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内部题库含答案AB卷

举报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内部题库含答案AB卷 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 1、数学的三个基本思想不包括()。 A.建模 B.抽象 C.猜想 D.推理 【答案】: C 2、设 A 为 n 阶矩阵,B 是经 A 若干次初等行变换得到的矩阵,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 B.|A|≠|B| C.若|A|=0,则一定有|B|=0 D.若|A|>0,则一定有|B|>0 【答案】: C 3、关于APTT测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肝素治疗期间,APTT维持在正常对照的1.5~3.0倍为宜 B.受检者的测定值较正常对照延长超过10秒以上才有病理意义 C.APTT测定是反映外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 D.在中、轻度FⅧ、FⅨ、FⅪ缺乏时,APTT可正常 E.在DIC早期APTT缩短 【答案】: C 4、创立解析几何的主要数学家是( ). A.笛卡尔,费马 B.笛卡尔,拉格朗日 C.莱布尼茨,牛顿 D.柯西,牛顿 【答案】: A 5、设 a,b 为非零向量,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易错) (1)a×b 垂直于 a;(2)a×b 垂直于 b;(3)a×b 平行于 a;(4)a×b 平行于 b。 正确的个数是( ) A.0 个 B.1 个 C.3 个 【答案】: C 6、正常人外周血经PHA刺激后,其T细胞转化率是 A.10%~30% B.70%~90% C.50%~70% D.60%~80% E.30%~50% 【答案】: D 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的三个基本属性是()。 A.基础性、竞争性、普及型 B.基础性、普及型、发展性 C.竞争性、普及性、发展性 D.基础性、竞争性、发展性 【答案】: B 8、中学数学的( )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与桥梁,是体现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策略体系”和“便于操作的实施程序”。 A.教学标准 B.教学大纲 C.教学策略 D.教学模式 【答案】: D 9、细胞因子测定的首选方法是 A.放射性核素掺入法 B.NBT法 C.ELISA D.MTT比色法 E.RIA 【答案】: C 10、“以学生发展为本”中“发展”的含义包括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人特长的发展以及( )的发展。 A.科学 B.可持续性 C.活泼主动 D.身心健康 【答案】: C 11、数学的三个基本思想不包括()。 A.建模 B.抽象 C.猜想 D.推理 【答案】: C 12、男性,67岁,因低热、乏力2月余就诊,两侧颈部可触及多个蚕豆大小淋巴结,脾肋下2cm,RBC4.25×10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答案】: D 13、血浆游离Hb的正常参考范围是( ) A.1~5mg/dl B.5~10mg/dl C.10~15mg/dl D.15~20mg/dl E.20~25mg/dl 【答案】: A 14、“三角形内角和180° ”,其判断的形式是( ). A.全称肯定判断 B.全称否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 D.特称否定判断 【答案】: A 15、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的疾病是 A.类风湿关节炎 B.强直性脊柱炎 C.新生儿溶血症 D.血清过敏性休克 E.接触性皮炎 【答案】: A 16、B细胞成为抗原呈递细胞主要是由于 A.分泌大量IL-2的能力 B.表达MHC-Ⅱ类抗原 C.在骨髓内发育成熟的 D.在肠道淋巴样组织中大量存在 E.吞噬能力 【答案】: B 17、在高等代数中,有一个线性变换叫做正交变换,即不改变任意两点的距离的变换。下列变换中不是正交变换的是( )。 A.平移变换 B.旋转变换 C.反射变换 D.相似变换 【答案】: D 18、下列内容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数与式”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答案】: C 19、男性,30岁,常伴机会性感染,发热、咳嗽、身体消瘦,且查明患有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初步怀疑为艾滋病,且HIV筛查试验为阳性结果。如果患者确诊为HIV感染,那么下列行为具有传染性的是 A.握手 B.拥抱 C.共同进餐 D.共用刮胡刀 E.共用洗手间 【答案】: D 20、变性IgG刺激机体产生类风湿因子 A.隐蔽抗原的释放 B.自身成分改变 C.与抗体特异结合 D.共同抗原引发的交叉反应 E.淋巴细胞异常增殖 【答案】: B 21、( )著有《几何原本》。 A.阿基米德 B.欧几里得 C.泰勒斯 D.祖冲之 【答案】: B 22、移植排斥反应属于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以上均正确 【答案】: D 23、肾上腺素试验是反映粒细胞的 A.分布情况 B.储备情况 C.破坏情况 D.消耗情况 E.生成情况 【答案】: A 24、细胞介导免疫的效应细胞是 A.TD细胞 B.Th细胞 C.Tc细胞 D.NK细胞 E.Ts细胞 【答案】: C 25、已知向量a与b的夹角为π/3,且|a|=1,|b|=2,若m=λa+b与n=2a- b互相垂直,则λ的为( )。 A.-2 B.-1 C.1 D.2 【答案】: D 26、内源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下列哪一个( ) A.因子Ⅷ B.因子Ⅹ C.因子Ⅻ D.因子 E.因子Ⅺ 【答案】: C 27、以下哪些不属于学段目标中情感与态度方面的。() A.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B.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C.