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精选题库审定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精选题库审定版 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 1、以下不属于幼儿园教育评价作用的是()。 A.促进幼儿园园长的发展 B.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C.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D.帮助幼儿和教师共同发展 【答案】: A 2、下列哪一条符合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B.从边缘部分到中央部分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 【答案】: C 3、幼儿园的“娃娃家”游戏属于( ) A.结构游戏 B.表演游戏 C.角色游戏 D.智力游戏 【答案】: C 4、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共合要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年按要求法里。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A.表演游戏 B.建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规则游戏 【答案】: D 5、 若儿童言语发育、社会交往出现障碍,而且伴有行为异常,兴趣奇特,往往是()的症状。 A.口吃 B.缄默症 C.自闭症 D.多动症 【答案】: C 6、 一名从未见过飞机的幼儿,看到蓝天上飞过的一架飞机说“看,一只很大的鸟!”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反映的特点是(  ) A.过度规范化 B.扩展不足 C.过度泛化 D.电报句式 【答案】: C 7、福禄贝尔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创制的活动玩具被称为( )。 A.凡物   B.积木   C.恩物   D.念物 【答案】: C 8、《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基本指导思想集中反映在总则里,贯穿在整个《纲要》的各部分,其基本指导思想不包括(  )。 A.终身教育的理念 B.“以知识为本”的幼儿教育 C.面向世界的科学的幼儿教育 D.“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 【答案】: B 9、爸爸妈妈在看电视时,高兴地笑了出来,旁边搭积木的宝宝看到了也跟着笑了起来。这一现象反映幼儿情绪具有() A.社会性 B.冲动性 C.感染性 D.深刻性 【答案】: C 10、评估幼儿发展的最佳方式是()。 A.平时观察 B.期末检测 C.问卷调查 D.家长访谈 【答案】: A 11、下列关于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关系,论述错误的是( )。 A.科学概念的发展取决于日常概念 B.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 C.科学概念依赖于日常概念的发展 D.日常概念是通过科学概念向上生长发展的 【答案】: A 12、下列不属于幼儿期性格典型特点的是( ) A.活泼好动 B.喜欢交往 C.好奇好问 D.自制力强 【答案】: D 13、儿童的理解主要是( )。 A.直接理解 B.间接理解 C.表面理解 D.客观性理解 【答案】: A 14、(2020年真题)有些婴幼儿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拒绝母亲的爱抚,其依恋类型属于(  )。 A.焦虑—回避型 B.安全型 C.焦虑—反抗型 D.紊乱型 【答案】: C 15、教育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问卷法 D.作品分析法 【答案】: B 16、游戏是成人在儿童自发游戏的基础上,为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大都由教师组织儿童进行,有时也可以由儿童组织进行。这种游戏被称为( ) A.有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 【答案】: A 17、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  )发生的标志。 A.最初诱发性微笑 B.最初社会性微笑 C.最初生理性微笑 D.最初自发性微笑 【答案】: B 18、在科学活动《奇妙的气味》中,教师准备了分别装有水、食醋、酱油等液体的瓶子,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幼儿在活动中使用了什么方法? A.实验 B.参观 C.观察 D.讲述 【答案】: C 19、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答案】: A 20、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主要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 )。 A.尊重儿童的个性   B.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C.重视儿童学习的自律性   D.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 【答案】: D 21、学前教育中对0—3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是(  )。 A.托儿所 B.托幼园所一体化 C.幼儿园 D.儿童福利院 【答案】: A 22、腹泻是小儿常见疾病,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是( ) A.患感冒、中耳炎、肺炎等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导致腹泻 B.喂养不当,如进食过多、食物不易消化等,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腹泻 C.食物或餐具被细菌的毒素污染,引起胃肠道发炎,引起腹泻 D.