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书法教育促进小学生习惯养成实践研究”立项课题开题论证报告资料

举报
资源描述
“双减背景下双减背景下书法教育促进小学生习惯养成实践研究书法教育促进小学生习惯养成实践研究”开题开题论证论证报告报告前言:“双减”落地,聚焦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号角井然吹奏。艺术教育成为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冶审美情操具有重要作用,是全面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需要。“双减”政策推出后,青少年的课业负担明显减轻,业余时间明显增多,可以有大量时间追求自己的爱好、特长,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同时也在思考怎样将“双减”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让青少年更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双减”背景下,作为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艺术教育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的作用就更加凸显。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性格、塑造优良的品格,从而使其更好融入社会发展、实现自身价值。“双减”政策的实施,对素质教育的推动有所助力,同时也让公众对教育的目的与本质又一次有了思考。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以汉字为重要载体的书法教学不光是一种美的教育,还具有育德、启智、健体、审美的综合效应。随着“双减”政策的推出,学校更是把书法课程作为课后服务的重点课程、特色课程来建设,以期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创造高雅的校园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练习书法需要安静的书写环境,习书者必须平心静气,凝神沉思,全神贯注,否则便不能真正把字写好。所以,书法练习本身就可以消除烦燥,愉悦身心。无论习书者采取何种坐姿、站姿,都可以使身心神通气畅,所以人们常说书法可以康身悦情,有益健康。学习书法自然也就离不开读写古人文辞、感悟文意,通过书法阅记古人书法名篇,书写古人箴言、警句,使自己能够得到情操修养方面的道德教育和文化熏陶。人的思想品质得到彻底改造,灵魂得到彻底净化,行为准则得以规范。正可谓“学书做人”,有益身心。书法中不同的风格艺术,易于学生思想情操的修炼与提升。如书法艺术中的“大气宽厚”风格,让学生懂得做人应心胸开阔,坦荡大方。书法艺术中的“穿插避让”,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礼仪教育,拥有谦让的品格之美。书法艺术中的匀称协调,让学生知道为人处世的和谐相处。书法艺术非常注重人品与书品的和谐统一。历代有成就的书法家都有高尚的品格,如颜真卿的忠贞爱国、柳公权的刚正不阿、苏东坡的超尘脱俗等,让学生懂得人品高于书品。因此,学习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个人修养,这恰好发挥了书法教育中的育人功能。.3在“双减”教育政策的不断深化推进下,为了有效减轻学生在校书法学业负担和校外书法培训负担,书法课堂教育教学工作者在书法课堂教学中不能只限于注重对学生书法基础知识的灌输,而应更多地注重对学生书法核心素养的培养。书法教育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著整个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与文化内涵,对不断提高学生的书法核心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书法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书法的艺术精神与文化内涵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才能提升学生的书法核心素养。1.本课题提出的背景中国书法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国书法除了本身具有的艺术形式以外,其自身的独特文化魅力也是值得中国人去继承和发扬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用键盘代替写字,汉字书写的重要性逐渐被边缘化。2.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离开了书法,就无法全面了解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我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内容包括加强书法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必需的保障,各级教研部门要把书法教育纳.4入教学研究工作的范围,要对书法教育学生用书进行审查。我校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有 2737 名学生,同时我校还是重庆市书法艺术特色学校。因此,本课题以书法教育促进小学生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具有深厚的研究意义与研究价值。3.本课题核心概念界定书法教育:书法教育是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习惯养成:习惯是指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广义的习惯不仅仅是动性的、生活方式性的或社会风尚性的,还概括人类所有的优点,甚至包括善良仁爱这样永恒的主题。4.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4.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孙振坤老师于 2013 年发表了题为古墨生香,写意语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书法教育的思考与尝试的论文,在该文中对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进行解读,提出书法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强调是的汉字的书写和书法的审美鉴赏。雷实老师于 2013 年发表了题为书法教育语文课程中华传统文化-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试析的文章,作者在该文中从书法教育与语文课程、书.5法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两个角度对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使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对纲要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感悟。4.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Cecilia W.P.Li-Tsang 于2015 年发表题为视觉记忆训练课程对香港小学生汉字书写的影响的文章,作者在该文中指出视觉记忆训练可以有效帮助香港小学生排除汉字认知障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Emily McMaster,TaraRoberts 于 xx 年发表2015 年适龄儿童的文字书写现状调查,认为文字的书写能力应该是儿童在学校期间完成的学习任务,因此为了对澳大利亚小学生文字书写的课堂教学情况产生正确的认识,作者于 2015 年对澳大利亚 3 所学校的 9 个班级小学生课堂书写文字的时间、教师促进學生书写采取的技术手段等内容进行观察与分析。5.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在挤出时间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显然是存在不合理之处的,而且即使教师通过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调节,在课堂中为书法教育争取了时间,然而学生的书法体验与实践也是无法在语文课堂中实现的。因此我课题小组主张.6利用课余时间,以校本特色教育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不让书法教育与语文教学争宠,而是给予它们平等的位置。6.本课题研究对象xx 希望小学的小学生。7.本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7.1 研究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书写方式,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手眼的协调力。(2)培养学生作品欣赏能力、养成爱护作品的习惯。(3)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及学习古人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精神的领悟。(4)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学习古人的不断探索,追求卓越的精神。7.2 研究内容。(1)对 xx 希望小学学行为习惯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2)对我国书法教材为基础对学生养成习惯存在的盲点分析。(3)开发出与学生养成习惯相关的书法校本课程。(4)将书法教育与小学生习惯养成紧密相连,设定相应的评价细则。8.研究思路及方法.78.1 研究思路。以学校书法课题组的老师和小学生作为书法教育促进小学生习惯养成实践研究的主客体,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8.2 技术路线。了解书法教育在当今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总结制定研究方案,撰写开题申请书开题论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阶段总结深化研究结题鉴定总结推广。8.3 研究方法。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调查法、文献法、对比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以及反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9.研究计划和安排准备阶段(xx.04xx.05)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分析课题研究现状,建立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撰写课题方案。实施阶段(xx.06xx.04)召开课题组会议,按照课题成员分工与实施计划进行研究;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交流活动,分阶段进行课题小结,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课题实施策略。总结阶段(xx.04xx.06).8收集整理学生作品,教师作品,优质教案,书法论文等相关资料;提炼、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等。10.本课题研究预期成果(1)小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的问卷调查,问卷形式。(2)书法教育促进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可行性,论文形式。(3)校本课程书法教育教学实践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4)整理学生书法作品集,其他形式。(5)完成书法教育促进小学生习惯养成实践研究,结题报告。11.完成课题的保障性及可能存在的问题11.1 完成课题的保障性分析。本课题小组成员均为 xx 希望小学一线书法教师,从事书法教育多年,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可以说这是这些一线书法教师在能力和素质上的高度为课题演技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由于本课题研究内容为本校校本课程,同时也是我校特色办学的出发点,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我校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顾问组:领导组:.9专家指导组:课题研究组:课题核心组成员:11.2 该课题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从未来的研究过程中预测可能遇到的最大难度就是经费的不足,由于经费的限制,使得我校本课程无法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现;师资力量的紧缺也是重要的难题之一,虽然我校现已具备多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书法教师,但随着我校书法特色办学的深入发展,对教师的质量和数量要求都会有所增加,而教师队伍的扩张就成了一个制约我课题研究的重要问题。12.课题经费预算参考文献: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