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D.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答案】: D 28、ELISA是利用酶催化反应的特性来检测和定量分析免疫反应。ELISA中的酶结合物是指 A.免疫复合物 B.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 C.酶与免疫复合物的结合 D.酶标记抗原或抗体 E.酶与底的结合 【答案】: D 29、男性,10岁,发热1周,并有咽喉痛,最近两天皮肤有皮疹。体检:颈部及腋下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未及,脾肋下1cm。入院时血常规结果为:血红蛋白量113g/L:白细胞数8×10 A.涂抹细胞 B.异型淋巴细胞 C.淋巴瘤细胞 D.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 E.异常组织细胞 【答案】: B 30、函数f(x)=2x+3x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 A.(-2,-l) B.(-1,0) C.(0,1) D.(1,2) 【答案】: B 31、患者,男,28岁,患尿毒症晚期,拟接受肾移植手术。同卵双生兄弟间的器官移植属于 A.自身移植 B.同系移植 C.同种移植 D.异种移植 E.胚胎组织移植 【答案】: B 32、关于补体的理化特性描述错误的是 A.存在于新鲜血清及组织液中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 B.补体性质不稳定,易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 C.在0~10℃下活性只保持3~4天 D.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为C2 E.补体大多数属于β球蛋白 【答案】: D 33、男性,30岁,常伴机会性感染,发热、咳嗽、身体消瘦,且查明患有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初步怀疑为艾滋病,且HIV筛查试验为阳性结果。若该患者进行T细胞亚群测定,最可能出现的结果为 A.CD4 B.CD4 C.CD8 D.CD8 E.CD4 【答案】: A 34、正常血细胞PAS反应,下列不正确的是 A.幼红细胞和红细胞均呈阳性反应 B.原粒细胞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后阶段阳性逐渐增强 C.大多数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少数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 D.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均呈阳性反应 E.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 A 35、细胞核均匀着染荧光,有些核仁部位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可被染色出现荧光的是 A.均质型 B.斑点型 C.核膜型 D.核仁型 E.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 A 36、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I—Ⅵ卷)的我国数学家是()。 A.徐光启 B.刘徽 C.祖冲之 D.杨辉 【答案】: A 37、患者,女性,30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巩膜发黄,全身乏力,常感头昏,皮肤瘙痒,并多次出现酱油色尿。近3个月来,乏力加重,无法正常工作而入院。体格检查发现重度贫血,巩膜黄染,肝肋下2cm,脾平脐,其余未见异常。血常规显示WBC9.0×10 A.肾功能测定 B.肝功能测定 C.LDH、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红蛋白尿等测定 D.补体测定 E.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答案】: C 38、MTT比色法用于判断淋巴细胞增殖程度的指标是 A.刺激指数(SI) B.着色细胞数 C.每分钟脉冲数 D.着色细胞数与所计数的总细胞数之比 E.试验孔OD值 【答案】: A 39、就红细胞生成素(EP)而言,下述错误的是( ) A.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肾产生,而人工无制备 B.能刺激造血多能干细胞,使形成红细胞系祖细胞 C.能促进幼红细胞增殖和成熟 D.缺氧状态时,肾产生红细胞素增加 E.胎儿时期肝脏也可产生 【答案】: A 40、最早使用“函数”(function)这一术语的数学家是( )。 A.约翰·贝努利 B.莱布尼茨 C.雅各布·贝努利 D.欧拉 【答案】: B 41、外源性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是 A.PT B.因子Ⅰ、Ⅴ、Ⅷ、ⅩⅢ C.APTT D.FⅤA.FⅩA.Ca E.因子Ⅱ、Ⅶ、Ⅸ、Ⅹ 【答案】: A 42、患者,女性,30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巩膜发黄,全身乏力,常感头昏,皮肤瘙痒,并多次出现酱油色尿。近3个月来,乏力加重,无法正常工作而入院。体格检查发现重度贫血,巩膜黄染,肝肋下2cm,脾平脐,其余未见异常。血常规显示WBC9.0×10 A.肾功能测定 B.肝功能测定 C.LDH、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红蛋白尿等测定 D.补体测定 E.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答案】: C 43、血小板第4因子(PF A.微丝 B.致密颗粒 C.α颗粒 D.溶酶体颗粒 E.微管 【答案】: C 4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具有( )。 A.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B.实践性、普及性、选拔性 C.基础性、实践性、选拔性 D.实践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