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今年11月份长春惊现“冻雨”奇观。冻雨过后“草木皆冰”。“冻雨”的形成属于(    ) A. 凝固 B. 液化 C. 凝华 D. 升华 2.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日食 B. 照镜子 C. 筷子折断 D. 用放大镜看字 3. 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4.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船 B. 山 C. 河岸 D. 岸边树木 5. 一个铝合金块的质量为1.8kg,下列情况铝合金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 把铝合金块熔化铸成一个零件 B. 把铝合金块压成铝合金板 C. 把铝合金块从赤道拿到南极 D. 把铝合金块挫成一个螺丝 6. 下列估测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课桌的高度约为2m B. 眨一次眼睛的时间约为5s C. 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D. 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37℃ 7. 室内火灾发生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吸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    ) A.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 B.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 C.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 D.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 8. 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及其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 ②④ B. ③① C. ②① D. ③④ 9. 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P为台面,未放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当把重物M放在台面P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B. 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C. 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D. 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10. 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kg/m3,一块质量为0.79kg,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泡沫钢,孔隙度是(    ) A. 99% B. 90% C. 10% D. 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2.0分) 11. 悠扬的笛声是______ (选填“空气”或“笛子”)振动产生的,笛声是通过______ 传入耳朵的。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2. 寒冬,室外装满水的缸容易破裂。因为,通常气温低于______℃时,缸里的水从表面开始凝固,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结成冰后质量______,体积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而把水缸胀裂。 13. 如图所示,两个形状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根据图中液面的高度和液体密度知识,可知A液体是______,B液体是______。(ρ水>ρ酒精) 14. 和大多数物质一样,汽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下降,汽油密度会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受此因素影响,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每立方分米)汽油的价格会______(选填“上调”或“下调”)。 15. 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问题: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运行时间/h 里程/km 1 北京南 始发站 08:00 0 0 2 济南西 09:32 09:34 1.5 406 3 南京南 11:46 11:48 3.8 1023 4 上海虹桥 12:55 终点站 4.9 1318 (1)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路程是______km,合______m。 (2)列车在______路段运动的最快。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6. 请你根据要求进行作图: 如图所示,一条入射到水面的光线,画出其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17. 请你根据要求进行作图: 如图所示,画出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一束光通过凸透镜的光路。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 18. 图中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A、B、C三种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 。(填字母代号)。 (3)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 ℃。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 (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4)实验器材中纸板的作用:______ 。 (5)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是原因是______ 。 19.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所选器材有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等,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不用平面镜而选用玻璃板,是因为玻璃板透明,便于______。 (2)将白纸平铺在实验台面上,然后将玻璃板立放在白纸上,并使玻璃板与实验台面______。 (3)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蜡烛A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与蜡烛A大小______,记录此时蜡烛A、B的位置。 (4)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蜡烛A位于3位置时的像在______点;蜡烛A由1位置移到2位置,像的大小______。 (5)如图丙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物体AB,请在图中画出AB在镜中成的像A′B′。 2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为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到______。 (2)如图甲所示,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的、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一成像特点;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______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35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再移动光屏到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出现倒立、等大的像。 (4)如图丙所示,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的镜片,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的镜片是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可用于矫正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21. 把一枚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沉入水底。这枚鸡蛋的密度究竟多大呢?为此,小明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度盘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 (2)天平平衡后,小明完成以下实验步骤,但是实验顺序打乱了,请你按合理的顺序排列:______。 A.将鸡蛋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用小烧杯接住溢出来的水(如图乙所示) B.往量筒中放鸡蛋时,发现量筒口径小,放不进去 C.用托盘天平测得鸡蛋的质量为54.2g D.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3)测得鸡蛋的密度为______g/cm3。 (4)从理论上分析,实验中,由于小烧杯的水不能倒干净,会导致测量结果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22. 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5s后听到回声,那么该同学距山崖大约是多少米?(V声=340m/s) 23. 医院里有一个容积为0.01m3的氧气瓶,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求: (1)这瓶氧气的质量为多少kg? (2)在一次抢救病人的过程中用去了5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多少kg/m3?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冻雨”是水变成冰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 故选:A。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2.【答案】B  【解析】解: A、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照镜子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正确; C、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C错误; D、用放大镜看字,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3.【答案】C  【解析】解: 利用会聚太阳光法测焦距时,要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白纸(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白纸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可得凸透镜的焦距。可见ABD错、C正确。 故选:C。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凸透镜的焦点。据此可以利用会聚太阳光法测凸透镜的焦距: 太阳光可以近似看为平行光源,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便是焦距。 本题考查了会聚太阳光法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注意:凸透镜要正对太阳光。 4.【答案】A  【解析】解:A、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A符合题意; B、若以山本身为参照物,那它只能是静止的,而且一般是不能选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B不符合题意; C、以河岸为参照物,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不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山与岸边的树的位置没有发生了变化,山是不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