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完整版附答案【综合题】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完整版附答案【综合题】 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 1、不属于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内容的有( ) A.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B.禁烟禁酒 C.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D.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E.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答案】: B 2、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A.法国的左拉 B.英国的斯宾塞 C.中国的孟子 D.苏格拉底 【答案】: B 3、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为()。 A.5年 B.6年 C.9 年 D.12 年 【答案】: C 4、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 A.个性的自由发展 B.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C.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D.学生各门功课成绩均好,不偏科 【答案】: B 5、下列课外活动中,能引发学生积极性的是( ) A.体育比赛 B.科普讲座 C.专家报告 D.班会 【答案】: A 6、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 A.学生个体 B.学生集体 C.教师个体 D.教师集体 【答案】: B 7、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答案】: B 8、我国在建国后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从而废除了旧学制,实行新学制,其时间是()。 A.1949年10月1日 B.1950年10月1日 C.1951年10月1日 D.1952年10月1日 【答案】: C 9、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 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 B.实现爱国教育 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 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 【答案】: C 10、学生念念叨叨地表述出自己正在进行的心智活动的情况属于()。 A.物质活动 B.物质化活动 C.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 D.内部言语活动 【答案】: C 11、掌握了汉语语法,在初学英语时总要用汉语语法去套英语语法表现的是(“)。 A.正迁移 B.具体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答案】: D 12、为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萌芽做出贡献的是() A.卢梭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桑代克 【答案】: C 13、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规律 B.教育对象 C.教育问题 D.学生 【答案】: C 14、要解决《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多、过少、过难、过易”的问题,应当贯彻()原则。 A.教学相长 B.启发诱导 C.长善救失 D.藏息相辅 【答案】: C 15、我国的《义务教育法》于()颁布。 A.1985 年 B.1986 年 C.1993 年 D.1999 年 【答案】: B 16、在学校教育中,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 B.班主任工作 C.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教学 D.少先队活动 【答案】: C 17、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答案】: D 18、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是()。 A.心理测验 B.心理分析 C.心理辅导 D.心理咨询 【答案】: A 19、人口的阶级构成对教育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上。 A.受教育程度的高低 B.受教育权的分配 C.科学文化素质 D.职业素质 【答案】: B 20、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答案】: C 21、“知是行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表明在德育过程中() A.知与行是紧密联系的 B.知比行重要 C.行比知重要 D.知与行是可以分割开的 【答案】: A 22、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复式教学 D.小组教学 【答案】: A 23、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体现了教师的( )。 A.知识素养 B.人格特征 C.教育专业素养 D.能力素养 【答案】: B 24、某男性体重80kg,每天以4km/h的速度快走30min,其代谢当量为3kcal/(h·kg),其每天能量消耗为 A.150kcal B.15kcal C.120kcal D.38kcal E.3.8kcal 【答案】: C 25、属于问题解决的过程是( )。 A.吃饭穿衣 B.猜谜语 C.漫无目的地幻想 D.回忆手机号码 【答案】: B 26、奠定班级理论基础的代表人物是( )。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杜威 D.赫尔巴特 【答案】: B 27、教学计划是( )。 A.对教学内容的整合 B.对教学形式的整合 C.对课程设置的整合 D.对教学方法的整合 【答案】: C 28、干预和训练感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2009-11) A.婴儿期 B.幼儿期 C.胎儿期 D.童年期 【答案】: A 29、学、思、习、行的提出者是( ) A.孟子 B.苟子 C.孔子 D.墨子 【答案】: C 30、在课堂上,小学生如果听得入神,可能会手托着腮帮、双眉紧锁或注释教师:如果听得高兴,就会眉开眼笑。甚至手舞足蹈。这表明,小学生的注意明显的() A.情绪色彩 B.随惹特征 C.个别差异 D.表演意识 【答案】: A 31、关于心理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有明确的界限 B.心理健康是固定不变的 C.心理健康是动态变化的 D.没有心理疾病就是心理健康 【答案】: C 32、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 D.道德情感 【答案】: D 33、婴儿的主要动作包括( )。 A.手的抓握 B.啃咬咀嚼 C.视觉定向 D.独立行走 【答案】: A 34、“道而释,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漸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 B 35、某社区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干预项目,预期达到的参与百分比为80%。应参与人数为200人,实际参与人数160人。此次活动的有效指数是 A.1.2 B.0.8 C.1.5 D.1.0 E.0.9 【答案】: D 36、“白板说”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其倡导者是()。 A.华生 B.洛克 C.格塞尔 D.卢梭 【答案】: B 37、反复检查个人的衣服鞋袜是否整齐属于下列哪种强迫行为?( ) A.强迫性洗手 B.强迫性计数 C.刻板的仪式性动作 D.强迫性自我检查 【答案】: D 38、智力也叫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想像力 【答案】: C 39、个体发展过程中坏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是() A.可塑期 B.发展期 C.青春期 D.关键期 【答案】: D 40、按治疗手段建立的学科分类,把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疾病归在 A.妇产科学 B.外科学 C.儿科学 D.内科学 E.诊断学 【答案】: D 41、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属于()。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答案】: C 42、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 A.教师主导 B.学生的管理作用 C.教材的媒体作用 D.学生的主体作用 【答案】: D 43、一级预防属于( ) A.定期预防 B.病因预防 C.临床前期预防 D.初始预防 E.临床预防 【答案】: B 44、测验主要以()进行。 A.口试 B.笔试 C.面试 D.交谈 【答案】: B 45、1897年,()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学堂。 A.孟子 B.盛宣怀 C.荀子 D.庄子 E.朱熹 【答案】: B 46、()是指辅导教师设身处地去体会受辅导学生的内心感觉,进人到他的内心世界之中。 A.关注 B.尊重 C.真诚 D.同感 【答案】: D 47、国民基础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 A.全民性 B.未来性 C.强迫性 D.基础性 【答案】: D 48、在我国,长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 )。 A.交往活动 B.获得经验的活动 C.特殊的认识活动 D.一般的认识活动 【答案】: C 49、不能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的共同发展趋势的是( )。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答案】: A 50、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茨基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答案】: A 第二部分 多选题(50题) 1、班级管理包括()等几个基本环节。 A.提前调研 B.了解学生 C.制定计划 D.组织实施 E.评价总结 【答案】: BCD 2、学生是具有发展的()的人。 A.特点 B.潜能 C.主体 D.需要 E.价值 【答案】: BD 3、自述法的具体形式有()。 A.日记 B.周记 C.作文 D.自传 E.内心独白 【答案】: ABCD 4、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的原则有( )。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提早自立原则 E.无歧视原则 【答案】: ABC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E.个别差异性 【答案】: ABCD 6、我国中小学课程具体表现为()。 A.教学大纲 B.课程计划 C.教学目标 D.课程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