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题库大全附答案【综合题】

举报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题库大全附答案【综合题】 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 1、 韩波进入中学后,经常独立思考“我是谁”,未来从事何种职业,在社会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等问题。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韩波的人格发展处于() A.主动对内疚阶段 B.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C.自我整合阶段 D.自主对羞耻和疑虑阶段 【答案】: B 2、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D 3、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 A.基础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答案】: B 4、班主任赵老师经常运用表扬、奖励、批评和处分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这种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品德评价法 【答案】: D 5、在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往往强调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认知风格属于( )。 A.场独立型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冲动型 【答案】: D 6、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要经过多次的培养或矫正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这表明德育要遵循( )。 A.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B.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D.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答案】: A 7、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 A.道德认知 B.活动和交往 C.实践 D.个体主观能动性 【答案】: B 8、“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这是( ) 推崇的教育理想。 A.非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形式化教育 D.非形式化教育 【答案】: A 9、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答案】: D 10、我国初中阶段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属于()。 A.综合性的选修课 B.活动性的选修课 C.综合性的必修课 D.活动性的必修课 【答案】: C 11、吃过糖之后吃橘子,会觉得橘子特别酸。这是( )现象。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补偿 D.感觉后效 【答案】: B 12、下列属于元认知监视策略的是( )。 A.设置学习目标 B.浏览阅读材料 C.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 D.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答案】: C 13、评价总结中评价工作的核心内容是()。 A.对学生的发展进行操行评定 B.对学生进行操行谈话 C.学生自评 D.集体互评 【答案】: A 14、IQ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其相关系数在小学阶段为( ) A.0.6~0.7 B.0.5~0.6 C.0.4~0.5 D.0.3~0.4 【答案】: A 15、“你是个文静的孩子,学习认真,能独立思考,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属于( )。 A.前置评价 B.即时评价 C.量化评价 D.质性评价 【答案】: D 16、学校除了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设生物课之外,还增设其他一些生物课程,如趣味生物实验、动物世界等。这些课程属于()。 A.校本课程 B.学科课程 C.国家课程 D.综合课程 【答案】: A 17、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是(  ) A.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 B.实施素质教育 C.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D.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价 【答案】: B 18、(2021年上半年真题)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能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按福勒等人所划分的教师成长阶段,张老师的成长处于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结果阶段 【答案】: B 19、在学校里有时我们会看到个别学生情绪持续低落,思维迟缓,对班级、学校的活动都提不起兴趣,这可能是()的表现。 A.强迫症 B.焦虑症 C.社交恐惧症 D.抑郁症 【答案】: D 20、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 A.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 B.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 C.揭示教育规律? D.分析教育现象 【答案】: C 21、鲁班是借助( )发明锯的。 A.定势 B.变式 C.问题 D.原型启发 【答案】: D 22、“急中生智”所描述的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理智 【答案】: C 23、“以退为进”形象说明了以下哪种问题解决的策略() A.算法 B.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C.爬山法 D.逆向搜索法 【答案】: C 24、与“口服心服”“口服心不服”两种心理现象相对应的是( ) A.真从众,不从众 B.真从众,权宜从众 C.权宜从众,不从众 D.权宜从众.从众 【答案】: B 25、学校除了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设生物课之外,还增设其他一些生物课程,如趣味生物实验、动物世界等。这些课程属于()。 A.校本课程 B.学科课程 C.国家课程 D.综合课程 【答案】: A 26、一件白衬衫在灯光昏暗的室内和阳光明媚的户外,其亮度差别很大,但是人们都能将色知觉为白色衬衫,这反映了知觉有(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答案】: D 27、教学是一种交往过程,是( ) A.认知过程 B.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C.教师与学生双主体 D.学生主导教师主体 【答案】: B 28、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 )。 A.先进的教学观念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答案】: B 29、以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目的,侧重于过程的评价是() 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持续性评价 【答案】: B 30、“情绪反应慢,能自我控制”属于下面哪种气质类型() A.抑郁质 B.黏液质 C.胆汁质 D.多血质 【答案】: B 31、孔子提出了解学生应“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体现了()。 A.因材施教原则 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C.疏导原则 D.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答案】: A 32、最近晓敏的妈妈很苦恼.晓敏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每次妈妈说什么她都说会反驳说:“我们老师说了,要怎么怎么样……”,妈妈的话晓敏都不听。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晓敏处于()。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答案】: B 33、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哪方面的表现?( )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答案】: C 34、 周末,小方看到大家都去敬老院打扫卫生,心想自己也没有事情做,就跟着大家一起去。这说明小方的品德发展处于()。 A.从众阶段 B.服从阶段 C.认同阶段 D.内化阶段 【答案】: A 3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答案】: D 36、“砖能做什么”属于( )发散思维。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方法扩散   D.形态扩散 【答案】: A 37、中国教育史上( )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实质上是美育的超美育功能认识的一个代表。 A.蔡元培 B.杨贤江 C.陶行知 D.晏阳初 【答案】: A 3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答案】: C 39、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 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 C.主导作用 D.基础作用 【答案】: C 40、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 )的职业。 A.自然化 B.现实化 C.社会化 D.自由化 【答案】: C 41、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最基本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尊重需要 【答案】: A 42、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  )。 A.强迫症 B.焦虑症 C.恐怖症 D.抑郁症 【答案】: D 43、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A.威尔逊 B.格塞尔 C.华生 D.洛克 【答案】: A 44、(2021年下半年真题)晓颖是个诚实勤奋好学的好学生,这些特征属于()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认知 【答案】: A 45、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应该重视()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形成学生品德 【答案】: B 46、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 (  ) A.康德 B.裴斯秦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 【答案】: B 47、人类正是通过教育。把已有的文化财富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培养、造就他们与文化发展相关的个性和创造力,从而使文化得以发展,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 A.交流功能 B.创新功能 C.选择功能 D.保护功能 【答案】: B 48、根据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学生闻老师呵斥而畏惧,见试卷获满分而欣慰”属于( ) A.信号学习 B.刺激一反应学习 C.连锁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 【答案】: A 49、下列关于教育形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根据教育的形式化程度,可将教育划分为形式化教育和非形式化教育 B.根据教育的实施机构不同,可将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C.近代社会的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D.正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学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中所受到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