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题库题库大全附答案【基础题】

举报
资源描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题库题库大全附答案【基础题】 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 1、公司的某件物品丢失,领导查找几次未有结果,你从各方面获得的线索表明,这件事情很有可能是某某同事干的。你会( )。 A.找某某谈心,让他主动承担责任 B.闷在心里,佯装不知 C.向上司报告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 D.仔细研究,向公司领导提出加强物品管理的新办法 【答案】: A 2、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自收到调解申请的()内未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可依法申请仲裁。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答案】: B 3、绩效考评量表不包括(  )。 A.比率量表 B.等距量表 C.等级量表 D.差异量表 【答案】: D 4、 薪酬水平都是在直接或间接进行的薪酬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的是( ) A.岗位薪酬 B.职位薪酬 C.特定岗位薪酬 D.专业岗位薪酬 【答案】: C 5、在培训方法中,( )主要适用于以掌握技能为目的的培训。 A.实践法 B.讲授法 C.专题法 D.研讨法 【答案】: A 6、以下关于企业组织结构整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改良式变革 B.是组织设计中的第二步工作 C.是企业最常用的组织结构变革方式 D.主要解决结构分化时出现的分散倾向和实现相互协调的要求 【答案】: A 7、面试评分中的量化往往是(  )。 A.一次量化 B.二次量化 C.类别量化 D.模糊量化 【答案】: A 8、下列关于企业外部培训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从大中专院校聘请 B.培训师对企业了解,降低了培训风险 C.培训成本比较低 D.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易导致“纸上谈兵” 【答案】: A 9、岗位薪酬制的最大特点就是薪酬的给予() A.“人岗相结合” B.“对人不对岗” C.“对岗不对人” D.“人岗相分离” 【答案】: C 10、企业在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工作中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不包括() A.安全第一 B.预防为主 C.以人为本 D.奖惩分明 【答案】: D 11、对员工的学习能力进行测评,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是() A.面试 B.情景测验 C.智力测验 D.心理测验 【答案】: D 12、企业实行工作岗位评价的目的是要保证薪酬的(  )。 A.成本经济性 B.外部公平性 C.内部公平性 D.公正合法性 【答案】: C 13、( )最能影响管理人员的动机。 A.态度 B.行为 C.技能 D.知识 【答案】: A 14、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外部环境不包括(  )。 A.经济形势 B.人口环境 C.企业行业特征 D.文化法律等因素 【答案】: C 15、()的对象一般具有明显的数量关系,量化后的数据直接提示了测评对象的实际特征。 A.一次量化 B.二次量化 C.模糊量化 D.类别量化 【答案】: A 16、()是员工为企业提供劳动而得到的各种货币与实物报酬的总和。 A.工资 B.薪酬 C.社会保险 D.红利 【答案】: B 17、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最基本、最明显的区别是( ) A.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 B.适用的法律不同 C.主体资格不同 D.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 【答案】: D 18、工资集体协商,一般情况下三年(  )次。 A.1 B.3 C.6 D.9 【答案】: B 19、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构成不包括(  )。 A.员工代表 B.同级工会代表 C.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 D.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答案】: A 20、以下关于组织设计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动态组织设计理论是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 B.现代组织设计理论属于动态组织设计理论 C.动态组织设计理论包含静态组织设计理论的内容 D.动态组织设计理论是静态组织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 A 21、 ( )是指当对一个人的某些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就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 A.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印象 【答案】: B 22、企业资源优势具有(),企业要不断投入以保持其资源优势。 A.绝对性和时间性 B.相对性和时间性 C.绝对性和暂时性 D.相对性和暂时性 【答案】: B 23、组织无领导小组讨论时,如果被测评者为7人左右,讨论的时间一般应控制在( )分钟以内。 A.60 B.120 C.90 D.150 【答案】: C 24、独立的小型组织部门的培训宜采用()的培训方式。 A.分散 B.边实践边学习 C.集中 D.完全脱产学习 【答案】: A 25、通过将岗位与事先设定好的代表性岗位比较,确定岗位相对价值的工作岗位评价方法是( )。 A.排列法 B.分值法 C.分类法 D.评分法 【答案】: C 26、员工激励的特点不包括( )。 A.任何一种激励方法都不是万能的 B.激励不一定达到满意效果 C.员工做出相应反应需要一定时间 D.激励一定会产生直接反应 【答案】: D 2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我国传统职业道德的( ) A.