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题库加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题库加答案 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答案】: D 2、科学方法是理解、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 )。 A.科学思想方法 B.科学文化体系 C.科学对象 D.科学过程 【答案】: A 3、化学课堂上,有些同学只喜欢观看教师所做的演示实验,这种兴趣属于()。 A.感知兴趣 B.操作兴趣 C.探究兴趣 D.创造兴趣 【答案】: A 4、以学生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属于(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分科课程 【答案】: B 5、《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下列属于二级主题的是( )。 A.物质构成的奥秘 B.科学探究 C.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D.物质的化学变化 【答案】: C 6、下面不属于化学l的主题的是( )。 A.认识化学科学 B.化学实验基础 C.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D.物质结构基础 【答案】: D 7、下列高中化学体验性学习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 )。 A.经历 B.讨论 C.认同 D.形成 【答案】: D 8、对认知性学习目标水平的描述中,符合从低到高顺序的是( )。 A.知道、识别、认识、理解 B.说出、辨认、解释、应用 C.说出、认识、比较、归纳 D.能表示、举例、归纳、证明 【答案】: B 9、某教师在进行“常见的酸”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盐酸、硫酸、硝酸、醋酸的性质,然后总结出了酸的通性。该教师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实验法 D.探究法 【答案】: A 10、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列选项与之无关的是( )。 A.注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B.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C.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D.重视双基,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教学中心 【答案】: D 11、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硝酸铵 B.生石灰 C.烧碱 D.食盐 【答案】: A 12、学生在学习了钠、钾的性质后,总结出碱金属的一般性质,这种方法属于( )。 A.分析法 B.归纳法 C.演绎法 D.类比法 【答案】: B 13、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化学程标准在“学习情景素材”方面新增加了要求学生了解“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富营养化污染与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内容,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下述哪些变化()。 A.与时俱进,重点关注健康、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着力体现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B.坚持能力为重,着重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C.着重突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 D.总体控制内容总量和难度.加强了学科和学段衔接 【答案】: A 14、下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球掉人铁水中不会熔化 B.在一216℃时,氧是固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的温度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答案】: D 15、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汽油挥发,蜡烛受热熔化属于物理变化 B.把水加热至沸腾,有气体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把铁片浸入到盐酸中,有气体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 B 16、课堂上,老师在学生学完一个新的化学知识后会给出配套的习题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答案】: A 17、分类是化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根据能量的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C.根据分子组成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 D.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将一个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答案】: C 18、通过高中化学选修课程化学原理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 B.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C.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D.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答案】: D 19、下列不属于探究式教学特征的是( )。 A.问题情境特征 B.思维开放特征 C.教师主体特征 D.实践探索特征 【答案】: C 20、在学习“爱护水资源”内容时,某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初步掌握节约水的一些基本方法。”这一教学目标属于( )。 A.认知性目标 B.技能性目标 C.体验性目标 D.结果性目标 【答案】: D 21、常用来分析化学事实,帮助学生形成和理解化学概念,解释和论证化学原理等比较复杂内容的教学方法是( )。 A.讲述 B.讲解 C.讲演 D.讲说 【答案】: B 22、“看到CuSO4溶液,你想到了什么”这一问题适用于( )。 A.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B.探查学生的已有知识 C.转变学生的迷失概念 D.丰富学生的认识思路 【答案】: B 23、“化学平衡”概念所属的化学知识类型是()。 A.化学事实性知识 B.化学技能性知识 C.化学理论性知识 D.化学情意类知识 【答案】: C 24、在学习氯气的相关性质时,学习完物理性质教师没有马上学习化学性质,而是以快问快答的形式来检验学生对氯气物理性质的掌握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A.即时表现评价 B.活动表现评价 C.作业评价 D.档案袋评价 【答案】: A 25、下列教学目标属于“知识与技能”范畴的是( )。 A.认识溶解现象,指导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B.探究几种物 【答案】: A 26、研究者按照研究的目的,以一定的理论假设做指导,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之间因果的化学教学研究方法是(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行动研究法 D.文献检索法 【答案】: B 27、下列教学目标中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是( )。 A.能举例说明Fe、Fe2+、Fe3+间的转化,写出主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B.运用列表比较的方法,归纳总结各类金属化合物的性质 C.掌握乙醇这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应用 D.了解温度、浓度、压强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答案】: B 28、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小丽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小丽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猜想 B.实验 C.推理 D.归纳 【答案】: D 29、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答案】: A 30、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 )。 A.化学 B.化学与技术 C.物质结构与性质 D.化学反应原理 【答案】: D 31、下列初中化学认知性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  )。 A.记住 B.解释 C.识别 D.区分 【答案】: D 3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体现“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主题的情景素材?( ) A.太阳能海水淡化 B.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C.电解水实验及微观解释 D.我国的淡水资源危机 【答案】: A 33、下列对化学技能性知识的学习策略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多重联系策略 B.概念形成策略 C.可视化策略 D.练习一反馈策略 【答案】: B 34、在化学课程设计时,对“任务”“活动”和“情景”三者应( )。 A.各自孤立地设计 B.先孤立设计,再整合 C.整体设计、整体优化 D.突出“任务”、整体设计 【答案】: C 35、活动表现评价是一种值得倡导的评价方式。活动表现评价应体现(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答案】: B 36、常用来分析化学事实,帮助学生形成和理解化学概念,解释和论证化学原理等比较复杂内容的教学方法是( )。 A.讲述 B.讲解 C.讲演 D.讲说 【答案】: B 37、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C.氧气瓶通常是黑身黄字 D.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答案】: D 38、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菜肴香气扑鼻——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双氧水分解成水和氧气——分子是可再分的 C.压缩氮气——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D.冰与水的性质不同——分子的结构不同 【答案】: D 39、利用下列数据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用沸点数据分析分子的稳定性 B.用溶解度数据推断固体混合物分离的可能性 C.用原子(离子)半径数据推断某些原子(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D.用C的燃烧热和2CO(g)+O2(g)=2CO2(g)的反应数据,推算2C(S)+O2(g)=2CO(g)的反应热 【答案】: A 40、教师在讲授“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