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00字

举报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00字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00字 在阅读《爱心与教育》时,一篇篇讲真话,有感情,充满爱心的文章时常让我感动。 这本书的作者是李镇西,由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作者对“逆境”学生的关心,对“后进”学生的转化,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心理”教育的尝试,对“有效”德育的探究,精要的教理阐述,精典的教例剖析,科学的研究方法,明晰的研究思路,研究的时效性令人佩服。 作者对爱的教育的升华是这样说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的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班里一名学生刘某,稍有不顺的就大发脾气,希望通过发泄愤怒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我为他提供了释放的空间,训练他学会用动作释放自己的情绪,训练他在情绪冲动时,能从自我的情绪中跳出来,更好的观察自己和别人,客观的面对和分析^p 所面临的问题,改变自己钻牛角尖的思维方式。 为了帮助他学会如何爱别人,我召开了一次班会,让全班同学在教室里布置各种障碍物,我蒙上眼睛,让他扶着我穿过障碍,其他同学观察,他扶着我胳膊的手柔和而坚决,他很轻声的告诉我应该怎么走,我的头、膝盖不时碰到他防止我撞上障碍物的手上。在一片黑暗中,他是我的眼睛,我的希望,而他却是那么温和、那么细心,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暖流在我心中涌动,但我的心却在唱歌:他知道如何关心别人,爱别人,爱是人的本能。然后,我又让以前与他关系比拟恶劣的同学蒙上眼睛,让他扶他们穿过障碍。几个下来,同学们都反映他非常细心,值得信赖,他也表示以后与同学相处要互相宽容、互相谅解。从此以后,他变得爱同学了,爱老师了,相信他也会用同样的爱,爱父母,爱社会,爱国家。 当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连接起来的时候,这种爱变得伟大了,我们的职业也变得伟大了。师爱,并用这种无私的爱引导学生,就是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书中深化浅出地讲解,精彩的教学案例,让我更系统地理解了进步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意义,更全面掌握了如何进步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其中令我触动最大的是针对后进生转化的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试着把几个成绩差又不甘落后的学生组织起来,建立了一个学习互助小组,每天一起学习,共同讨论个人所碰到的问题,分享大家的经历,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首先,进步了信心,获得了群体认同感。在学习小组中,同学们再也不感到自己是孤独的,受人歧视的,而是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由于没有了先前那种怕被人看不起的畏缩心理,因此在小组交流会上每个成员都积极踊跃地发言,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一扫以前那种焦虑、沉闷、烦躁的心态。 其次,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在学习小组中,刚开场我就要求他们做到“会的给不会的讲,进步快的给进步慢的讲,在某科目擅长的给不擅长的讲,共同性的难题大家共同承当”的互助性原那么。比方你数学好,你就多承当数学难题的主攻任务;他英语好,那在英语上就多当当小老师。这样,讲者为担当起荣耀的使命往往“备课”认真,讲解耐心细致,结果让自己也更加纯熟透彻地掌握了所讲的内容;而听者为了对得起“老师”的一番苦心,不在“老师”面前丢脸献丑,总是虚心请教、专心致志。 再者,互相催促,共同进步。在学习较差的学生身上往往存在着懒散、松懈的缺点,成立学习小组后,谁都不愿意在这个新的小群体中落后,因此自我约束力大大加强。另外,在平时大家互相监视的环境中,小组还选出了常务小组长,由成员轮流担当,由他负责监视小组成员中的懒散、松懈现象,并及时提醒和批评。 最后,活泼了学习气氛。在小组学习中,学习形式丰富多彩,比方有演讲、朗读、辩论、抽签答题、小组对抗、抢答等,大大多于单人学习的形式,其气氛热烈,轻松活泼,从而消除了精神上的疲劳感。 无论是哪种学习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向那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擅长钻研,勇于创新,找到合适自己特点,符合学生实际的有效进步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爱学、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00字 近日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不得不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真实而感人的事例一次又一次地出如今脑海里,只觉得做他的学生实在是无比幸福的事。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为我们刻画了崇高的教育,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 一、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爱学生,就必须擅长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理解他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有哪些快乐和痛苦。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这种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帐,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目光;而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老师对学生爱的表达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学生失意的时候,给他一点鼓励;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一点帮助;学生悲伤的时候,给他一点抚慰;学生快乐的时候,走到他们中间一起分享快乐……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做老师。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是我们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一道防线。 二、用心灵赢得心灵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必然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生。教育者对后进生的爱,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情感的自然流露。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育者: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即使是那些被自己认为“一无是处”、“无可救药”的学生,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美妙的道德的萌芽。对后进生的转化,与其向他们“灌输”,不如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仁慈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这种做法,绝不仅是一种教育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有真诚而产生的互相信任。而当我们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时,将是无比幸福的,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三、鼓励优生超越自我 老师对优生的感情几乎是不需要培养的,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班上的优生多一些,因为他们有较强的知识承受才能,学习成绩优异,各方面的工作才能突出,可以成为老师的助手。但他们也存在着作为老师的“好学生”,家长的“好孩子”所特有的一些缺点:容易自满,不求上进,比拟骄傲自负,容易产生虚荣心,面对困难挫折的心理承受才能较差,当然还有个性方面的一些特点。培养优生,要注意: 1、引导优生树立志向。引导优生意识到,成绩比别人好,就意味着将来比别人多一份责任,从如今就应比别人多一份努力;帮助优生认识自己。帮助优生超越详细的考试分数和名次,通过与其他出色的少年英才的比拟,通过对自己求学过程中成功的经历与失败的教训的冷静分析^p ,通过各种详细的课内外理论,正确全面的认识自己,进而针对性的开展自己; 2、教育优生保持童心。让他们通过与班上同学的平等相处,感受同学们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优良品德,让他们在同学效劳的过程中体验一种奉献的幸福,让他们面对分数和荣誉会淡然处之互相谦让,以培养自己豁达而淡泊的心境。 3、鼓励优胜超越自我。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理论,以发现并开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甚至有意识设置一些难题去“折磨”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自己与自己“过不去”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 对于孩子,要教诲他们,有时很困难,有时也很容易,只要真正爱他们,他们会爱你得更深、更真切。当爱存在与师生之间的时候,就无坚不摧。作为一个老师,当然需要渊博的知识,也需要扎实的根本功本领,但更需要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