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 B.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 C.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 D.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 【答案】: A 28、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评估单位应为(  ) A.培训单位 B.学员的单位主管 C.培训教师 D.学员的直接主管 【答案】: B 29、以下关于人力资源预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力资源预测能引导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B.动态的组织条件下,人力资源预测非常必要 C.静态的组织条件下,人力资源预测并非必要 D.企业战略的设定必须以人力资源预测为基础 【答案】: D 30、对培训师进行培训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教学工具的使用培训 B.授课技巧培训 C.教学风度的展现培训 D.教学内容培训 【答案】: C 31、( )是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关系 B.劳动法律关系 C.劳动合同 D.劳动法律制度 【答案】: B 32、(  )的考评标准是用具有量化意义的数字表示不同的等级水平。包括离散型和连续型两种。 A.等级式 B.数量式 C.定义式 D.量词式 【答案】: B 33、关于绩效监控的描述,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应视为管理者始终关注下属的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 B.绩效监控始终关注部门和组织的绩效,旨在提高员工工作绩效 C.管理者绩效监控的具体内容就是在绩效计划环节中确定的考评要素、考评指标和绩效目标 D.在绩效管理实践中,不同管理者针对具体工作和下属员工实施绩效监控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共通之处,这些就是绩效监控的关键点 【答案】: B 34、以下关于企业组织结构整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改良式变革 B.是组织设计中的第二步工作 C.是企业最常用的组织结构变革方式 D.主要解决结构分化时出现的分散倾向和实现相互协调的要求 【答案】: A 35、以下关于人力资源预测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德尔菲法适用于对人力需求的长期趋势预测 B.转换比率法假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可变的 C.转换比率法没能说明不同类别员工需求的差异 D.德尔菲法可用于企业整体人力资源需求量的预测 【答案】: B 36、课程需求度调查的层次不包括(  )。 A.组织调查 B.任务调查 C.个体调查 D.组织目标调查 【答案】: D 37、关于培训课程设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根本任务是满足企业和学习者的需求 B.基本要求是体现成年人的认知规律 C.主要方法是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工具 D.主要依据是现代系统理论基本原理 【答案】: C 38、处于成熟期的企业,一般()组织员工培训。 A.从大专院校聘请教师 B.从内部开发教师资源 C.委托专业性培训机构 D.聘请企业外部培训师 【答案】: B 39、以下不属于行为导向型考评方法的是()。 A.强制分配法 B.强迫选择法 C.成对比较法 D.直接指标法 【答案】: D 40、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都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 A.人力资源培训 B.人力资源配置 C.人力资源规划 D.人力资源设计 【答案】: B 41、开展培训课程需求度调查的主体不包括( )。 A.培训管理委员会 B.培训中心 C.培训教师 D.各职能部门的培训管理人员 【答案】: C 42、企业人员需求预测方法中,()不属于量化分析方法。 A.德尔菲预测法 B.趋势外推法 C.马尔科夫分析法 D.转换比率法 【答案】: A 43、当绩效指标的跟踪和监控耗时过多时,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 A.缩短跟踪和监控的时间 B.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 C.设置更为精细的跟踪指标 D.由跟踪“正确率”指标转为跟踪“错误率”指标 【答案】: D 44、改进岗位设计可以从很多方面人手,但不包括( )。 A.岗位工作的满负荷 B.岗位的工时制度 C.岗位员工的知识化 D.劳动环境的优化 【答案】: C 45、对培训效果进行行为评估的时间应为(  )。 A.课程开始时 B.培训结束三个月或半年以后 C.课程结束时 D.培训结束半年或一年以后 【答案】: B 46、 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不包括( ) A.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 B.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期调整幅度 C.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形式 D.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与违约责任 【答案】: A 47、( )是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行为者本身可以控制的因素。 A.归因 B.内因 C.外因 D.知觉 【答案】: B 48、员工处理与领导的关系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即使知道领导的决策是错误的,也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B.对于领导含糊交办的任务,要含糊地执行 C.如果不同意领导的意见.要敢于随时说出自己的想法 D.一般不越级汇报工作 【答案】: D 49、处于新兴行业的企业更适合采取的薪酬调查方式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