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大全(精选题)

举报
资源描述
最新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大全(精选题) 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 1、“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体现的是()对人格的影响。 A.同辈群体 B.家庭教育 C.早期童年经验 D.社会文化环境 【答案】: C 2、刘华平时上课经常调皮捣蛋,妈妈知道刘华喜欢玩游戏,便和他约定,只要他上课专心听讲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允许他每天玩半小时的游戏。妈妈运用的方法是()。 A.正强化 B.惩罚 C.负强化 D.消退 【答案】: A 3、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来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 A.负向迁移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思维定势 【答案】: C 4、小明写了保证书,决心做到上课不再迟到。可是冬天天一冷,小明迟迟不肯钻出被窝,以致又迟到了。因此,对小明的教育应从提高其(  )水平人手。 A.道德意志 B.道德认识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答案】: A 5、2012年单项选择:“一题多解”教学方式主要用来训练学生的()思维。 A.直觉 B.发散 C.动作 D.集中 【答案】: B 6、一个性格外向的大学生,他不仅在家庭中非常活跃,而且在班级活动中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一面,在老师面前同样也能自然地表现自己,不仅大学四年如此,即使毕业若干年再相逢,这个特质依旧不变。这体现出入格特征的()。 A.稳定性 B.独特性 C.统合性 D.功能性 【答案】: A 7、 小华最近遇到了一些困扰,心理辅导老师引导他梳理了错误观念,使其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解决了问题。小华所接受的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A.行为分析法 B.合理情绪疗法 C.系统脱敏法 D.来访者中心疗法 【答案】: B 8、描述性研究方法不包括(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法   C.个案法   D.调查法 【答案】: B 9、初三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将所学到的物理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归纳成一个知识网络。这种学习策略是( ) A.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计划策略 【答案】: B 10、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记住教学内容,教师经常会传授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如把材料缩简成歌诀等,这称为(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时间管理策略 【答案】: C 11、在中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中,教师引导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读书指导法 D.演示法和实验法 【答案】: B 12、“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深化了学生对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负迁移 D.逆向、正迁移 【答案】: D 13、“天鹅、梭鱼和虾拉车”的故事说明在德育过程中要贯彻( )的德育原则。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B.知行统一 C.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答案】: D 14、当同学们获悉本班取得学校合唱第一名的成绩时欣喜若狂,他们的情绪状态属于(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答案】: B 15、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考上大学,就会增强自己考上大学的信心。这种自我效能感源自() A.个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B.替代性经验 C.言语说服 D.情绪唤起 【答案】: B 16、下列关于性格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 B.性格更多地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 C.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D.性格的生理机制是在后天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 【答案】: C 17、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需要一定的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答案】: A 18、道尔顿制的首创者是(  ) A.克伯屈 B.伯克赫斯特 C.道尔顿 D.布鲁纳 【答案】: B 19、(2020年真题)班主任王老师在“每月一星”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王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 C.品德评价法 D.情感陶冶法 【答案】: C 20、“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说明教育具有(  )。 A.历史性 B.继承性 C.永恒性 D.相对独立性 【答案】: C 21、同一棵香樟树,植物学家把它看作一种双子叶植物,而木匠则常称之为优秀木材,这是( )的表现。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理解性 C.知觉选择性 D.知觉恒常性 【答案】: B 22、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 ) A.美国 B.欧洲 C.中国 D.英国 【答案】: B 23、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 A.惟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答案】: D 24、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是(  )。 A.学习需要 B.自我效能感 C.成就动机 D.学习动机 【答案】: B 25、教学过程中,学生以(  )为主。 A.获得直接经验 B.进行社会实践 C.获得间接经验 D.进行科学实验 【答案】: C 26、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 A.揭示教育规律 B.撰写研究报告 C.发现教育问题 D.改进教育现状,促进教育发展 【答案】: D 27、伟华看见天上的浮云,脑中出现“骏马”“恐龙”等动物形象,这种现象属于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答案】: B 28、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 )。 A.具体内容 B.学习过程 C.概括 D.获得策略知识 【答案】: B 29、“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的德育过程是( )。 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促进学生思想內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D.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答案】: D 30、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特征是() A.学校的产生 B.教育实体的出现 C.学制的建立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答案】: C 31、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答案】: B 32、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巩固知识 B.运用知识 C.检查知识 D.领会知识 【答案】: D 33、某老师讲授圆的周长时,还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突出贡献。同学们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该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答案】: B 34、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成就感 【答案】: A 35、下列关于复式教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式教学可以在同一年级内进行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   C.复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答案】: C 36、心理内化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环节。常见的心理内化形式有( ) A.道德内化、知识内化和情感内化 B.知识内化、道德内化和规范内化 C.道德内化、知识内化和智力内化 D.知识内化、情感内化和智力内化 【答案】: C 37、王老师是数学老师,相当自信。他认为,只要他努力,就能提高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成绩。这说明王老师哪种心理特征较好?(  ) A.教学监控能力 B.教学应变能力 C.角色认同感 D.教学效能感 【答案】: D 38、小强高考落榜了,他经过认真总结,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发现自己努力程度不够,决定继续努力,明年再考。小强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 A.情绪宣泄 B.精神升华 C.行为补偿 D.认知改变 【答案】: C 39、把圆周率“3.1415926535……”编成顺口溜“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这运用的是记忆术中的() A.位置记忆法 B.缩简和编歌诀 C.谐音联想法 D.视觉联想法 【答案】: C 40、“六艺”教育的中心是() A.文字教育 B.计数教育 C.礼乐教育 D.射技教育 【答案】: C 41、某教师在讲授课文《春》时,用多媒体播放江南水乡的春景,为学生创设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其使用的教学方法是( ) A.演示教学法 B.实验教学法 C.欣赏教学法 D.情境教学法 【答案】: D 42、“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答案】: B 43、瞬时记忆又被称为( )。 A.知觉记忆 B.工作记忆 C.感觉记忆 D.声像记忆 【答案】: C 44、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  )。 A.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 B.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C.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 D.是可以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 【答案】: C 45、“儿童中心主义”违背了(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答案】: D 46、马克思说:“搬运工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小得多,他们之问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这一论断表明()。 A.遗传素质最终决定人的发展 B.遗传素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C.遗传素质具有差异性 D.遗传素质对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