蚤虫,菜蚤子,鞘翅目叶甲科。 二、为害特点 以成虫和幼虫危害。成虫咬食叶片成无数小孔,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致整株菜苗枯死,还可加害留种株的嫩荚,影响留种;幼虫在土中危害菜根,蛀食根皮等,咬断须根,严重者造成植株地上部叶片萎蔫枯死。该虫除直接危害菜株外,还可传播细菌性软腐病和黑腐病,造成更大的危害。 三、形态特征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1.6—1.8mm,头部及胸部均黑色,腹部黄绿色至绿色,第1、2节背面及腹管后各有2条淡黑色横带,有时身上覆有稀少白色蜡粉。复眼赤褐色,触角第3—5节均有感觉孔,但不排成一列。额瘤不显著。腹管较短,约与触角第5节等长,中后部稍膨大,末端稍有绕缩;无翅胎生雌蚜体长约l.8mm,全身黄绿色,稍覆白色蜡粉。触角无感觉孔,额瘤及腹管似有翅蚜。 四、发生规律和习性 1年发生世代各地有异:黑龙江2代/年;华北地区4~5代/年;江浙4~6代/年;南昌5~7代/年;广州7~8代/年,世代重叠。以成虫在茎叶、杂草中潜伏越冬,翌春气温1O℃以上开始取食,20℃时食量大增,32~34℃时食量最大,超过34℃则食量大减,对低温抵抗力亦强。广州地区成虫无明显越冬期,一年中以4~5月(第一代)危害最烈。成虫寿命可长达1年,善跳跃,遇惊扰即跳到地面或田边水沟,随即又飞回叶上取食。晴天中午高温烈日时(尤其夏季)多隐藏在叶背或土缝处,早晚出来危害。成虫具趋光性,对黑光灯尤为敏感。成虫产卵于泥土下的菜根上或其附近土粒上,孵出的幼虫生活于土中蛀食根表皮并蛀入根内。老熟后在上中作室化蛹。 五、防治方法 1)清洁田园,深翻晒土。收获后彻底收集残株落叶,铲除杂草烧毁,并进行播前深翻晒土,以消灭部分虫蛹,恶化虫子越冬及食料基地环境,可减轻危害。 2)铺设地膜,避免成虫把卵产在根上。 3)加强幼苗期肥水管理,促菜株早生快长,以缩短或度过幼株受害危险期。 4)药杀幼虫。在重危害区,播前或定植前后用撒毒土、淋施药液法处理土壤,毒杀土中虫蛹。可用80%敌百虫可溶性粉配成毒土撒施土表浅松土(药:土=1∶50~100);或淋施90%敌百虫结晶1 000倍液或80%敌敌畏1 500~2 000倍液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