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完整版附参考答案(B卷)

举报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完整版附参考答案(B卷) 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 1、孙老师在自己的班里设置了这样一种制度,每天哪位同学能够帮助其他同学的话就可以领取一张卡片.卡片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可以找老师兑换自己喜欢的东西。孙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消退法 D.系统脱敏法 【答案】: B 2、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归属学习 【答案】: A 3、小强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小强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 D 4、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间接的、概括 B.直接 C.表象 D.内在联系 【答案】: A 5、在学制发展过程中,有些国家规定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接受统一的基础教育,高中以后可以接受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这些国家的学制类型属于(  )。 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多轨学制 D.分支型学制 【答案】: D 6、人们在保持知识时采用各种记忆术,实际是应用了记忆的( )。 A.精细加工策略 B.多重编码 C.过度学习 D.人为增加线索 【答案】: A 7、下列行为中,属于学习的是( ) A.望梅止渴 B.蜘蛛织网 C.草履虫的趋利避害 D.儿童模仿电影中的行为 【答案】: D 8、 学校课程有多种类型,其中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是( )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答案】: A 9、小文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当遇到困难或不熟悉的材料时,就会放慢阅读速度或重复阅读.这主要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 A.计划策略 B.反馈策略 C.调节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答案】: C 10、詹姆士和朗格认为情绪是由( )引起的。 A.外界刺激 B.丘脑 C.情境的评估 D.机体知觉 【答案】: D 11、吃过糖之后吃橘子,会觉得橘子特别酸。这是( )现象。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补偿 D.感觉后效 【答案】: B 12、“宽著期限,紧著课程”是( )的语言。 A.孔子 B.韩愈 C.朱熹 D.王夫子 【答案】: C 13、心理内化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环节。常见的心理内化形式有( ) A.道德内化、知识内化和情感内化 B.知识内化、道德内化和规范内化 C.道德内化、知识内化和智力内化 D.知识内化、情感内化和智力内化 【答案】: C 14、在个体身心发展中,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成熟,有的则较晚,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 C 15、“没有查出病就是健康”实质上忽视了人的(  )。 A.生理健康 B.生理卫生 C.心理健康 D.身体健康 【答案】: C 16、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 A.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B.讲述、讲解、讲读、讲评 C.讲述、讲评、讲演、讲读 D.讲解、讲演、讲读、讲评 【答案】: A 17、奥苏伯尔的二维分类中,学习者所学的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乎逻辑的联系属于(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答案】: C 18、“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层次性 D.动力性 【答案】: C 19、将一段电脑上的文字排版所需要的技能是( ) A.态度 B.操作技能 C.心智技能 D.识记技能 【答案】: B 20、关于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B.观点和材料一致 C.不能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 D.书写格式符合规范 【答案】: C 21、 成人与幼儿对一幅画的知觉有明显差异,幼儿只会看到这幅画的主要构成,而成人看到的是画面的意义,这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 A.理解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答案】: A 22、于老师在讲台上把一张纸揉成团,把另一张纸烧成灰,由此让学生来理解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于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参观法 【答案】: B 23、“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出自于()。 A.《学记》 B.《论语》 C.《中庸》 D.《大学》 【答案】: B 24、“宽著期限,紧著课程”是( )的语言。 A.孔子   B.韩愈   C.朱熹   D.王夫子 【答案】: C 25、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泛智”思想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夸美纽斯 C.杜威 D.赫尔巴特 【答案】: B 26、小志很喜欢看武打片,经常将影片中的暴力镜头重现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这可以用()理论进行解释。 A.试误说 B.强化原理 C.观察学习 D.普雷马克原理 【答案】: C 27、学生学习了杠杆的力臂原理,再学习定滑轮的知识,理解了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答案】: B 28、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这说明情绪具有()功能。 A.适应 B.动机 C.信号 D.组织 【答案】: D 29、以下不属于安全教育的基本途径的是( ) A.课堂教学 B.专题活动 C.综合实践活动 D.心理健康教育 【答案】: D 30、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答案】: D 31、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 ) A.时代性 B.经济性 C.强制性 D.创新性 【答案】: C 32、 周末,小方看到大家都去敬老院打扫卫生,心想自己也没有事情做,就跟着大家一起去。这说明小方的品德发展处于()。 A.从众阶段 B.服从阶段 C.认同阶段 D.内化阶段 【答案】: A 33、德育的永恒主题是( ) A.政治教育 B.爱国主义教育 C.理想教育 D.生存教育 【答案】: B 34、制订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 A.学生兴趣 B.课时分配 C.学年编制 D.课程设置 【答案】: D 35、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D.培养品德和审美情操 【答案】: A 36、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根据()的不同而划分的。 A.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 B.学生的学习要素 C.课程的呈现方式 D.课程的任务 【答案】: C 37、《学记》:“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了教育具有( )。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D.人口功能 【答案】: B 38、促进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水平 B.科学技术水平 C.文化传统 D.经济制度 【答案】: A 39、教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 A.教学监控能力 B.教学操作能力 C.教学认知能力 D.教学反思能力 【答案】: C 40、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婴儿绕行茶几以取得其后面的玩具,不再仅从茶几下爬过。这时的婴儿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 A 41、小泽听妈妈说姐姐在上次全国英语大赛中获奖的消息以后.认为由于平时自己与姐姐的英语成绩差不多。因此自己在这次英语大赛中也能获奖。那么影响小泽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是()。 A.替代性经验 B.言语信息 C.情感状态 D.成败经验 【答案】: A 42、奥苏伯尔提出可以通过设计一种引导性的材料来提高有意义学习的效果,这个材料被称作( )。 A.学习动机   B.先行组织者   C.认知结构   D.学习迁移 【答案】: B 43、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 A.卢梭 B.培根 C.康德 D.洛克 【答案】: B 44、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 A.指导学生锻炼身体 B.增强学生体质 C.增强运动的能力 D.发展学生良好品德 【答案】: B 45、下列教学案例中符合“最近发展区”规律的是()。 A.学生已经学会了加法运算.付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发现减法的运算规律 B.学生刚刚接触几何学,理解了点、线、面的概念,周老师给学生讲解如何计算棱锥体体积 C.秦老师让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自学二十六个英文字母 D.薇薇已经具备熟练的英文听说读写技能。陈老师让其学习英文字母的读写 【答案】: A 46、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给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  ),它具有强制性。 A.创新教育 B.素质教育 C.义务教育 D.家庭教育 【答案】: C 47、教师不能满足“授之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强调教学应重视( ) A.A传授知识 B.B发展能力 C.C培养个性 D.形成品德 【答案】: B 48、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待原有的专为自从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职业学校。这种学制属于( )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中间型学制 D.分支型学制 【答案】: A 49、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 A.惟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