以上各项均是 【答案】: D 23、特别适用于与不易见面的家长联系的书面联系形式是(  )。 A.家长园地 B.问卷调查表 C.宣传板 D.联系手册 【答案】: D 24、下列关于婴儿注意选择的偏好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偏好分散刺激多于集中刺 B.偏好直线多于曲线 C.偏好规则模式多于不规则模式 D.偏好复杂的刺激 【答案】: D 25、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和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的方法是() A.讨论法 B.语言法 C.演示法 D.体验法 【答案】: C 26、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 ) A.重要位置 B.主要位置 C.首位 D.次位 【答案】: C 27、3岁男孩开始出现频繁呛咳后发生面部青紫,首先要考虑()。 A.急性肺炎 B.粟粒性肺结核 C.气管异物 D.药物中毒 【答案】: C 28、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捏住,这是新生儿的(  )。 A.怀抱反射 B.抓握反射 C.觅食反射 D.吸吮反射 【答案】: B 29、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 A.保教幼儿和服务家长 B.看护幼儿和服务家长 C.培养习惯和传递知识 D.保育和教育幼儿 【答案】: A 30、()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机状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 A.心境 B.激情 C.惊悚 D.应激 【答案】: D 31、幼儿难以理解反话的含义,是因为幼儿理解事物具有( )。 A.双关性 B.表面性 C.形象性 D.绝对性 【答案】: B 32、所谓()是现实允许的教育条件下幼儿德、智、体各方面尽可能的发展,但并不要求各方面发展到相同程度,即允许有差异。 A.全面发展 B.差异发展 C.共同发展 D.个性发展 【答案】: A 33、儿童的正常听力一般为0—20分贝。若听力在(  )分贝则为轻度听力障碍。 A.36—55 B.56—70 C.71—90 D.21—35 【答案】: D 34、婴幼儿喜欢成人的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 A.生理性需要 B.情绪表达性需要 C.自我调节性需要 D.社会性需要 【答案】: D 3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侵犯行为的是( ) A.偷窃行为 B.攻击行为 C.破坏行为 D.欺负行为 【答案】: A 36、在原始社会时期,幼儿教育是完全融合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其主要任务是(  )。 A.使幼儿学到基础知识 B.使幼儿学会基本技能 C.保证幼儿的存活 D.使幼儿学会劳动 【答案】: C 37、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 C 38、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注意“教学做合一”,强调(  )。 A.“学”是中心 B.“教”是中心 C.“做”是中心 D.“教”与“学”是中心 【答案】: C 39、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到(  ),我国要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A.2010年 B.2015年 C.2020年 D.2025年 【答案】: C 40、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是()的儿童思维阶段理论。 A.桑代克 B.皮亚杰 C.斯金纳 D.杜威 【答案】: B 41、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 )。 A.1-3个月 B.5-6个月 C.1岁左右 D.3岁以上 【答案】: B 42、解决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在于(  )。 A.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B.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变观念 C.加强研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 D.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答案】: C 43、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经过研究得出假设:如果17岁时达到的智力发展水平为100%的话,则(  )时已达50%。 A.2岁 B.3岁 C.4岁 D.5岁 【答案】: C 44、在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各因素中,(  )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 D.家庭 【答案】: A 45、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 )等方面的发展。 A.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 B.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 C.能力、情感、态度、知识、技能 D.情感、态度、知识、技能、能力 【答案】: B 46、婴儿对看得见而又拿不到的玩具,产生不愉快情绪,但当玩具在眼前消失时,不愉快情绪也很快消失。这是( ) A.情绪的内隐性 B.情绪的依赖性 C.情绪的受感染性 D.情绪的情境性 【答案】: D 47、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诗。这种记忆属于() A.意义记忆 B.理解记忆 C.机械记忆 D.逻辑记忆 【答案】: C 48、教师对幼儿说:“不转乱跑,不准插嘴,不准争吵.”这样的话语,所违背的教育原则是() A.正面教育 B.保教结合 C.因材施教 D.动静交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